合同上的章不是鮮章有法律效力嗎
❶ 合同章必須有編號 ,才會產生法律效應嗎
如果公司的合同章沒有編號的話,是不影響公章的法律效應的,公章完全可以證明公司合同的真偽及其有效性。合同章上有沒有編號是又工商局或者稅務局決定的,是為了避免不法分子造假,冒用,大部分的公司單位都會到指定的地點刻公章,所以公章上都會存在編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
1、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2、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參照「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1、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
2、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的。
3、偽造、變造、倒賣車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藝演出票、體育比賽入場券或者其他有價票證、憑證的。
4、偽造、變造船舶戶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船舶戶牌,或者塗改船舶發動機號碼的。
(1)合同上的章不是鮮章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我國關於公司使用公司公章的規定,使用范圍如下:
1、 凡屬以公司名義對外發文、開具介紹信、報送報表等一律加蓋公司公章。
2、 凡屬部門業務范圍內的加蓋部門章。
3、 凡屬合同類的用合同專用章。
4、 凡屬財務會計業務的用財務專用章。
❷ 勞動合同蓋的不是公章,是蓋合同章有效嗎
勞動合同如何蓋章、是否有效並不影響勞動關系是否成立。
勞動法作為特別法,不以勞動者和單位之間是否簽訂勞動合同作為勞動關系認定的唯一條件。是否存在勞動關系才是一切勞動爭議處理的基礎。
勞動合同法
第七條【勞動關系建立】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十條【書面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
一、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❸ 關於合同上蓋公司業務章的法律效力
關於印章的問題只有一個印章實施細則,但並未具體規定如何使用,就合同專法32條而言只規定屬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時合同成立,也沒有其他相關方面的解釋,一般常識性理解是具有對外效力的印章,當然業務專用章具有對外效力,所以對於你提出的問題,本人認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❹ 公章和合同章在法律效力上有何區別
從法律角度言,公章與合同章的區別:
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簽訂合同的機會,也常常會遇到一些疑問,為什麼有些單位在合同上是蓋公章,有些單位在合同中蓋合同專用章呢,其到底在法律上有何區別呢?筆者在此淺析。
一、公章的產生刻制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民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單位的財務章、合同章、業業務專用章及銀行的轉賬章,現金收訖章、現金付訖章、需憑本單位開具的介紹信和營業執照到本單位所在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登記備案,經公安機關審查登記備案後,簽發制印章通知單,刻制單位憑通知單(或者介紹信)到公安機關指定的刻字廠或刻章店刻制印章,才具備法律意義的。
二、蓋公章或者合同章區別
簽訂合同的時候,蓋公章或者合同章均可以,具體的關鍵點區別是:
1)公章的效力范圍比合同專用章范圍大。2)公章一般是法人代表的印章;合同章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3)合同章的效力在公章之下,公章辦什麼事都可以用,合同章只有在合同上有用,不能辦理其他事項。綜上所言,在簽訂合同時蓋公章或者合同章均可以,均有法律意義的,但不管如何,蓋章的時候均是一個公司行為的產生,所以我們均應審慎的態度為妥。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印章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印章規定》
❺ 沒有公章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乙方沒有蓋公章,也沒有法定代表人授權,乙方公司的人擅自簽訂的合同,對乙方沒有約束回力。但因甲方答已經履行主要義務——貨物買賣合同,甲方已經送貨,乙方已經驗貨、入庫(有乙方收貨人員出具的收條為證),乙方事實上接受的原因,根據合同法第37條的規定,該合同成立,對乙方有約束力。
《合同法》第三十七條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第四十八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❻ 公司不同印章有什麼法律效力
公司印章主要包括公章、法人章、財務專用章、合同專用章、發票專用章、部版門章。
(1)公章在權所有印章中效力最高,凡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證明或其他材料均可使用。
(2)法人章是「法定代表人章」的簡稱,相當於法定代表人簽字。其通常只在規定的有限用途內使用,如合同中約定在同時加蓋合同專用章及法人章時該合同才生效,就需蓋此章。
(3)財務專用章是辦理企業會計核算和銀行結算業務時使用。
(4)合同專用章是企業對外簽訂合同時使用。
(5)發票專用章是企業開具發票時使用。
(6)部門章僅限於公司內部使用,對外使用是無效的。
(6)合同上的章不是鮮章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公章的刻制
1、 公司印章的刻制均須報總經理批准,由辦公室開具介紹信,到公安機關相關部門辦理刻制手續。
2、 公章的形體和規格,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公章的啟用
1、 新印章啟用前要做好戳記,並留樣保存,以便備查。
2、 公章啟用應報總經理批准,並下發啟用通知,註明啟用日期、發放單位和使用范圍。
網路-公章
❼ 蓋公章和合同章哪個更有法律效力
都有法律效力。合同章是專用於簽訂合同,公章代表單位。公章可以代替內合同章,但合同專容用章不能代替單位公章用。
對合同當事人而言,合同上加蓋合同專用章,表明雙方當事人對訂立合同的要約、承諾階段的完成和對雙方權利、義務的最終確認,從而確定了合同經當事人雙方協商而成立,並對當事人雙方發生了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基於合同的約定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❽ 合同上需要蓋什麼章才具備法律效益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就具備法律效力。如果是違法的合同回,即使蓋了很多答章,也是無效的。
2、現實生活中一般是蓋公章或者合同章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如下:
1、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2、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8)合同上的章不是鮮章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1、合同效力內容如下:
(1)從權利上來說,當事人的權利依法受到保護。
(2)從義務上來說,當事人應按合同約定履行合同義務,否則要承擔違約責任。
(3)在一定條件下對第三人的拘束力。
2、合同特徵如下:
(1)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具有效力,才受法律保護。
(2)合同效力表現為對特定主體的約束力和強制力,但在一定的條件下涉及第三人。
(3)合同的效力是法律賦予的,是法律效力的體現。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