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協商在法律效力嗎

協商在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1-02-24 10:21:19

⑴ 協議怎樣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來來說,合同只要體自現了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合同約定事項不違反法律法規和行政強制性規定,不違反公序良俗,不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依法成就的合同就產生法定約束力。

合同須具體要符合以下條件:

一、簽定合同或協議的當事人需是雙方或多方,而不能是單方所為,經過平等、自願協商而訂立;

二、簽訂的主體是有資格的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自然人、法人等),他們對自己的行為的內容能夠正確認識,可自由支配自己的行為,能夠以自己的名義簽訂相關合同、協議;

三、簽定的合同、協議的內容不違反法律法律和行政強制性規定與反公序良俗。

四、合同或協議內容不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

五、書面形式簽訂合同,一般包括一下條款:1、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2、標的:3、數量:4、質量:5、價款或者報酬:6、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7、違約責任:8、解決爭議的方法

⑵ 協議書具有法律效應嗎

協議書是具有法律效應的,只要協議書中沒有觸犯到相關違法的事。

法律效應:

訂立協議書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從制度上或者法律上,把雙方協議所承擔的責任固定下來。協議書是作為一種能夠明確協議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具有約束力的憑證性文書,協議書對當事人雙方或者多方都有約制性,它能監督雙方信守諾言、約束輕率反悔行為,它的作用跟合同是差不多的。

我們一定要知道只有口頭協議的都是無效的;然後書面協議一般分為三種形式,相當於合同中的條款、獨立的協議書及信函、電報、傳真、電子郵件等其他書面形式。

(2)協商在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協議書是社會生活中,協作的雙方或數方,為保障各自的合法權益,經雙方或數方共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簽訂的書面材料。協議書是契約文書的一種。是當事人雙方(或多方)為了解決或預防糾紛,或確立某種法律關系,實現一定的共同利益、願望,經過協商而達成一致後,簽署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記錄性應用文。

實例:

合作經營

甲方:,政府認可的合法手續,資信完備,實屬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甲乙雙方在平等、自願的原則下,經過充分友好協商,就雙方合作,取得了一致意見,特簽定本協議. 乙1 一、甲方人員工作.對此,乙方表示完全認同,無任何異議。

二、乙方自願參與甲方雜志社招幕人員工作、經營並作為甲方下屬的分支機構,甲方對此表示同意。三、甲乙雙方議定,由甲方提供必要的蓋章.文件.雜志.證件和信件協助完成。

四、甲乙雙方議定,甲方

五、雙方議定合作經營期內,乙方應接受甲方的監督管理,合作期限二年。

六、乙方的獎勵提成

1、在正常報價的基礎上成交,按總價10%(稅前)提成。

2、在正常報價的基礎上上浮部分成交,上浮部分歸乙方所有。

七、合作經營期滿,如雙方均表示願意繼續合作,本合同可再延續二年。如其中一方不同意合作,本合同到期,雙方合同終止,終止後,雙方應按規定進行財務結算。

八、雙方在合作經營合同期間,如遇未盡事宜,經友好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後,可簽訂補充協議,協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九、在履行本協議時,如發生分歧,雙方盡量協商解決,如協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權依法解決。

十、本協議一式兩份,由雙方簽訂蓋章後生效,甲乙雙方各執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簽字蓋章) 乙方:(簽字蓋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⑶ 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符合規范的協議書抄,襲具有法律效力。

協議書是社會生活中,協作的雙方或數方,為保障各自的合法權益,經雙方或數方共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簽訂的書面材料。

協議書是契約文書的一種。是當事人雙方(或多方)為了解決或預防糾紛,或確立某種法律關系,實現一定的共同利益、願望,經過協商而達成一致後,簽署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記錄性應用文。

(3)協商在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協議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協議書是指社會集團或個人處理各種社會關系、事務時常用的「契約」類文書,包括合同、議定書、條約、公約、聯合宣言、聯合聲明、條據等。

狹義的協議書指國家、政黨、企業、團體或個人就某個問題經過談判或共同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後,訂立的一種具有經濟或其它關系的契約性文書。協議書是應用寫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格式

1 、標題:雙方單位名稱事由,協議書三部分組成。

2 、正文:條款內容

協商目的

協商目的責任

協議的時間和期限

協商目的條款和酬金{價格明確總額大寫必須明確貨幣種類}

履行條款期限

違反條款的責任處理

落款{簽署}

簽署日期

參考資料:《協議書》網路

⑷ 雙方協商 不再有任何爭議是否有效

不能籠統地認定該條款有效或無效,因情而定。
除非存在法定的可變更、可撤銷情形專應認屬定協議可變更、可撤銷外,依照誠信、處分原則,原則上應認定該條款有效。但應對協議中約定的「雙方再無其他任何爭議」、「不得再就本案或本次糾紛另行起訴」、「不得再主張任何權利」作出准確的理解和解釋。
認定該條款的效力,必須堅持誠信原則和處分原則,且當事人簽訂該協議的意思表示真實,既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無效情形,也無《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可變更、可撤銷情形。在此基礎上,審查該約定條款的法律效力。
事實上,對於協議中約定「雙方再無其他任何爭議」、「不得再就本案或本次糾紛另行起訴」、「不得再主張任何權利」等的法律效力認定,取決於裁審人員的價值取向,即裁審人員持不同價值理念,將對同案作出不同裁決或判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時,不能一味以「雙方再無其他任何爭議」的約定規避法律風險,要正確理解與認識該條款,並且明確和完善協議內容,從而有效控制風險

⑸ 雙方簽訂協議書協商的話有法律效力嗎

《合同法》規定合同有效要件為: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版
3、不違反權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4、合同標的須確定和可能
根據以上規定,民間協議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為:

溫州律師網頁鏈接

協議雙方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且是在雙方都自願的前提下簽訂,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協議所具備的格式、內容、項目齊全,經雙方簽字確認,且雙方都沒有欺騙的行為,代理人代理手續合法。

⑹ 協商約定有法律效力嗎

  • 協議有很多種,合同也是協議的一種。具體的如購房協議、租房協議、車輛轉讓協議、就業協專議等等,只要不違反法屬律法規,是雙方意志的體現,就具有法律效力;

  • 只要當事人具備民事行為能力,協議的內容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不違反社會公德,不侵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就有法律效力,雙方應該按照協議履行各自的義務;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條規定,合同是指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⑺ 和解協議有無法律效力,調解協議有法律效力對嗎

執行和解,是指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就執行標的的一部或全部,自願協商達成如何執行的協議。
對執行和解協議的效力,有的學者認為「執行和解協議不具有法律效力」,理由是執行和解協議是當事人之間自行和解的結果,

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仍要按原法律文書執行,只有原法律文書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約束力。

簽訂協議書就是為了解決問題,達成和解,至於和解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法律上是有明確規定的。雙方在自願的情形下簽訂的協議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大家在簽訂協議書的時候也要看清和寫明協議書的基本內容,確保自身合法權益不受損。

《調解協議》與《民事調解書》不同。調解協議系案件各當事人自行判斷各方利益後,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達成的協議,提交給法院,法院據《調解協議》製作《民事調解書》。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89條的規定,法院調解書的內容包括以下三項:

一是訴訟請求。即原告向被告提出的實體權利請求。

如果被告向原告提出反訴的,調解書中也應當列明。有第三人參加訴訟的,還應當寫明第三人的主張和理由。

二是案件事實。即當事人之間有關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和雙方爭執的問題。

三是調解結果。即當事人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達成的調解協議的內容,其中包括訴訟費用的負擔。

拓展資料:

和解協議,是指債務人與債權人會議之間就債務清償、避免破產清算所達成的書面契約。和解程序開始後,為達成和解協議,債務人須向債權人會議提交和解協議草案,供其審査討論。

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和解協議,交法院裁定是否認可。法院裁定認可後,發布公告,中止破產程序。和解協議自公吿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通常,和解協議包括對債務人減免清償債務的數額,債務清償期限,清償方式,債務清償的擔保等內容。

由債務人提出草案、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法院認可的關於清償債務的協議。債務人提交的和解協議草案的內容應當包括:清償債務的財產來源;清償債務的辦法;清償債務的期限等。

1.雙方債務糾紛的情況、金額。

2.債務人承認的債務事實。

3.債務人償付債務的期限與金額。

4.債務支付的優惠。

5.延遲付款的後果。

6.雙方簽字、生效。

⑻ 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具有法律效力。
民間協議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為:協議雙方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且專是在雙方都自願的前屬提下簽訂,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協議所具備的格式、內容、項目齊全,經雙方簽字確認,且雙方都沒有欺騙的行為,代理人代理手續合法。
《合同法》規定合同有效要件為: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4、合同標的須確定和可能。
(8)協商在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協議的格式
1
、標題:雙方單位名稱事由,協議書三部分組成。
2
、正文:條款內容
協商目的
協商目的責任
協議的時間和期限
協商目的條款和酬金{價格明確總額大寫必須明確貨幣種類}
履行條款期限
違反條款的責任處理
落款{簽署}
簽署日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協議書

⑼ 協商字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可以,能證明雙方之間有賠償一事。

⑽ 協商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對方起訴你的話,你可以把證明給法院看,相應專的會減輕你屬的責任的。現實中很多人都是這樣子,錢給過了,事後覺得少了,自己吃虧了,非要走訴訟途徑,往往吃虧的是自己,不說訴訟費,律師代理費就要幾千。你就等他起訴,讓他吃虧。

熱點內容
重慶國浩律師 發布:2025-09-29 07:13:54 瀏覽:320
公司法不得對抗第三人 發布:2025-09-29 07:03:25 瀏覽:841
規章制度上報 發布:2025-09-29 06:58:32 瀏覽:878
延慶法院拍賣 發布:2025-09-29 06:58:32 瀏覽:312
金牌律師韓劇 發布:2025-09-29 06:49:12 瀏覽:868
行政法知識 發布:2025-09-29 06:46:56 瀏覽:958
實驗基地學生安全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9 06:38:02 瀏覽:624
我離廠刑法 發布:2025-09-29 06:37:53 瀏覽:485
電梯使用單位由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9 06:36:35 瀏覽:603
司法考試商法ppt 發布:2025-09-29 06:23:39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