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知識
1. 關於行政法方面的知識,請指點一下
行政徵收就是行政主體沒收你的所有權,
行政徵用是行政主體沒收你的使用權,但保留內你的所有權。
行政沒收容是行政處罰中的具體措施。
行政征購是行政主體因為自身的需要,與商家簽訂的民事意義上的政府采購合同。
行政強制是指行政主體有一定的強制力。你說的是行政強制執行嗎?是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有一定的強制力。
行政強制措施是指暫扣啊,凍結財產啊,為了保證行政執行的順利,為了防止相對人轉移財產而採取的保障手段,方式。
2. 2020天津事業單位考試法律知識:《行政法合法合理原則》考點解析
【導讀】
在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的考試中,行政法是我們在考試當中也是占據了重要一環的考點,最近這幾年,市屬也好,省屬也好,行政法的比例都在加大,如何把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則,這一章我們就將解決這個問題。
一、概念
行政法是調整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合法行政原則
1、地位: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
2、內容:合法原則作為行政法的首要原則,其他原則可以理解為這一原則的延伸。我國合法行政原則在結構上包括對現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權活動兩個方面。
行政權力的運行,運用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而不是與法律相抵觸,所有的行政活動只能在法律授權的范圍內進行,依法只能由法律規定的事項,行政機關除非獲得授權,否則不得作出任何規定; 在沒有立法文件進行規定的情況下,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行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法無授權即禁止”。
實行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活動區別於民事活動的主要標志。
3、考察方式:考試中,這一原則經常以案例題的形式進行考察
三、合理行政原則
1、內容:合理行政原則的主要含義是行政行為應當符合最低限度的理性。
2、解讀:最低限度的理性是指行政決定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這屬於實質行政法治的范疇,尤其適用於自由裁量性行政活動。(我們的合理原則是指行政行為在合法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合理、適當和公正,便於在結果上達到一種公平的狀態,特別是行政機關根據裁量權作出的活動,都必須符合基本理性。公平公正對待,禁止明顯偏差或歧視,對事公正,對人公平。考慮相關因素,裁量應符合法律目的。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應當避免採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比如高鐵上吸煙罰款500-2000元。甲乙兩人共同在高鐵上吸煙,因為甲和調查人員認識,對甲僅罰款500元,對罰款2000元,則該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就屬於違反了行政法中的合理行政原則。
3、考察方式:原文考察居多,將合理行政原則與其他原則並列考察單選。
四、試題
例1.下列哪些做法違反合法行政的要求?多選( ACD )
A.因胡蘿卜價格上漲,某鎮政府要求村民拔掉麥子改種胡蘿卜
B.為解決殘疾人就業難,市政府發布《促進殘疾人就業指導意見》,對錄用殘疾人達一定數量的企業予以獎勵
C.張某毆打他人致輕微傷,派出所決定對張某進行拘留。
D.某市政府發布文件規定,外地物流公司到本地運輸貨物,應事前得到當地交通管理部門的准許,並繳納道路特別通行費
【答案】ACD。解析:本題考察對行政合法原則的理解,我們的合法原則內容包括對現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權活動兩個方面:1.行政機關必須遵守現行有效的法律。這一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禁止行政機關違反現行有效的立法性規定。2.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法律授權活動。這一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A選項鎮政府要求村民拔掉麥子改種蔬菜是侵犯了農民的自主經營權。B選項不違反合法行政的要求,政府的措施促進了殘疾人就業。C選項派出所只有警告和0-500罰款的權利,無拘留的權利,因此C違法合法原則。D選項,市政府發布的文件中關於“限制其他地區的個人或者企業到本地區從事生產經營和提供服務”與《行政許可法》中的第十五條 第二款規定條款沖突,屬於違法行為,因市政府也屬於違法。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CD。
3. 行政法知識需背誦
一位學友總結的真好!
一、地方行政機關類型
1、條條管轄、垂直領導——政府、海關、金融、外匯、國安、稅務——只有1個復議機關;
2、條塊管轄、雙重領導——公安、市場監督管理局等——2個復議機關(同級政府、上一級主管部門);
3、省以下垂直領導——自然資源——2個復議機關(管後不管前:即同級政府可以作為其復議機關,但是管不了該部門的人權物)
4、派出機關——行政公署——省、自治區政府在必要時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行政公署;
5、 派出機關——區公所——縣、自治縣政府在必要時經省級政府批准設立區公所;
6、派出機關——街道辦事處——市轄區、不設區的市政府經上一級政府批准設立街道辦事處;
7、派出機構——派出所——警告、500元以下罰款;
8、派出機構——工商所——處罰個體工商戶,不包括吊銷營業執照;
9、派出機構——稅務所——2000以下罰款;
二、地方各級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
1、地方各級政府機構設置程序
類型一:新設
(1)方式:新設(上一級)
(2)針對事項:地方政府行政機構的設立、撤銷、合並或者變更規格、名稱
(3)具體程序:本級政府提出方案→上一級編辦審核→報上一級政府批准,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行政機構還應報本級人大常委會備案。
類型二:協商
(1)方式:協商(本級政府)
(2)針對事項:政府機構之間的職責異議
(3)具體程序:行政機構之間對職責劃分有異議→主動協商解決→協商一致→報本級編辦備案;協商不一致→提請本級編辦提出協調意見→由本級編辦報本級政府決定。
類型三:內設
(1)方式:內設(本級編辦)
(2)針對事項:內設機構的設立、撤銷、合並或者變更規格、名稱
(3)具體程序:由該行政機構提出方案,報本級編辦審批。
2、地方各級政府編制管理
(1)行政編制總額——地方政府的行政編制總額——由省級政府提出→國編辦審核→報國務院批准。
(2)行政編制調整——地方各級政府有權在行政編制總額內調整本級政府部門的編制——同一個行政區域不同層級之間調配使用行政編制的,應當由省編辦報中編辦批准
4. 想要學好行政法需要注意什麼
學好行政法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理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和體系:行政法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其內容廣泛且復雜。因此,首先要掌握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如行政主體、行政行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同時,要了解行政法的體系結構,包括總則、分則等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
把握行政法的核心脈絡:行政法的內部知識點具有很強的關聯性,掌握這些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脈絡性對於理解行政法至關重要。例如,行政主體對應到行政訴訟法部分就是被告,具體行政行為對應到行政訴訟法部分就是受案范圍,行政相對人和相關人對應到行政訴訟法部分就是原告或者第三人。通過把握這些核心脈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行政法的內容。
理解帶動記憶:行政法是理解性很強的一個學科,對於眾多核心知識點,如具體行政行為、行政主體等,核心在於理解,而不在於死記硬背法條。一旦理解了就可以做到手中無劍,但心中有劍的境界。同時,要注意將理解的知識轉化為記憶,因為任何知識都需要最終轉化為記憶才行。
處理好聽課、看書、背誦和做題的關系:學習行政法需要綜合運用多種學習方法。聽課可以幫助你快速掌握知識點;看書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背誦則是將知識點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做題則可以檢驗你的學習成果並鞏固知識點。在學習過程中,要合理安排時間,確保每種學習方法都能得到充分的應用。
關注社會熱點和案例:行政法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關注社會熱點和案例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行政法的應用和意義。例如,可以關注近年來的行政機構改革、政府職能的轉變、優化與調整等話題。此外,還可以通過閱讀經典案例來提高自己的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能力。
培養責任感和使命感:行政法作為公法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家、社會、政府密切相關。學習行政法不僅要關注個人利益,還要關注公共利益的實現和社會整體的發展。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和國家。
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行政法的學習需要長期的堅持和積累。因此,建議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明確每個階段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同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學習進度和方法,確保學習效果的最大化。
綜上所述,學好行政法需要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和體系、理解核心脈絡、理解帶動記憶、處理好聽課、看書、背誦和做題的關系、關注社會熱點和案例、培養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等多個方面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掌握行政法的精髓並應用於實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