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公司監護人的法律責任

公司監護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25 05:23:12

⑴ 監護人法律有什麼規定

民法通則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八條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第十九條 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根據他健康恢復的狀況,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宣告他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⑵ 企業的監護人指的是什麼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你好,你說的應該來是法定代表人。源如果公司有不法經營,或者偷稅漏稅等行為,法定代表人同樣會進入黑名單,影響個人貸款,出境等。

. ——廈門顏律師——

⑶ 監護人責任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民法總則
第三十四條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內行為,保護被監護人容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⑷ 朋友注冊房產經濟公司讓我做監護人,請問監護人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嗎

公司不存在監護來人,源你說的應該是監事。成立公司必須要有法人代表和監事。
監事職責:1.監事有權了解公司決策、經營情況;有權檢查公司財務、賬簿和文件,要求董事及公司有關人員提供相關資料;2.監事有權出席監事會會議、股東大會,列席公司董事會會議;3.對董事、經理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行為進行監督;4.當董事和經理的行為損害公司利益時,要求董事會和經理予以糾正;5.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6.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公司違法或偷稅,監事不在公司擔任職務或不知情,一般不需承擔法律責任

⑸ 什麼叫監護人責任

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版有監督和保護責權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願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⑹ 營業執照監護人責任

營業執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發給工商企業、個體經營者的准許從事某項生產經營活動的憑證。其格式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統一規定,並不存在監護人的問題。

我國法律對於監護人的規定: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第十七條規定:可以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范圍: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

5、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6)公司監護人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工商總局日前起草的《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稿),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有效期最長為4年;登記機關可以根據個體工商戶經營場所的使用期限核定營業執照有效期,有效期最短為6個月。個體工商戶應當於營業執照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內向登記機關申請換領新營業執照,登記機關機關應當依法及時換發。

工商總局日前起草了《個體工商戶條例》的配套規章《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各界公開徵求修改意見和建議。

根據這一辦法,有經營能力的公民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領取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依法開展經營活動。

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分為正本和副本,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營業執照正本應當置於個體工商戶經營場所的醒目位置。

個體工商戶應當每年向登記機關申請辦理年度驗照,登記機關依照《個體工商戶驗照辦法》,對個體工商戶的登記事項和上一年度經營情況進行審驗。

個體工商戶變更登記涉及營業執照載明事項的,應當換發營業執照。營業執照遺失或毀損的,個體工商戶應當在公開發行的報刊上聲明作廢,並向登記機關申請補領或者更換。

另悉,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工商部門依法對轄區交通、煤礦和非煤礦山、建築施工、危險化學品企業進行一次全面排查,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進一步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⑺ 監護人失職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相關法律規定

《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7)公司監護人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監護人的權利義務

1、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監護人應當保護被監護人人身方面的合法權益,主要包括被監護人的生命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等。監護人為了被監護人的利益,可以合理利用或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當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有權代理被監護人請求人民法院給予保護,代為參加民事訴訟活動。

2、擔任被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民法通則》第14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3、照顧被監護人。監護人應當教育被監護的未成年人,使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我國《義務教育法》第11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必須使適齡的子女或者被監護人按時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監護人應當關心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使他們健康成長或維持正常生活,不得虐待和遺棄。」

我國法律對此進一步相關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如果因監護人管教不嚴,致使被監護人實施不法行為造成他人損失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職責的,可以適當減輕其民事責任。監護人在承擔賠償責任時,應首先從被監護人的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以自己的財產適當承擔。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青年網-委員:細化監護人責任 避免"小悅悅"悲劇再發生

⑻ 法律上監護人的義務和責任

按照《民法通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如內果未成年人容沒有父母或者父母喪失了監護能力,要依法明確其他有監護能力和監護系件的人承擔監護責任,監護人員負有保護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義務。在實施義務教育中,初中生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主要應承擔如下義務和責任:
l、必須按時送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人學;
2、必須保證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接受完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不得讓他們中途停學;
3、應按規定,交納政府規定的義務教育雜費;(生活確實困難,無力支付雜費的家庭可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請減免)。
4、必須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配合學校教育好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使孩子能健康成長。
根據《義務教育法》第十五條規定,對於那些未經批准,拒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以及讓正在小學、初中就學的子女或被監護人中斷學業的家長,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分別情況,給予批評教育,罰款或其他行政處分,開採取有效措施,責令他們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

熱點內容
社區群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9 03:21:00 瀏覽:567
書法治抑鬱症 發布:2025-09-29 03:05:22 瀏覽:893
民法2007年99號文件 發布:2025-09-29 03:03:18 瀏覽:36
江蘇司法廳盧 發布:2025-09-29 02:47:12 瀏覽:58
市政府法律顧問工作制度 發布:2025-09-29 02:40:47 瀏覽:333
小學法律知識心得體會作文 發布:2025-09-29 02:40:11 瀏覽:978
電商法律聯盟 發布:2025-09-29 02:35:06 瀏覽:284
仁寶開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9 02:34:23 瀏覽:494
職業道德觀摘要 發布:2025-09-29 02:34:21 瀏覽:359
2015婚姻法全文 發布:2025-09-29 02:27:46 瀏覽: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