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性詳細規劃法律效力
❶ 跪求高手解答《工程建設法規》!!
(17)D (16)C (15)C (14)A (13)B (12)C (11)A (10)A (9)A (8)A (7)A (6)B (5)C (4)C (3)A
(2)B (1)D
❷ 對小區外立面跟修建性詳細規劃不符的規劃局應怎麼處罰
修建性詳細規劃不具有強制性法律效力。它的委託方是開發商,審專批機構是規劃局屬。小區外立面不符,拆除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最大力度的處罰就是進行立面整改。最小力度的處罰就是責令開發商根據已經建起的建築修改規劃,達到一致。
❸ 什麼叫控制性編制單元規劃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我國進入以重化工為特徵的工業化發展階段,國際、國內貿易快速增長.對海運業的需求十分旺盛,港口資源的開發利用進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為科學、高效、有序地開發利用稀缺的港口岸線資源——特別是深水岸線資源。加強規劃的指導十分必要。現行的港口規劃編制辦法層次不夠,總體規劃與可行性研究之間沒有中間層次的規劃,與其它規劃(城市、土地、水利、海洋)缺乏同層次規劃的銜接,因而消弱了總體規劃在項目實施上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第二章第十四條明確規定「港口建設應當符合規劃。不得違反港口規劃建設任何港口設施。」港口規劃具有法律效力。現有港口總體規劃編制規定的某些方面已不能適應港口法所提出的要求,有必要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對港口的主要港區編制控制制性詳細規劃來指導建設。本文結合寧波一舟山港金塘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對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進行了一些探索。
1編制金塘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背景
1.1區域經濟發展對港口資源科學、高效、有序開發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來,浙江港口建設發展迅猛。為進一步發揮港口資源優勢,浙江省適時組織實施「水運強省」工程,加快發展沿海港口、海運業和臨港工業,為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重大戰略舉措做好「先行官」。
寧波港作為全國20個沿海主樞港之一,大陸沿海第二大港口,具有綜合經濟、技術信息、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優勢,但其深水岸線難以滿足可持續發展需要,而舟山港擁有豐富的深水岸線資源,兩港通過優勢互補,可以極大地促進兩市和浙江省的經濟快速持續發展。寧波港和舟山港目前都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具有自身的特點,同時兩港具有較強的互補性。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兩港的特點,突破兩港的發展瓶頸,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進行兩港的資源整合,加快寧波、舟山港口一體化建設戰略決策。
港口資源整合的基本思路是:將寧波、舟山兩港的深水岸線資源作為一個整體,根據各岸線的自然條件、地理位置、開發價值等因素,結合該港域在規劃目標年所承擔的港口貨物吞吐量預測值,統籌規劃各段深水岸線的泊位功能、噸級、能力等方面內容,進一步優化寧波一舟山海域的港口功能結構和總體布局,以期真正做到港口深水岸線資源和科學、合理開發利用,避免重復建設和低水平開發現象發生。
1.2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港口資源的深度高效利用創造了條件
杭州灣跨海大橋、舟山連島工程等重大交通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增強寧波一舟山水域港口的區位優勢,縮短與長三角北翼城市的時空距離,使寧波、舟山更快地融人長三角,接軌大上海,拓寬寧波一舟山海域港口的後方腹地。為促進區域經濟創造了新的發展條件。
舟山連島工程的建設,將極大地改善金塘港區的集疏運條件。開發金塘港區,以其作為寧波一舟山港口資源整合的突破口,建成寧波一舟山海域國際遠洋集裝箱運輸的重點港區之一,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南翼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金塘港區大埔口集裝箱作業區及小李嶴集裝箱作業區建設開發的前期工作正在進行之中。迫切需要編制金塘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加以指導。以統籌安排各區段深水岸線的適建泊位性質、功能、噸級、吞吐能力,使港口深水岸線資源得到科學合理開發利用。
2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
2.1目前港口總體規劃編制內容、要求與不足
根據《港口法》和交通部頒布的《港口總體布局規劃編制辦法》,港口總體規劃屬港口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城市總體規劃的具體充實、完善。其主要任務是:在充分的調查研究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礎上,深人剖析港口現狀,研究港口發展中的問題,揭露存在的主要矛盾:要通過定量分析。論證港口的經濟腹地,預測規劃期的發展需要;確定港口的性質與功能:根據深水深用,淺水淺用,各得其所的原則,做出港口所在城市轄區的不同岸線、不同水域、不同港區的合理布局和全港的水、陸域的總體布局,明確不同港區的具體功能;劃定港區水、陸域界限,標明港界坐標;根據發展預測提出分期實施的建設序列。
由於港口總體規劃是全面論證一個港口全港的水陸域總體布局,對不同港區一般只明確其具體功能,各港區的具體控制指標比較籠統,在空間布局上顯得過於粗放,深度、量化指標及其可操作性不夠;在時序上跨度大,周期長,不能滿足與城市、海洋、水利、土地等相關規劃之間實現同層次、等深度的有機銜接。進而影響規劃的有效性和操作性。針對總體規劃在指導港口建設項目時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在總規基礎上再深化、細化,即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
2.2城市規劃的階段、編制要求及可借鑒之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規劃法》和建設部《城市規劃編制辦法》,編制城市規劃一般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個階段。城市總體規劃的主要任務是:綜合研究和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和空間發展的形態,統籌安排城市各項建設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項基礎設施,處理好遠期發展與近期建設的關系,指導城市合理發展。而詳細規劃的主要任務是:以總體規劃為依據,詳細規定建設用地各項控制指標和其他規劃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對建設作出具體的安排和規劃設計。詳細規劃又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在於控制建設用地的性質、使用強度和空間環境,作為城市規劃管理的依據,並指導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2.2.1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內容
①詳細規定所規劃范圍內各類不同使用性質用地的界線,規定各類用地內適建,不適建或者有條件地允許建設的建築類型;②規定各地塊建設高度、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地率等控制指標;規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車泊位、建築後退紅線距離、建築間距等要求;③提出各地塊的建築體量、體型、色彩等要求;④確定各級支路的紅線位置、控制點坐標和高程;⑤根據規劃容量,確定工程管線的走向、管徑和工程設施的用地界線;⑥制定相應的土地使用與建築管理規定。
2.2.2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構成
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由文件和圖紙組成,文件包括規劃文本和附件,規劃說明及基礎資料收入附件。規劃文本中應當包括規劃范圍內土地使用及建築管理規定:圖紙包括:規劃地區現狀圖、控制性詳細規劃圖紙。圖紙比例1/1000~1/2000。
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文本的內容要求:①總則:制定規劃的依據和原則.主管部門和管理許可權;②土地使用和建築規劃管理通則;③地塊劃分以及各地塊的使用性質規劃、規劃控制原則、規劃設計要點;④各地塊控制指標一覽表。控制指標分為規定性和指導性兩類,前者是必須遵照執行的,後者參照執行。
2.3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基本思路
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對港口開發建設實行管理調控的最具體最直接的手段。筆者認為其編制思路應根據行業特點,結合《港口總體布局規劃編制辦法》,借鑒《城市規劃編制辦法》中有關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精神,對港區水域、陸域控制盡可能予以明確、細化。港區「控規」編制應通過認真的調查研究.確保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控規」確定後,面向市場,要求客體遵守,同時,也規范政府、規劃部門自身,各方共同遵守,從而使規劃工作更具嚴肅性、有效性和操作性,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控規」需要賦予一定的法定效力。
3港區「控規」編制任務、方法及具體內容
3.1港區「控規」編制的任務
科學、高效開發利用岸線資源,充分發揮深水岸線優勢,統籌合理布置各段岸線的等級、功能和規模,深化水、陸域空間布局以及土地、海洋、供水、供電、集疏運、口岸等配套條件的布置,明確需求,做好銜接,提出實施的建議方案。
3.2港區「控規」編制的方法
「控規」編制首先收集分析規劃港區涉及的基礎資料和相關規劃,進行現場踏勘、調研以及必要的地形勘測、水文氣象調查、地質勘察工作,參照《港口總體布局規劃編制辦法》和《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初步確定《控規》的編制內容和格式。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結合「總規」確定的港區功能、陸域水域條件以及臨港工業布局,明確用地分類屬性,合理確定各作業區的岸線長度、適建泊位性質、等級和吞吐能力,並進行陸域用地的平衡分析。此外,在充分與當地城鎮相關規劃銜接的基礎上對港區的集疏運通道、水、電、通信等內容進行專項規劃,編制相應的圖則。
3.3港區「控規」編制內容及格式
金塘島岸線總長49.52km,其中水深15m以上岸線15km,深水區離岸近,岸灘穩定,適宜建設大型深水港區。
金塘港區「控規」由三部分組成:規劃文本、圖則和說明書。文本與圖則同時使用,二者不可分割。規劃圖則與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發生在規劃港區內的一切建設活動都必須遵循圖則。
3.3.1文本格式內容
第一章總則
制定規劃的依據和原則,主管部門和管理許可權:適用於本次規劃港區岸線長度、水域面積、陸域面積。
第二章岸線、水域、陸域控制
港區規劃控制岸線范圍、作業區劃分,規劃各作業區岸線長度、適建泊位性質、等級和吞吐能力.規劃港區水域包括碼頭前沿船舶停泊水域、迴旋水域、以及航道和錨地等。
各作業區的陸域縱深按其所處位置、吞吐量大小、陸域形成的難易程度,經綜合分析後確定。各作業區泊位性質規定性指標,必須遵照執行;作業區的泊位長度、陸域布置等為指導性指標,在項目實施設計時,允許適當調整,但必須在控制和用地范圍內。
第三章主體構築物控制
各主要建築物的高程,碼頭平面布置型式,泊位長度。
第四章道路控制
港外、港內道路布置要求,港外道路寬度、控制點。
第五章配套設施控制
港區規劃用電總負荷,電源。降壓站、變配電所布置,電力電纜敷設方式;通信;港區規劃用水量;水源、水質、水壓、給水方式;雨水、污水排放方式;消防設施要求;嚴格執行「三同步」、「三統一」的環境保護戰略方針;綠化等。
第六章分期實施的建設序列
第七章圖則說明
總圖和分圖則。
3.3.2規劃圖則內容
港區區點陣圖、港區用地現狀圖、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圖、用地結構圖、道路系統規劃圖、綠地景觀規劃圖、給水工程規劃圖、雨水工程規劃圖、污水工程規劃圖、電力工程規劃圖、電信工程規劃圖、豎向工程規劃圖、各分作業區岸線及陸域詳細規劃圖等。圖紙比例採用1/1000~1/2000。
3.3.3規劃說明書內容
對文本和圖則作出解釋,內容主要有:規劃背景、依據、目標和原則,主管部門和管理許可權;自然條件及港口開發條件,基準面和坐標系統;港區性質和功能:解釋岸線利用、陸域控制、水域控制具體要求;主體建築控制;道路控制;配套設施包括電力、通信、給水、排水和消防控制,環境保護,綠地控制等;提出規劃方案存在的問題,解決的措施和建議。
4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體會
1)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是以港口總體規劃為依據,以落實總體規劃意圖為目的,以岸線使用控制為重點,詳細規定各段深水岸線的適建泊位性質、功能、等級、岸線利用長度、陸域縱深等,強化規劃設計與管理結合、規劃設計與開發的銜接,將總體規劃的宏觀控制要求轉化為微觀控制的規劃編制層次,規劃成果由控規本文與控規圖則組成,在經法定的審批程序後具有行政法規的效能。是規劃管理的依據。
2)港區「控規」不同於城市「控規」,更具有行業特點,不僅涉及陸域建設用地。還涉及水域使用,其核心內容是對深水岸線建設強度控制,主要體現在規劃的指標上。同時鑒於港口開發在功能、標准與開發時序上受需求的影響,因此,必須科學確定「控規」指標,合理提出規定性和指導性指標,具備一定的靈活性。
3)港區「控規」涉及國土、海洋、城市、電力、水資源、集疏運等各專項規劃,因而做好與各類同層次規劃的銜接、協調是一項十分重要也是十分艱難的工作,為此各級政府應加強對規劃的綜合協調力度,這是規劃更具科學性、有效性和操作性的保證。
4)「三分規劃,七分管理」,港區「控規」無論編製得多麼完善,僅僅是港口建設的基本依據,只有通過強化管理,才能變成現實。要通過新聞媒體等多種形式做好「控規」的宣傳工作,動員社會的力量來關心、支持和監督「控規」的實施工作。要進一步創新規劃管理體制,逐步推行規劃成果展示制度,規劃審批聽證制度,規劃管理行政追究制度。
❹ 舊樓加裝電梯審批中的幾個法律問題
一是舊樓加裝電梯的法律依據何在?
無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以及在上述三部法律基礎上廣東省建設廳作出的《廣東省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指導意見》。
但舊樓加裝電梯目前看確實缺少法律依據。
A《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十六條規定,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六)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決定前款第六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
這一規定將電梯認定為附屬設施。
B《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第二條,本法所稱建築活動,是指各類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
這一規定將加裝電梯認定為建築活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四十條,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建築物、構築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鎮人民政府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鎮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將經審定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予以公布。
這一規定將加裝電梯認定為須辦理規劃許可證的行為。
綜上,《廣東省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指導意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工程建設技術標準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就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問題提出了指導意見。
《廣東省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指導意見》參考了《物權法》第76條,實際上《物權法》沒有說針對加裝電梯的問題,因為在立《物權法》的時候,沒有這個問題出現,立法者也沒有考慮到。實際上,「改建和重建」與「加建和新建」根本是兩回事。當然不能因為找不到對應的依據,就不做這個事情。這就需要創新思維。
二是舊樓加裝電梯,應該是由超過2/3產權業主說了算,還是必須由全體產權業主說了算?
禪城規劃局官網《舊住宅樓加裝電梯條件及申辦規劃許可辦事指南》規定,舊住宅樓加裝電梯的條件之一是「加裝電梯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
正在徵求意見的《廣州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試行辦法》,對加裝電梯的申請人、條件、資金來源、報建程序、工程監理、辦證程序、業主之間的協商補償等均作了具體的規定。《辦法》明確了須滿足兩個「三分之二」:一是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建築設計方案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且方案應當征詢全體業主的意見;二是應當滿足有關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結構安全和消防安全等規范、標准和要求。
上海市舊公房改裝電梯作為一項惠及老年居民實事工程,每年有人大代表提案,據說已是第六次,但官方認為,改造前提必須所有住宅小區居民同意方能實施,代表質疑物權法規定只要三分之二多數同意即可。
《物權法》為何抵不過政府部門的想法?因為加裝電梯必將引起利益關系的調整,其中一個就是業主專有權的損失。低層業主主要的權利是休息權、採光權和通行權,實踐證明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補償,沒有別的。另外,如三分之二多數同意,另三分之一不同意,事實上加裝還是不可能的,這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因素。
三是何為同意?
兩個「三分之二同意」,到底是同意什麼?這個目標方案一定要明確。有人會說「如果不出錢我就同意,有的人說出少一點錢我就同意。」不管是「三分之二同意」還是百分之百同意,首先就應該包括費用按什麼比例分攤等問題,否則執行起來會沒有可操作性。現行的公示無反對方法是難以做到這一點的,應該是一一簽字表決方式。
四舊樓加裝電梯的審批是形式審查還是實質審查?
目前的審查可分為三種:
其一,形式審查,即登記機關僅對申請是否符合法律要求進行審查,而不對登記事項的真偽調查核實。
其二,實質審查,即登記機關不僅對申請從形式上審查其是否合法,而且對申請事項予以調查核實,以保證登記事項的法律效力。
其三,折衷審查,即登記機關對登記事項有重點的進行審查,尤其對有疑問的事項予以審查,如果發現有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則不予登記。但已登記的事項不能因此而推定為完全真實,其登記事項的真偽最終取決於執法機關的裁決。我國目前的登記實際上採取的是形式審查為主,實質審查為輔的原則。
但無論是形式審查還是實質審查都不能完全排除對有關事實的合法性和真實性的審查。合法性和真實性是登記機關審查的共同內容,實質審查要審查合法性和真實性,形式審查所審查的同樣是有關事實的合法性和真實性,而其中的差異只是審查的對象不同而已,形式審查只是審查當事人提交的書面文件,而實質審查則還應根據需要對提交文件之外其他事實進行了解或調查,以確認有關事實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因此,即使確定登記機關只有形式審查的義務或職責,也並不當然就排除了對相關事實合法性和真實性的審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第七條,建築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但是,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限額以下的小型工程除外。
第八條,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已經辦理該建築工程用地批准手續;(二)在城市規劃區的建築工程,已經取得規劃許可證;(三)需要拆遷的,其拆遷進度符合施工要求;(四)已經確定建築施工企業;(五)有滿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圖紙及技術資料;(六)有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具體措施;(七)建設資金已經落實;(八)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對符合條件的申請頒發施工許可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四十條,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應當提交使用土地的有關證明文件、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等材料。需要建設單位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建設項目,還應當提交修建性詳細規劃。對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和規劃條件的,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鎮人民政府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這些都是形式審查。
五是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的區別?
加裝電梯審批產生的責任如何區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五十條,在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發放後,因依法修改城鄉規劃給被許可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經依法審定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不得隨意修改;確需修改的,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採取聽證會等形式,聽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因修改給利害關系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個人認為,應該通過追加第三人的方式或者直接在審批中由第三人聲明的方式由其承擔,減少審批機關責任。
❺ 規劃局出具規劃設計條件的法定依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38條規定:在城鎮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使用權以轉讓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前,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部門應當根據控制的詳細規劃,確定地塊的位置,使用性質和開發強度等規劃條件。建議作為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的一部分。
在城市、鎮規劃區內以出讓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前,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提出出讓地塊的位置、使用性質、開發強度等規劃條件,作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組成部分。未確定規劃條件的地塊,不得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
(5)修建性詳細規劃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法律規定
規劃條件是城鄉規劃管理部門實施規劃管理的依據,建設項目的實施必須嚴格遵守規劃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對規劃條件的落實做了明確規定:
1、規劃條件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組成部分。未確定規劃條件的地塊,不得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 規劃條件未納入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該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無效。
2、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頒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時,不得擅自改變作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組成部分的規劃條件。
3、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劃條件的要求進行建設;確需變更的,必須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規劃條件
❻ 下列各層次規劃中,最具有法制實施作用的是
上述規劃中,抄總規和控規屬於法定規劃,也就是具有法律效應的規劃;分區規劃和修規只是輔助性規劃,並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是必須編制的規劃。
如果題目要求的是具有法律效力,應該是A\C
如果題目要求的是最能夠指導實施,應該是D(它是城市設計之上最具體的規劃形式了)
如果是法制實施(不太理解),應該綜合地選擇C
❼ 城市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區別
1、層次不同
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歷史情況、現狀特點,統籌兼顧、綜合部署,總體規劃是控制性規劃的上位規劃,范圍更廣。
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是指以城市的總體規劃為依據,確定城市建設地區的土地使用性質和使用強度的控制指標、道路和工程管線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間環境控制的規劃要求。
2、審批部門不同
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完成後,在上報審批之前,必須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
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3、內容不同
城市總體規劃:
1、確定城市性質和發展方向,估算城市人口發展規模,確定有關城市總體規劃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
2、選定城市用地,確定規劃范圍,劃分城市用地功能分區,綜合安排工業、對外交通運輸、倉庫、生活居住、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及綠化等用地。
3、布置城市道路、交通運輸系統以及車站、港口、機場等主要交通運輸樞紐的位置。
4、大型公共建築的規劃與布點。
5、確定城市主要廣場位置、交叉口形式、主次幹道斷面、主要控制點的坐標及標高。
6、提出給水、排水、防洪、電力、電訊、煤氣、供熱、公共交通等各項工程管線規劃,制定城市園林綠化規劃。
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
1、詳細規劃所規劃范圍內各類不同使用性質用地的界線,規定各類用地內適建、不適建或者有條件地允許建設的建築類型;
2、規定各地塊建築高度、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地率等控制指標;規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車泊位、建築後退紅線距離、建築間距等要求;
3、提出各地塊的建築位置、體型、色彩等要求;
4、確定各級支路的紅線位置、控制點座標和標高;
5、根據規劃容量,確定工程管線的走向、管徑和工程設施的用地界線;
❽ 簡述城鄉規劃許可的法律效力
建設規劃許可是一種公法行為,用以對建設項目進行規范和限制。建設用地規劃許內可證限制建築容選址,使項目建設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建築工程規劃許可證限制建設項目的高度、綠化面積、容積率等等,使項目建設符合各種控制性規劃。
❾ 在沒有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情況下能進行規劃嗎
在沒有取得土地使用權證的情況下,作為開發商可以預先按政公布的控制數據回進行規劃以了解答開發收益等內容,用來決定是否競拍該地塊,但規劃沒有法律效力。政府對城市用地(無論是否土地使用證),都有必須進行城市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以確定城市土地性質和開發強度。除重點工程、市政設施、公益建設等財政投資的項目外,政府一般不會進行修建性詳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