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挪用公款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❶ 員工挪用公款是什麼罪
您好:
員工挪用公款是挪用資金罪
公司員工挪用單位資金一萬元至三萬元以上的,構成挪用資金罪,要追究刑事責任的。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出於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在挪用或借貸本單位資金,並且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而仍故意為之。挪用本單位資金的行為,有一般的挪用本單位資金的違法違紀行為和挪用本單位資金的犯罪行為之分。
挪用公款罪與挪用資金罪的區別
1、犯罪主體不同。挪用公款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國家工作人員包括: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受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挪用資金罪的主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但國家工作人員除外。
2、犯罪客體和犯罪對象不同。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體主要公共財產的所有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國家的財經管理制度。其侵犯的對象是公款和用於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挪用資金罪的客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資金的使用權,其侵犯的對象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資金。
對兩罪進行區分,主要看他們的主體和客體。
❷ 員工挪用公款3500萬,領導付什麼責任
員工挪用公款如果領導知情,應負沒有及時制止的責任。如果領導不知情,就不用負任何責任。
❸ 員工挪用公款,公司可以怎樣處理
1、非國有企業:
1)首先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單進行處罰,例如可以開除或賠償單位損失。
2)如單位無此類規定,且數額巨大,情節惡劣的可以法院起訴該員工」非法侵佔「或」挪用資金罪「,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第二百七十二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國有企業或國家單位:
1)直接以《刑法》中的挪用公款罪進行起訴,使其承擔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條,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挪用用於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從重處罰。
❹ 公司員工挪用公款怎樣才能起訴他
公司員工挪用單位資金在構成挪用資金罪的情況下,應當向警方報警,通過司法機關對資金進行追繳。
如果構不成犯罪,可以按民事案件起訴。
各省市對此罪立案量刑標准不同,請再查詢犯罪所在地標准為准
根據《決定》》第十一條規定,公司和其他企業的董事、監事、職工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構成挪用資金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
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員工挪用公款需要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挪用公款罪立案標准
根據1999年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立案偵查案件標準的規定(試行)的規定,挪用公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5000元至1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4月6日通過的《關於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刑法》第384條的規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給他人使用,也包括挪用公款給私有公司、私有企業使用。
所謂「進行非法活動」,既指進行犯罪活動,也包括進行違法活動。
從法律規定的字面意義看,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在制定立案標準的時候,考慮到,如果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數額較小,社會危害性不大的,還是應當體現刑法的謙抑性,不應當按照犯罪追究刑事責任。
犯罪應當是危害行為達到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程度的行為。基於這種認識,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立案標准規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挪用數額達到5000元至1萬元以上的,檢察機關應當立案偵查。
對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類型的挪用公款立案,不受挪用時間的限制。對於為達到這個數額標準的,不應當作為犯罪處理,可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
2、挪用公款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
刑法將挪用公款罪區分為三種情況進行規定,每一種情況反映出不同的社會危害性。挪用公款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相對於進行非法活動來講,其社會危害性顯然要小的多,所以,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制定立案標準的時候,將進行營利活動類型的挪用公款立案條件規定為1萬元至3萬元以上。
所謂「進行營利活動」,是指將挪用的公款用於投資、經營等以營利為目的的活動,至於該投資、經營活動是否真的營利則不是法律所要考慮的問題,即使是虧損,該種行為的性質仍然是營利活動。
3、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超過3個月未還的
這種情形的挪用公款罪主要是指,將挪用的公款用於個人生活、消費或者享樂。對這種類型的挪用公款行為立案偵查需要掌握兩點:一是挪用數額達到1萬元至3萬元以上;二是挪用時間超過3個月未還,兩個條件,缺少任何一個都不能立案。
所謂「超過3個月未還」是指被司法機關、主管部門發現前已超過3個月未還。如果行為人在3個月內全部歸還本息的,一般不按犯罪處理,可由主管部門按照違反財經紀律處理。
如果在案發前,行為人已經將挪用的公款本息歸還,但歸還的時間超過了3個月,仍然要追究刑事責任,但可以考慮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對挪用公款犯罪立案標准規定一定的數額幅度是一個特例,這主要是考慮該種行為侵害的客體是公共財產的管理秩序,相對於貪污等犯罪來講其危害性要小一些。
同時也考慮到各地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水平不同,對挪用公款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認識程度、社會感受程度不同。在以往的實踐中各地已有一些標准,事實上存在著差別。因此,立案標准,既對不同類型的挪用公款行為規定了不同的立案數額。
時間標准,又規定各省級檢察院可以根據本地情況,在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定的立案標准幅度內,自行規定本省范圍內掌握的立案數額標准並向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尊重各地的實際情況,給各地一個選擇的餘地。
❺ 公司要告員工挪用公款,而挪用公款會有怎樣的法律責任
1、公司員工挪用單位資金,涉嫌構成的罪名是挪用資金罪,一萬元至三萬元以上的,構成挪用資金罪,要追究刑事責任的。
2、各省市對此罪立案量刑標准不同,請再查詢犯罪所在地標准為准。
法律規定:
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違反公司法受賄、侵佔、挪用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6.12.25 法發[1995]23號)
根據《決定》》第十一條規定,公司和其他企業的董事、監事、職工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構成挪用資金罪。
實施《決定》第十一條規定的行為,挪用本單位資金一萬元至三萬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為進行非法活動,挪用本單位資金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追究刑事責任。
挪用本單位資金案發後,人民檢察院起訴前不退還的,依照《決定》第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❻ 公司告員工挪用公款,而挪用公款會有怎樣的法律責任
從你的案例上面來看,公司想要起訴你朋友也有一定的困難,如果狀告你朋友版挪用公款,案件的性權質就變成了刑事案件,也就是說,國家會介入這個案件,前期的偵查和調查取證工作由公安機關或檢察院來作,公司只是予以配合,按照現在公司的情況,財務混亂,隨意更改賬目的話,公司是要承擔責任的。同時,如果你朋友真的沒有挪用公款的話,該公司也會涉嫌誣告陷害罪(大體來說就是捏造事實,足以讓對方承擔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行為就構成該罪)。
只要自己沒有做違法的事情,不管哪個部門介入,會將事實查清,當前我國的司法制度日趨完善,對於證據的採信是公正客觀的,不要恐慌,也不要影響自己的生活,要相信法律的公正。
❼ 私自挪用公款該負什麼法律責任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內歸個人使用或容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❽ 員工挪用公款二十萬 領導負什麼責任
領導負有失察的責任,但如果沒有參與,一般最多有一個嚴厲批評,是不會有其他處分的。但挪用公款的主要責任是這個員工自己,必須要承擔挪用公款的相應責任。
❾ 員工公司挪用公款怎麼處理
涉嫌抄挪用公款罪,應當按照法律規定定罪量刑。《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挪用公款罪】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❿ 公司員工挪用公款私用公司開除員工需要做出賠償嗎
需要賠抄償,不過是職襲工賠償用人單位損失。
屬於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情形,用人單位可以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二)項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職工挪用公款造成用人單位損失的,可以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勞動部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勞部發〔1994〕489號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