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公章管理制度法律責任
Ⅰ 單位印章管理制度
1、教育抄從業人員自覺遵襲守國家法律、法規;
2、制定並落實各項治安管理制度和防範措施;
3、監督從業人員認真執行承接刻制印章查驗證明和登記工作;
4、對公安機關檢查發現的治安隱患及時整改;
5、發現塗改、偽造備案或准刻證明等可疑情況以及案件線索,及時報告公安機關。
(1)機關公章管理制度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企業事業單位、民政部門登記的民間組織、村(居)民委員會和各協調機構及非常設機構需要刻制印章的,應當憑上級主管部門出具的刻制證明和單位成立的批准文本到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申請辦理准刻手續。
無上級主管部門的,應當憑登記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證明,到所在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申請辦理准刻手續。
辦理准刻手續的經辦人員,需持刻制單位的委託證明和本人身份證明;辦理人名章准刻手續的,同時提供名章所刻人名的身份證明。
Ⅱ 求有關公司印章的法律法規
關於公司印章管理和注銷後印章的保管處理的規定如下:
一、根據《印章治安管理辦法》(草案)規定如下:
1、第七條
國家權力、黨政、司法、參政議事、軍隊、武警、民主黨派、共青團、工會、婦聯等機關、團體的各級組織、機構需要刻制印章的,由制發機關的印章管理部門開具公函到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辦理備案手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應即辦理並出具准刻證明。
2、第八條
企業事業單位、民政部門登記的民間組織、村(居)民委員會和各協調機構及非常設機構需要刻制印章的,應當憑上級主管部門出具的刻制證明和單位成立的批准文本到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申請辦理准刻手續。
無上級主管部門的,應當憑登記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證明,到所在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申請辦理准刻手續。
辦理准刻手續的經辦人員,需持刻制單位的委託證明和本人身份證明;辦理人名章准刻手續的,同時提供名章所刻人名的身份證明。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自接到申請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核發准刻手續的決定。對符合條件的,出具准刻證明;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單位並說明理由。
3、第十一條
需要更換印章的,須公告聲明原印章作廢後按照本辦法第七條、第八條規定重新辦理備案或准刻手續。
印章遺失、被搶、被盜的,應當向備案或批准刻制的公安機關報告,並採取公告形式聲明作廢後,按照前款規定重新辦理備案或准刻手續。
二、根據《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印章的規定》規定如下:
第四條、印章的刻制、管理和繳銷
(一)制發印章的機關,對印章的刻制和發送必須加強管理,嚴格手續。刻制印章的工廠或刻字社,必須取得用章單位的上級委託書和公安部門的准許,才能刻制。對偽造印章和使用偽造印章者,應當依法懲處。
(二)各單位對印章要嚴格管理,使用印章,必須經本單位領導人批准。對非法使用印章的,應當根據情節給予行政處分直至依法懲處。
(三)各單位的印章,如因機構變動停止使用時,應當將原印章繳回制發機關封存或銷毀。
(2)機關公章管理制度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經營本辦法所指的印章業務的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 有固定的經營場所;
(二) 經營場所和設施符合國家消防和治安管理的規定;
(三) 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無詐騙、招搖撞騙、偽造印章等違法犯罪記錄;
(四) 符合公安機關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統的資質條件;
(五) 設有印章保密工房和成品保管倉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印章治安管理辦法》、網路—《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印章的規定》
Ⅲ 急需,機關印章管理制度,或辦法,只要黨政機關的。
1、黨委印章由組織辦保管和使用,政府印章、黨政辦公室印章由黨政辦保管和使專用,印章管理員必屬須妥善保管,嚴防丟失,若因管理不善造成嚴重後果的,嚴格追究管理人員責任。
2、黨委印章、政府印章和黨政辦公室印章的使用,實行「審批制」。黨委政府的行文、決定、人事任免、合同、項目、礦山開采、各類上報材料等重大事項用章由書記、鄉長審簽後辦理,其他事項用章由分管領導審簽後辦理,日常事務用章由黨政辦主任按程序和規定辦理。
3、印章管理員對蓋章事項必須認真審定,不得隨意蓋章,若因隨意蓋章造成嚴重後果的,嚴格追究其責任。
4、印章一般不準攜帶外出,如有特殊情況需要攜章外出必須經主要領導批准。攜帶印章外出,必須做好領用登記,註明用章事由和用章時間,由經手人做好簽領手續,並負責領用期間的一切責任。
Ⅳ 行政機關印章管理制度
西方行政制度
名詞解釋:
1、 行政制度
答:行政制度是由國家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有關國家行政機關的組成,體制,職能,許可權,活動方式及相互關系等方面的一系列規范和准則體系。
2、 經濟人
答:經濟人,即假定人思考和行為都是目標理性的,唯一地試圖獲得的經濟好處就是物質性補償的最大化。
3、 法定權力
答:法定權力,指特定的機構或者個人根據法律、法規授權獲得的,對確定范圍內的人與事的支配,影響能力。
4、 行政組織體系
答:行政組織體系是指國家行政組織內部的各層級之間,各部門之間的權責配置關系和結構體系的各種制度規范的總和。
5、 漸進決策
答:按部就班,積小變為大變,穩中求變的漸進策略。
6、 有限理性決策
答:用「社會人」取代「經濟人」的決策。
7、 X理論
答:X理論假設人對於工作的基本評價是負面的。
8、 Y理論
答:Y理論對於人性假設是正面的。
9、 專職化原則
答:中央政府組成人員必須是專職的,禁止兼職和從事任何其他職業或行業,主要是為了從制度上保證較高的服務效率,減少權力濫用的可能。
10、 立法參與權
答:立法參與權,是指公民作為參與立法的權利主體和行為主體在立法活動中享有的知情、建議、陳述意見、質疑辯論、監督等一系列權利的總和。
11、 議會至上
答:議會居於首位。在內閣制政府制度下,議會處於國家的政治活動中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擁有立法,組織內閣和監督內閣的權力。內閣由議會產生,並向議會負責。內閣首腦和部長(大臣)需定期向議會報告工作,並接受議會監督。
12、 總統制
答:總統制是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一種政權組織形式,與議會內閣制相對稱,指由選民分別選舉總統和國會,由總統擔任國家元首,同時擔任政府首腦的制度。
13、 半總統制
答:半總統制又名半議會制,又名議會執政府制,是一種具有總統制的實質,但在形式上保留議會制,而且總統作為國家元首又掌握行政大權的政體。半總統制的內閣有相對較穩固的地位,國會權力相對縮小。
14、 合議決策
答:在委員會制政府制度下,聯邦委員會中的每個委員雖然分別擔任某一個部的部長,但無權對本部的重大問題單獨做出決定,必須作為議案由聯邦委員會指定的有關三人小組研究決定。一切重要政務,均由委員會集體討論,實行少數服從多數集體負責的原則。
15、 聯邦制
答:聯邦制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政治實體結合而成的一種國家結構形式。
16、分權化
答:分權化是指上級行政機關或行政首長給予下級充分的自主權,下級可以獨自進行決策和管理,上級不予干涉的公共組織類型。
17、政府行政過程
答:政府行政過程是指行政主體及其他行政參與者行使各自的權力,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設定並最終實現政府公共政策目標的活動過程。
18、利益集團
答:利益集團是有著共同利益目標的一群人,某個組織組成的以影響政府公共政策來實現自己利益和目標的團體。
19、政策執行偏差
答:政策執行偏差是政策執行主體在執行某項具體的政策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影響而導致的政策執行效果與政策目標的偏離並產生了不良後果的政策現象。
20、民主
答:民主從其字面上來看,代表著由人民統治。
21、公務員制度
答:公務員制度指的是對行使國家行政權力,執行國家公務的人員等依法進行科學管理的一系列法規體系和管理體制的總稱。
22、政治中立
答:政治中立是指:必須忠於政府,不得帶有黨派傾向和其他政治傾向,不得參與黨派活動,同時其管理也不受政黨干預。
23、職位分類
答:職位分類是指依據職位的工作性質,責任輕重,難易程序和所需的資格條件等因事而進行的分類。
24、品位分類
答:品位分類是指依據公務員的個人條件如學歷、資歷、能力等因人而進行的分類。
25、政府經濟職能
答:政府經濟職能是指政府從社會經濟生活宏觀的角度,履行對國民經濟進行全局性的規劃、協調、服務、監督的職責和功能。
26、凱恩斯主義
答:凱恩斯主義是根據凱恩斯的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的思想基礎上的經濟理論,主張國家採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即擴大政府開支,實行財政赤字,刺激經濟,維持繁榮。
27、經濟體制
答:經濟體制是指在一定區域內(通常為一個國家)制定並執行經濟決策的各種機制的總和。
28、自由市場經濟
答:經濟體制的一個極端是完全的自由市場經濟,這種經濟類型中根本沒有政府參與,由經濟系統中的個人或公司做出與自身有關的所有經濟決策。自由市場經濟一般與土地和資產私人所有的經濟制度相聯系。
29、弗里德曼
答:弗里德曼,199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究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經濟史,統計學,及主張自由資本主義而聞名。
30、政府企業化
答:政府企業化是指將顧客至上,講效率,重質量和績效導向等企業家精神廣泛運用到政府管理中,重塑政府形象。
31、放鬆管制
答:放鬆管制是比較寬松的管制辦法。如降低市場門檻,准許與鼓勵有條件的自然人與法人參與競爭,政府不幹預企業經營許可權內的事務。
32、國企私有化
答:國企私有化是指把原有屬於國有的公司或公用事業通過產權轉移、拍賣、贈送、發行股票等形式轉給私營企業所有或經營。
簡答題:
1、 行政制度具有哪些特徵?
答:權力規范性。嚴格法制性。環境制約性。效力強制性。形式多樣性。
2、 行政制度的功能有哪些?
答:維護國家政治統治。規范行政權力動作。促進經濟發展。實現公共管理職能。
3、 簡述政治與行政的區別。
答:行政管理的問題並不是政治問題,雖然行政管理的任務是由政治加以確定的,但政治卻無須自找麻煩地去操縱行政管理機構。行政管理的領域是一種實務性的領域,它與政治領域的那種混亂和沖突相去甚遠。行政管理作為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僅在這一點上與企業辦公室所採用的工作方法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以及機器是製造品的一部分是一樣的。但是行政管理卻同時又大大高出於純粹技術細節的那種單調內容之上,其事實根據就在於通過它的較高原則,它與政治智慧所派生的經久不衰的原理以及政治進步所具有的永恆真理是直接相關聯的。
4、 馬克斯。韋伯將權力分為哪幾類型?
答: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理性的,法定的權力。指的是依法任命,並賦予行政命令的權力,對這種權力的服從是依法建立的一套等級制度,這是對確認職務或職位的權力的服從。第二種是傳統的權力,它是以古老的,傳統的,不可侵犯的和執行這種權力的人的地位的正統性為依據的。第三種是超凡魅力的權力,這種權力是建立在對個人的崇拜和迷信的基礎上的。
5、 總統制中央行政制度具有哪些特徵?
答:總統集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於一身。總統獨立於議會之外。政府與議會完全分離。政府成員與總統是部署關系。政府不對議會負連帶責任。
6、 簡述半總統制中央行政制度與總統制中央行政制度的區別。
答: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統有很大的行政權,成為實際的政府首腦,總統任命政府總理,一般都任命議會多數黨的領袖或政黨聯盟最大黨的領袖為政府首腦,再根據總理的提名任命政府成員,組成政府。但如果議會中的多數與總統同屬一個黨派,則總統的挑選餘地較大。
7、 什麼是國家結構形式?它有哪些類型。
答:國家結構形式是國家結構在特定國家的具體表現形式,主要指國家的整體與部分之間以及中央政權機關與地方政權機關之間相互關系的構成形式。國家結構形式通常分為聯邦制和單一制兩種類型。
8、 簡述美國地方政府的組織形式及其擁有的職權。
答: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50個州組成。州政府體制由州憲法規定,各州的憲法一般都採用類似聯邦憲法的形式。大體上分為兩部分,公民權利以及州與地方政府組織機構和權力限制的條款。各州政府的組織與聯邦政府一樣,以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個部門的相互「分立」和「制衡」為原則建立。州的行政首腦是州長,由全州普選產生。州長是最有影響力和最有權力的州政府官員。州長的權力一般在州憲法中列舉,同總統權力類似,通常包括立法建議權,立法否決權,任免權,赦免權等,州長還是本州國民警衛隊的司令官。州立法機關,除內布拉斯加州外,都實行兩院制,兩院亦分別稱參議院和眾議院。州議會組織結構與國會的組織結構大體相似,也實行委員會制,州立法程序也同國會大致相同。州立法制度中還包括公民直接立法權和罷免權,這是聯邦一級所沒有的。
Ⅳ 企業公章管理辦法規定 公章被私用責任是如何認定
一般要視你企業的內抄部規章制度才能判斷,通常,公章管理辦法是必須制定的內部管理制度,該制度辦法明確公章的使用審批手續,那麼,按照制度要求進行責任界定就可以了。
如企業公章違規私用導致企業損失的,直接責任人和間接責任人均必須承擔相應責任(在制度中應已明確責任歸屬),如果產生刑事責任的,就需要移交司法機關處理了。
如內部未建立管理辦法的,那麼,及時制定製度,建立公章使用制度,一般應由經辦人申請,主管領導確認(另應經企業分管的高層領導批准),公章保管部門審批並加蓋印章,設置流程,明確責任,避免疏漏。
Ⅵ 公章的使用管理規定是什麼
公章的使用
1、加蓋A、B級公章須進行登記。登記冊保留於公章責任人處。登記項目包括蓋章時間;加蓋公章文件名、份數、用途內容摘要;經辦人;文件傳遞對方全稱等。
2、蓋章由保管責任人在蓋章申請人在場情況下加蓋,之後立即收回存放處。
3、經常性、常規的公章加蓋,可由公章使用人列出詳細資料並經有批准權的人批准後隨時加蓋。如:稅務報表、向上級主管部門的報表、經批准後的支票簽出等。
非經常性、常規的公章加蓋,須經以下程序:
4、A級公章加蓋確認程序:蓋章申請人填寫《書面請示書》;對需蓋章文件報本部門負責人確認;非日常、常規業務范圍的報公司法律顧問審核;報總經理確認批准;由公章保管責任人進行登記並加蓋。
5、B級公章加蓋確認程序:蓋章申請人將需蓋章文件進行確認;報本部門負責人審核、批准;由責任人進行登記並加蓋。
6、C級公章加蓋確認程序:由公章責任人自行確認、登記並加蓋。
公章的管理
1、印章必須由專人保管,任何人未經授權均不得擅自使用印鑒,印章的使用地在辦公室內,如特殊情況,需將印章帶出在外使用的,必須先向部門負責人申請簽字同意再由企業負責人審批簽字後,到印章保管人處領取印章方可帶出。
2、印章使用應堅持「誰負責,誰認可」,印章保管人在有關負責人的審批後方可使用,印章保管人無權在不屬主管范圍內的資料、文件蓋章。
3、空白資料、介紹信和信紙等,一律不得加蓋印鑒。
4、印章使用時要壓在落款或其它文字上,不得蓋在空白處,蓋出的印章要端正、清晰、美觀,便於識別。
5、印章保管人長時間外出時,應報告總負責人,經指定代理人後,移交有關人員代管,代管結束,代管人應將印鑒使用登記一並交回。
6、公司印章只適用於與公司相關業務,不得從事有損公司利益之行為。
7、所有印章的使用,必須嚴格執行公司的印章使用規定,做好申請和使用登記。如違規使用出現問題,後果自負,給公司造成損失的,公司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6)機關公章管理制度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律法規
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參照「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
(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的;
(三)偽造、變造、倒賣車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藝演出票、體育比賽入場券或者其他有價票證、憑證的;
(四)偽造、變造船舶戶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船舶戶牌,或者塗改船舶發動機號碼的。
Ⅶ 行政機關公章保管人員未按規定保管公章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看他是怎麼弄的,如果他是隨意借給他人使用,這個肯定要承擔法版律責任。如果他到處亂放權,被他人拿來,如果造成什麼損失以及危害,他也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一般情況下輕者口頭警告,重即是免職。注意,如果是他故意借給他人用的,這個肯定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Ⅷ 私蓋單位公章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私自加蓋單位公章的證明是否有效,應承擔何種責任法律有以下幾種可能:
分析私蓋單位公章證明的效力私蓋,即為在單位不知情的情況下加蓋,首先單位是不同意加蓋的,如同意不會發生私蓋;其次證明的內容是否屬實,單位是否認可,如證明內容屬實,只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需要,沒有其他違法的目的,雖然私蓋公章的行為違法單位的管理制度,但其行為違法性值得商榷;如單位認可證明內容,則問題容易解決,如單位不認可證明內容,須提交其他證據佐證,並有可能面臨被單位追究責任的風險;
私蓋公章的法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五條第二款規定:「行為人私刻單位公章或擅自使用單位公章、業務介紹信、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簽訂經濟合同的方法進行的犯罪行為,單位有明顯過錯,且該過錯行為與被害人的經濟損失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的,單位對該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在此情況下,單位可以向私蓋公章進行違法犯罪行為的人進行追償,並根據行為造成的後果追究其法律責任。
拓展資料:
最高人民法院法釋[1998]7號《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五條規定:「行為人盜竊、盜用單位的公章、業務介紹信、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私刻單位的公章簽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佔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它犯罪活動構成犯罪的,單位對行為人該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不承擔民事責任。
行為人私刻單位公章或擅自使用單位公章、業務介紹信、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簽訂經濟合同的方法進行的犯罪行為,單位有明顯過錯的,且該過錯行為與被害人的經濟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的,單位對該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更換公需按規定提交相關材料至公安機關辦理備案手續,拿到同意回執後才能去公安機關指定的刻章公司辦理刻制新公章及備案手續等。然後將更換公章的事宜登報聲明及通知公司的相關客戶。但是,公司仍應按前述司法解釋的規定承擔公章更換前相應的民事責任。
拓展資料:單位公章 網路
Ⅸ 有關印章管理的法律法規
目前,我國對於印章刻制、管理、銷毀等印章管理問題,僅有1993年的《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版和企業事業單權位社會團體印章管理的規定》。目前有關於《印章治安管理辦法》(草案)正在制定。
參考:《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印章管理的規定》
網路:http://ke..com/view/4307106.htm
http://ke..com/view/5060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