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借款公證有法律效力

借款公證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2-27 03:51:24

① 你好民間借款去公證處公證有效嗎

民間借貸關系經過公證處公證,即承載了公證法律效力,對預防內糾紛、減少訴訟,容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具在不可低估的作用。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公證程序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基本法律效力。

1、證據效力。證據效力,是指公證書是一種可靠的證據,具有證明公證對象真實、合法的證明力,可直接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2、強制執行效力。強制執行效力,是指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在債務人不履行義務時,債權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不必再經過訴訟程序。

3、法律行為成立的要件效力。公證的法律行為成立要件效力,是指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或國際慣例以及當事人的約定,特定的法律行為只有經過公證證明才能成立並產生法律效力。反之,則不具有法律效力。

公證程序是代表國家予以證明,在我國,公證機關承載國家證明力;公證處出具公證書,是證據的一種,具有高於一般證據的法律效力;公證行為是法律行為、公證文書承載了法律事實並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

② 借款中約定向法院起訴,但又到公證處公證,可以嗎

借港當中約定向法院起訴,但又到公證處公證,這樣是可以的,因為到公證處公正那麼更具有法律效力,你可以在法院起訴的過程中提供。

③ 去公證處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有法律效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第五章可知。

第五章 公證效力

第三十六條

經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項公證的除外。

第三十七條

對經公證的以給付為內容並載明債務人願意接受強制執行承諾的債權文書,債務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適當的,債權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前款規定的債權文書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並將裁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和公證機構。

第三十八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未經公證的事項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依照其規定。

第三十九條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並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第四十條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書的內容有爭議的,可以就該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3)借款公證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申辦公證須知

公民、法人申請公證,應向公證處提出,並填寫公證申請表,申請人應向公證處提交下列材料。

一、身份證明(身份證、戶口本、護照通行證、回鄉證等)法人資格證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社團法人登記證書)。

二、代理人代為申請的代理人須提交委託人的授權委託書證書,其他代理人須提交有代理權資格的證明(如監護人證明)。

三、需公證的文書(合同、章程、聲明書、畢業證書等)。

四、與公證事項有關財產所有權證明(房產證、土地使用權證、發票等)。

五、與公證事項有關的其它證明材料 。

參考資料:中國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④ 借款合同有必要去公證嗎

借款合同不是必須要去公證的。
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專他組織的申請屬,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而且在法律中,沒有規定借款合同必須要公證,是否公證都不會對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產生影響。
所以,簽訂借款合同後,是否進行公證,是要由合同雙方當事人自己來決定的。

⑤ 公證的法律效力

一切公證行為都產生證據上的效力。①任何法律行為和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回、事實經過公證答證明,國家證明它的真實性、合法性,即產生法律上的證據效力。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中,如果在收集、調查證據時涉及某項文書,而這項文書業經公證證明,即應確認其效力,可以直接采證。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②依照法律必須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則公證證明就成為這些法律行為生效的必要條件。法律對於不同的法律行為有不同的形式要求,包括口頭、書面及公證證明,取決於該法律行為所產生(或變更、消滅)的法律關系的重要性、復雜性和它對於第三者的作用。雖未為法律規定而當事人自行協議公證證明作為雙方法律行為必要的形式條件之一的,這一法律行為也必須公證證明方能成立。③債權文書,如債權人和債務人對權利義務關系沒有爭議、並經公證證明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當債務人拒不履行時,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不需要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作出裁判。

⑥ 借款合同有必要去公證嗎

不需要。

根據《中抄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訂立借款合同,借款人應當按照貸款人的要求提供與借款有關的業務活動和財務狀況的真實情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八條:訂立借款合同,貸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擔保。擔保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一條:貸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收取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支付利息。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6)借款公證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應當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利息。

熱點內容
勞動法結合公法和私法 發布:2025-09-28 17:59:07 瀏覽:259
尖扎法院 發布:2025-09-28 17:26:23 瀏覽:281
百度搜索2015年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9-28 17:25:38 瀏覽:824
超帥的法官 發布:2025-09-28 17:09:09 瀏覽:476
職業道德考核材料 發布:2025-09-28 16:59:56 瀏覽:619
2017年法律知識考試 發布:2025-09-28 16:53:26 瀏覽:404
勞動法第六十條 發布:2025-09-28 16:53:26 瀏覽:850
市長跟法院 發布:2025-09-28 16:51:50 瀏覽:228
公司法168 發布:2025-09-28 16:45:13 瀏覽:16
中華民法典民國 發布:2025-09-28 16:19:0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