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轉委託的法律責任

轉委託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27 15:16:08

A. 如何理解民事訴訟委託代理中的轉委託問題

民事訴訟委託代理人,是指接受被代理人的授權委託代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民事訴訟委託代理是民事訴訟代理制度中一種最主要和最常見代理方式,它具有廣泛的適用性。而在審判實踐活動中,有時會出現在庭審前委託代理人因有事不能參加庭審或者庭審過程中多次開庭的情形中,委託代理人某一次開庭無法前來而轉委託他人代為訴訟的情形。對此情形,目前民事訴訟法以及相關司法解釋均未作明確規定,那麼,在處理這類現象時,我們該如何解決?筆者認為,民事訴訟的委託代理人能轉委託他人代為訴訟。 《民法通則》第六十八條規定委託代理人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轉托他人代理的,應當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沒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應當在事後及時告訴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對自己所轉托的人的行為負民事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為了保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轉托他人代理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八十一條規定委託代理人轉托他人代理的,比照民法通則第六十五條規定的條件辦理轉托手續。因委託代理人轉托不明,給第三人造成損失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賠償損失;被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後,可以要求委託代理人賠償損失,轉托代理人有過錯的,應當負連帶責任。從上述條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民事代理中是可以轉委託他人代理的。而訴訟代理中,《民事訴訟法》卻沒有做出規定,因此導致訴訟代理人轉委託現象的處理意見不一。為了切實的保護當事人的實際需要和合法權益,對於民事訴訟中代理人的轉委託行為,應當准許。但是根據《律師法》第四十八條:「律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給予停止執業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的處罰:……(二)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拒絕辯護或者代理,不按時出庭參加訴訟或者仲裁的……也應作出具體的限制。 首先,轉委託的前提需有合法的訴訟代理權並取得委託人的書面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訴訟代理權是基於委託人的授權而產生。當事人委託訴訟代理人代為訴訟,既是出於維護其民事權益和行使其訴訟權利的需要,也是基於其對特定委託對象的信任,是真實意思表示的體現。一旦委託關系成立,其委託代理人就應當認真的履行其訴訟代理職責,而不得擅自轉委託他人代為訴訟。訴訟代理人有合法的訴訟代理權是前提,必須要取得委託人的書面同意是原則。 再次,轉委託必須有特殊原因不能或者不便履行訴訟代理行為。而這特殊原因並不能當然的不經委託人書面同意就轉委託他人。訴訟代理中不能有不經委託人同意就產生的訴訟代理權。訴訟代理人在接受委託後出現突患疾病、工作調動等情況,需要更換代理人的,應當及時告知委託人。委託人同意更換代理人的,代理人之間要及時移交材料,並辦理相關手續,及時書面通知法院已變更了委託代理人。如果訴訟代理人擅自轉委託他人代理,那麼訴訟代理人應承擔過錯責任。而其不能因為轉委託而增加委託人的經濟負擔。 最後,轉委託訴訟代理有兩種代理人:律師和非律師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是律師的,其轉委託時,接收轉委託代理的人的資質,應當是高於或等同於原代理人的資質,原則上不能低於原代理人的資質,更不得將律師代理轉委託給非律師人員代理。訴訟代理人是非律師時,轉委託代理人的資質不能低於原代理人。如果接收轉委託代理的人的資質低於原代理人的資質,就有可能耽擱,或者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實現不了轉委託的目的。 允許轉委託行為,那麼法院在審查此行為時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案件時,需訴訟代理人的身份進行核實,不準許沒有當事人授權委託書的人以訴訟代理人身份出庭參加訴訟。在轉委託代理中,轉委託訴訟代理人仍是原委託人的訴訟代理人,其訴訟代理行為的法律效果歸屬於原委託人。 2、轉委託代理人應和委託人另行簽訂書面訴訟代理合同,並有書面的委託書遞交法院。 3、公民參加的轉委託訴訟代理中,公民代理訴訟是無償的,如果公民有償代理訴訟的,根據《律師法》的規定,屬於非法執業,由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非法執業,沒收違法所得,並可處以罰款。

B. 委託人無轉委託權是什麼意思

委託代理人沒有再將代理事件進行再次委託給第三方的權利。

法律一般是不允許代理人將代理權再委託他人行使的,因為轉委託是基於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間的相互信任而產生的,代理人應該親自實施代理行為。但法律同時規定在符合特定條件的情況下,允許由復代理人代理被代理人實施代理行為。

《民法通則》第68條規定:「轉委託人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轉托他人代理的,應當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沒有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的,應當在事後及時告訴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對自己所轉托的人的行為負民事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為了保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轉托他人代理的除外。」

(2)轉委託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國《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都規定了關於委託執法的情形。 《行政處罰法》第18條第1款規定:「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行政許可法》第24條第2款、第3款規定:「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託的行政機關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許可,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許可。」

熱點內容
中國法官圖片 發布:2025-09-28 15:13:03 瀏覽:338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勞動合同法解釋的解讀 發布:2025-09-28 14:59:43 瀏覽:710
勞動法病假工資如何計算2019 發布:2025-09-28 14:39:32 瀏覽:671
蘭州市勞動合同法產假多少天 發布:2025-09-28 14:38:53 瀏覽:7
津南區法院有法律援助嗎 發布:2025-09-28 14:22:56 瀏覽:754
規則與道德的作文 發布:2025-09-28 14:14:15 瀏覽:571
請律師寫起訴書多少錢 發布:2025-09-28 14:08:23 瀏覽:517
四部法規 發布:2025-09-28 14:04:13 瀏覽:295
中證比較法學 發布:2025-09-28 13:58:46 瀏覽: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