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文有沒有法律效力
⑴ 中國有不成文法嗎
法的淵源主要分為:制定法、判例法、習慣法、法理和學說。制定法就是你說的成文法(也有不同觀點),判例法是英美法系法律的主要淵源,習慣法及法理和學說一般來說不是正式的法的淵源。有的國家不承認習慣的法律效力,不存在習慣法。在我國,法的淵源基本上就是制定法。但是在一些少數民族等問題上也吸收了一些習慣。
有人說中國沒有不成文法是法律不健全的表現,這是錯誤的。事實上,習慣法是古代社會立法不發達的條件下產生的,並且在現代社會,不管是英美法系還是大陸法系都逐漸摒棄了習慣法,一些「重要的習慣」都已經被納入了成文法的體系。而不同國家對制定法和判例法的取捨主要是由其歷史發展決定的。採用制定法為主還是判例法為主的法律體系與法律健全與否、法律理論成熟與否是沒有必然聯系的,大陸法系國家普遍採用制定法為主的法律體系。像現代法律的楷模——法國和德國的法律都是以制定法為主的。 答案補充 公序良俗既非成文法亦非習慣法.法律滯後於現實.規定此原則是作為法律未能全面對社會甚或各領域作出明確規定時的補充
⑵ 不成文法沒有法律效力 A. 錯誤 B. 正確
A錯誤
⑶ 所謂不成文的規定是什麼意思
一般是一種習慣或者未經書面描述的通常做法,也指不好意思說出口的事情或無法冠冕堂皇的規定。
不成文,用來形容無法或者是沒有用書面文字描述的一種規章、制度、做事方法等。通常用法有:不成文的規定、不成文的法律、不成文的詩、不成文的做法等。
例如:不成文憲法。不成文憲法是「成文憲法」的對稱。憲法的一種形式分類名稱。由許多分散的、不同年代產生的憲法性文件、慣例、法院判例等構成的憲法。
(3)不成文有沒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英國憲法是典型的不成文憲法。它沒有明文規定的憲法典和獨立的法律文書,其內容見於英國資產階級在與封建貴族的斗爭和妥協中,先後通過的憲法性法律文件、確認的約定俗成的慣例和法院的判決之中。
不成文憲法的制定與修改都比較容易,屬於柔性憲法。但內容上欠明晰確定,不易於為人民所掌握。因其條文龐雜,來源廣博,容易引起運用者的曲解原意與玩弄。
⑷ 不成文憲法的效力
不成文憲法不被承認的,沒有文字依據的都不是可靠的,負責就得由你自己去定法了。
⑸ 英美法系國家採用不成文憲法,那麼不成文憲法和普通法律的效力一樣嗎
在不成文憲法國家,其「憲法」(憲法性法律)是指實質意義上的憲法和部門法意義上的憲法,憲法性法律與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完全相同,並沒有法律效力上的差異而僅有法律內容上的差異(其規定的內容在成文憲法國家一般規定於憲法典中),也不能以其為依據對其他法律進行違憲審查。
成文憲法國家,憲法則為根本大法,處於最高位階。
⑹ 什麼是不成文的規定
不成文的規定意指那些約定俗成,沒有法律效力的規定,有力不成文規定和道德標準是相輔相成的,而一些不利的不成文規定則是意指潛規則等。
不成文,用來形容無法或者是沒有用書面文字描述的一種規章、制度、做事方法等。一般是一種習慣或者未經書面描述的通常做法,也指不好意思說出口的事情或無法冠冕堂皇的規定。
(6)不成文有沒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非制定法
「成文法」的對稱。一般指未經國家制定,但經國家認可並賦予法律效力的行為規則。如:習慣法、判例法等。在法學上稱為法的間接淵源。一些法學著作中也稱為「非制定法」,其主要特點是未經立法程序,而非無文字記載。
英國的憲政體制決定了他們就沒有成文的憲法,這種形式的優點是不需要用詞准確考慮周全地制定成文法,減少了歧義的可能性,同時通過傳統的慣例,在出現危機的時候也可以做出迅速的反應,具有很強的彈性。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不成文法
網路-不成文
⑺ 中國有不成文法嗎舉例 說明 不成文說的是判例和習慣法
法的淵源主要分為:制定法、判例法、習慣法、法理和學說.制定法就是你說的成文法內(也容有不同觀點),判例法是英美法系法律的主要淵源,習慣法及法理和學說一般來說不是正式的法的淵源.有的國家不承認習慣的法律效力,不存在習慣法.在我國,法的淵源基本上就是制定法.但是在一些少數民族等問題上也吸收了一些習慣.
有人說中國沒有不成文法是法律不健全的表現,這是錯誤的.事實上,習慣法是古代社會立法不發達的條件下產生的,並且在現代社會,不管是英美法系還是大陸法系都逐漸摒棄了習慣法,一些「重要的習慣」都已經被納入了成文法的體系.而不同國家對制定法和判例法的取捨主要是由其歷史發展決定的.採用制定法為主還是判例法為主的法律體系與法律健全與否、法律理論成熟與否是沒有必然聯系的,大陸法系國家普遍採用制定法為主的法律體系.像現代法律的楷模——法國和德國的法律都是以制定法為主的. 答案補充 公序良俗既非成文法亦非習慣法.法律滯後於現實.規定此原則是作為法律未能全面對社會甚或各領域作出明確規定時的補充
⑻ 社會上不成文的規定有哪些
只知道中國的:1父母操心兒女一輩子2太謙虛3男人掙錢,女人管錢花錢(指一些)4生孩子是女人比男人更痛
⑼ 成文不成文剛性柔性憲法,有什麼聯系與區別,分別是什麼意思詳解
成文憲法:意思是指在一個國家中用名稱為憲法的成文法典來表現的各種具有憲法效力的法律規范。
不成文憲法:意思是指由許多分散的、不同年代產生的憲法性文件、慣例、法院判例等構成的憲法。
柔性憲法:意思是指創制憲法的形式和程序與一般的普通法律一樣,由此產生的憲法在法律效力上與普通的法律的效力是一樣的。
剛性憲法:意思是指由專門機關按比普通法律嚴格的特殊立法程序制定、修改的憲法。
一、聯系
成文憲法一般屬於剛性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不能與其抵觸。不成文憲法一般屬於柔性憲法。其效力與其他法律效力一樣。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憲法是成文憲法。
二、區別
1、形式不同
成文憲法:將國家基本組織、人民權利義務以一套法律文書形式表達。
不成文憲法:不成文憲法的制定與修改都比較容易,無特定形式。
柔性憲法:創制憲法的形式和程序與一般的普通法律一樣。
剛性憲法:由專門機關按比普通法律嚴格的特殊立法程序制定、修改。
2、適用不同
成文憲法:適用於中國、美國等絕大多數國家,不適用於英國、以色列、紐西蘭。
不成文憲法:適用於英國、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等大多數國家。
柔性憲法:適用於英國、哥倫比亞、智利、秘魯、紐西蘭等多數國家。
剛性憲法:適用於中國、美國等絕大多數國家。
3、最早提出時間不同
成文憲法:最早的成文憲法是1787年美國憲法。
不成文憲法:不成文憲法是英國學者廠蒲萊士1884年在牛津大學講學時首次提出的。
柔性憲法:柔性憲法是英國學者詹姆斯·布賴斯(James Bryce)於1901年提出的。
剛性憲法:剛性憲法是英國法學家布賴斯於1901年在他的《歷史與法學研究》一書中首次提出。
⑽ 成文不成文憲法有什麼聯系與區別,分別是什麼意思詳解
剛性憲法——剛性憲法是指創制憲法的形式和程序不同於一般法律,具有特殊嚴格的要求.不論是制定憲法,修改憲法,還是解釋憲法,都必須按照一套嚴格的法律程序進行,以體現創制憲法活動的神聖性.
柔性憲法——和一般法律的效力相同,並不比一般法律的效力高。修改也不需要經過嚴格的程序,和一般法律修改的方式相同。
由此可見,所謂剛性與柔性的本質區別,在於憲法本身不同的創立與修改方式、不同的嚴格性、以及與由此引申出的不同法律效力。
而通常情況下,也只有成文法才符合剛性憲法的性質,而判例法——即不成文憲法則通常不符合剛性憲法的性質,所以通常剛性憲法都是成文憲法,而柔性憲法則通常都是不成文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