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文獻綜述
A.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研究 》 論文 參考文獻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研究 》 可供參考文獻 1 。閻達五、閻金鎔《改革中的會計審計論文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2。張建軍《審計概念體系研究》,1997年。 3。毛岩亮《民間審計責任研究》,1999年。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4。李若山、周勤業《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理論與實務》,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2年。
5.文光偉《注冊會計師都法律責任》,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年
6.閻金鎔《審計理論研究》,中國審計出版社,1993年 7.閻至剛《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與法律責任讀本》,方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年。
8.李君《論審計的獨立性》,度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
9.謝榮、李樹華、王建春《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發展戰略),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
10.陳漢文《注冊會計師職業行為難則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1999年。 『
1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中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案例與研究》,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王立彥、崔謹、徐惠玲《會計師職業道德與責任——理論、規范與案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13.劉力雲《審計風險與控制稠;中國審計出版社,1999年。
14.胡春元《審計風險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年。
15.周志誠《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中國海峽兩岸案例比較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
16.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審計》,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
17.阿爾文·A·阿倫斯等著,張龍平等譯《審計與保證服務》,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
18.王德升《關於審計「期望差距」的幾個問題》,注冊會計師通訊,1997;年第(6)』期。
19.胡繼榮《論審計期望差距的構成要素》,審計研究,2000年第(1)期。
20.黎仁華《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研究》,財經科學1:2001年第(2)期。
21.陳宋生《淺論受託經濟責任及其產生》,江西審計與財務,2001年第(9)期。
22.陳水利《重塑注會形象重建會計信用4—從銀廣夏事件談起》,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
23.溫天理《從注冊會計師的角度透視銀廣夏》中國審計信息與方法,2001年第(11)期。 、 24.劉振華《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研究隊財會月刊,2001年第(6)『期。 還有很多!!!
B. 關於審計責任的文獻綜述怎麼寫
這是我用的底稿 給你借鑒一下吧!
審計報告
XX審字【2008】第00號
北京有限公司:
我們審計了後附的北京有限公司2007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2007年度利潤及利潤分配表、2007年度現金流量表以及財務報表附註。
一、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財務報表是北京有限公司管理層的責任。這種責任包括:(1)設計、實施和維護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使財務報表不存在由於舞弊或錯誤而導致的重大錯報;(2)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會計政策;(3)作出合理的會計估計。
二、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我們的責任是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我們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的規定執行了審計工作。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要求我們遵守職業道德規范,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以對財務報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
審計工作涉及實施審計程序,以獲取有關財務報表金額和披露的審計證據。選擇的審計程序取決於注冊會計師的判斷,包括對由於舞弊或錯誤導致的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我們考慮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設計恰當的審計程序,但目的並非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審計工作還包括評價管理層選用會計政策的恰當性和作出會計估計的合理性,以及評價財務報表的總體列報。
我們相信,我們獲取的審計證據是充分、適當的,為發表審計意見提供了基礎。
三、審計意見
我們認為,北京有限公司財務報表已經按照企業會計准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北京有限公司2007年12 月31 日的財務狀況以及2007年度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附件:1、北京有限公司2007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
2、北京有限公司2007年度利潤及利潤表
3、北京有限公司2007年度現金流量表
4、北京有限公司2007年度財務報表附註
北京XXX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中國注冊會計師:
二零零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中國注冊會計師:
C. 急求文獻綜述。字數3000 各位大蝦幫幫忙 越快越好。論文題目: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的成因與對策
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的成因與對策
一整套
q我
D. 請大家幫忙找幾個關於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英文參考文獻~謝謝了!!
Tao Te Ching 道德經英文版
-5
1
The infinity that can be conceived is not the
everlasting Infinity.
The infinity that can be described is not the
perpetual Infinity.
The inconceivable indescribable is the essence
of the all encompassing Infinite.
Conceiving and describing applies only to the
manifestations of Infinity.
Free from distinctions, experience the oneness of
Infinity.
Focus on distinctions and see only the
manifestations
of Infinity.
Yet distinction and non-distinction are one within
Infinity.
Potential within potential is
the essence of Infinity.
--------------------------------------------------------------------------------
2
Only when one distinguishes beauty
does one create the unattractive.
Only when one distinguishes good
does one create evil.
Also by distinction,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create each other,
Difficult and easy define each other,
Long and short measure each other,
High and low determine each other,
Sound and silence echo each other,
Beginning and end follow each other.
Therefore, the sage goes about living in the
oneness of
all things,
teaching without speaking,
accepting and dismissing all things with
indifference,
creating without attachment,
working without credit.
Acts and deeds are completed and forgotten.
Because the sage is at one with Infinity,
she is immortal.
--------------------------------------------------------------------------------
3
Exalting people creates the desire in others
to be exalted and therefore creates tension.
Overvaluing goods creates the desire for
ownership
and therefore creates the temptation to
steal.
When people do not distinguish things as valuable,
they remain focused on the oneness of all
things
and do not become confused in the material
world.
Therefore, harmonious leaders empty the people's
minds
but nourish their bodies.
They undermine desires
and improve enrance.
They keep the people focused on their oneness with
Infinity
and free them from attachments to material
things.
They redirect the energies of those
who would manipulate others.
If you remember your oneness with Infinity,
and flow with life by refusing to distinguish
good and bad,
you will flow in the peace and harmony
that is the essence of Infinity.
--------------------------------------------------------------------------------
4
Infinity is an empty vessel enveloping all
manifestations,
yet it can never be filled.
It is the potential of all things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It blunts the sharp and hones the blunt,
unravels knots and binds all things,
lls the glare and shines the mundane,
manifests the st and clears the air.
It is the essence of all things.
No one can comprehend its origin.
It is older than the concept of God.
--------------------------------------------------------------------------------
5
Heaven and earth are indifferent.
All creatures are considered straw dogs;
not distinguished, not judged.
The sage is indifferent.
All people are one;
not distinguished, not judged.
Infinity is like a bellows,
empty yet encompassing the potential
of all things.
In time all potentials manifest.
Words are straw in the wind.
The more one talks, the less one says.
Keep focused on Infinity.
Remain centered in the oneness of
all things.
E. 求注冊會計師論文的參考文獻10篇!
1] 楊旭群. 試論重要性、審計風險和審計證據三者間的互動關系[J]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學報, 2004,(03) .
[2] 常勛,黃京菁. 從審計模式的演進看風險導向審計[J]財會通訊(綜合版), 2004,(13) .
[3] 周德魁. 審計固有風險的量化探索[J]中國審計, 2004,(09) .
[4] 朱錦余,徐融,彭家生. 關於使用者對審計報告的理解與評價的問卷調查[J]會計研究, 2003,(07) .
[5] 金彧昉,李若山,徐明磊. COSO報告下的內部控制新發展——從中航油事件看企業風險管理[J]會計研究, 2005,(02) .
[6] 樊行健. 公司治理與財務治理[J]會計研究, 2005,(02) .
[7] 黃世忠,陳建明. 美國財務舞弊症結探究[J]會計研究, 2002,(10) .
[8] 陳致平,王芳山. 會計師事務所如何加強審計風險管理[J]審計理論與實踐, 2002,(09) .
[9] 楊志國,常志安. 關於上市公司審計風險成因的調查研究[J]審計研究, 2004,(04) .
[1] 張俊民,韓傳模,王成秋. 會計師事務所誠信監管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5) .
[2] 張穎萍. 風險基礎審計模式及其運用[J]商業研究, 2004,(09) .
[3] 盧文彬. 會計中穩健主義的經濟學解釋[J]財經研究, 2003,(07) .
[4] 李嘉明,朱世兵. 審計合力監管在高等院校中的應用研究[J]財會通訊(學術版), 2006,(10) .
[5] 馮均科. 關於注冊會計師行業自律體制演進階段的探析[J]財貿研究, 2003,(01) .
[6] 杜興強. 會計基本假設:概念層次辨析與重新認識[J]地質技術經濟管理, 1999,(Z1) .
[7] 馬逾際. 試論注冊會計師簽約風險的防範[J]福建財會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00,(01) .
[8] 文龍光. 上市公司的審計風險及其防避對策[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2) .
[9] 賀海毅,程安林. 審計理論體系邏輯起點的抉擇[J]北方經貿, 2003,(10) .
[10] 高煒. 我國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甘肅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06,(04) .
[1] 何磊. 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分析及控制研究[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2008,(02)
[2] 竇鑫豐. 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管理研究[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2007,(01)
[3] 余雷. 具有紅利策略的風險模型及索賠為各種分布的最優紅利界的精確解[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2008,(02)
[4] 補愛軍. 復合泊松風險模型的若干推廣[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2007,(01)
[5] 劉立國. 兩類風險模型的破產問題[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2007,(01)
[6] 朱斌. 基於企業生命周期的審計風險分析研究[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2008,(01)
[7] 張彩寧. 幾類具有相依性的風險模型的研究[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2007,(01)
西文參考文獻 共找到 10 條
[1] Lee and Gu. Low ling, legal liability and auditor independence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8,734, 73(4) :533-555 .
[2] Eliyahu.MGoldratt,Jeff.Box. The Goal,Great Barrington .North River Press, 1992, .
[3] Barney,J. B.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17, 17 (1) :99 .
[4] Prahalad C K. 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683, 68(3) :79~91 .
[5] McNamee.D,Gc.Selim. Risk Management: Changing the Internal Auditor『s Paradigm .FL: Altamonte Springs, 1998, :162 .
[6] Eilifsen, A,Knechel, W. R., and Wallage, P. Application of the Business Risk Audit Model: A Field Study .Accounting Horizons, 2001, (9) :193-207 .
[7] Zimbelman M.F. The effects of SAS No.82 on auditor『s attention to fraud risk factors and audit planning decis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7, (Supplement:) :75-97 .
[8] Jensen andMeckling. Theory of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 ics, 1976,3, 3 :305-360 .
[9] Kothari, Lys, Smith, Watts. Auditor's liability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Journal of Accouting, Auditing and Finance. 1988,3, (3) :307-339 .
[10] EMGoldratt,R EFox. The Race .USNewYork: North River Press, 1986, :23~65 .
F.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參考文獻
[1] 陳傑. 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現狀及對策探討[J].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3) . [2] 王瑞,尹桂回妹答,曾蕊. 解析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J]. 商場現代化, 2008,(17) . [3] 李明星. 構建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體系的研究[J]. 特區經濟, 2005,(09) . [4] 曾佳.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問題探討[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08,(04) . [5] 馬敏. 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問題淺探[J]. 現代商業, 2008,(12) .
滿意請採納
G. 會計誠信及會計職業道德研究參考文獻要用2009年
淺談會計誠信危機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誠信,無論對於投資者、債權人還是社會公眾而言都有極大的意義。缺乏誠信將會導致經濟秩序混亂,交易鏈條中斷,一系列賒銷、賒購業務難以進行,股票、債券及其他衍生金融工具無法發展。當前,企業財務欺詐形成的會計誠信危機,其根源在企業高層領導指使會計人員作假帳。中國上市公司沈陽黎明服裝有限公司對1999年公布的年度會計報表造假,將資產虛增8996萬元,負債虛增1956萬元,所有者權益虛增7413萬元,主營業務收入虛增15277萬元,利潤總額虛增8679萬元,使1999年企業虛盈實虧,並且在被查處後,未及時公布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使很多投資者因而作出錯誤判斷,經濟利益受到了損失。通過這一系列事件,會計行業應有誠信意識的覺醒,努力消除誠信危機,使整個社會經濟沿著健康、有序的軌道發展。 一、會計誠信的涵義 會計誠信是指會計行為的誠信,會計行為作為企業行為的一部分,不是會計人員的個人行為,會計誠信作為企業誠信的一部分,也不僅僅是會計人員的誠信。會計誠信的具體表現就是:企業向報表使用人提供的財務信息應該真實、完整、准確、及時。審計誠信的主體是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具體表現就是: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應該真實、可信。而會計造假是企業為了局部利益,故意編造虛假財務報告,以蒙騙報表使用人而獲取超額利潤,是企業失去會計誠信的具體表現。會計信息失真是指,由於種種原因,如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不高、會計核算不規范等,企業提供的財務信息失去真實性。從主觀上看,會計信息失真行為若是企業為了獲取利益,明知故犯的,應屬於會計造假,是會計誠信的問題;若是由於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低造成的,應是會計人員的個人行為問題。 二、會計工作中出現不道德問題的危害 在企業會計中,由於工作人員主觀上的原因或者個人或小團體利益而導致假帳或假數據,對社會和投資者都會帶來極大的危害,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數據不實和假帳,它的實質是「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完全是出於企業小團體的利益或者會計個人的道德素質問題而導致的。 1、滋生貪污腐敗,敗壞黨風政風。一些單位為了部門和小團體利益,設立「小金庫」,將收費和收入,沒有按規定納入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而是分散在各處、室和直屬單位自行掌握和開支,造成公款私存;有的沒有帳本或票據不全,支出無明確用途,使少數企業領導得以為所欲為,產生腐敗行為。從管理道德層來分析,這種現象顯然產生於不道德的思想根源,不符合會計工作應有的道德准則。 2、損害投資人利益。會計數據造假,做假帳,不但對所有需要這一信息的各方面人士產生一種誤導,而且人們據此所作出的決策將產生錯誤。在證券市場,會計信息是投資者投資的依據,如果提供的會計信息不真實,不可靠,就會極大地損害投資者的利益。 3、造成個人經濟違法犯罪。企業出現貪污和虛假帳目,還跟少數會計人員受利益誘惑和個人品質不佳有直接關系。上海某小學出納員凌某,1995年因炒股、炒期貨虧本,利用職務之便,擅自動用學雜費填補虧損,後向學校請假攜款潛逃。幾天後學校查帳,發現缺少現金40多萬元。6年來凌某在山東、江西、廣東、福建等省流竄隱匿,整天提心吊膽,精神壓力比判刑還重,最終還是走上投案自首爭取從寬處理的道路。 三、會計誠信問題存在的幾個原因 產生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觀念偏差和不良職業道德行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上的不良動機,也有客觀上的環境因素。 1、會計就業壓力大,會計自身素質不高。近年來,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就業競爭愈演愈烈,這使部分會計人員面臨被辭退、下崗的威脅。任何職業都是個人謀生的手段,會計也不例外。有些領導就抓住了會計人員害怕失業、害怕喪失收入的心理,威逼會計人員從事違背職業道德的事情。而會計人員為了保證穩定的收入,也不得不屈從,拋棄客觀公正、堅持原則的職業道德觀念。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不論是個人還是單位均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一些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為了搶奪市場,擴大規模,都在會計上動起了腦筋。一些缺乏職業道德觀念的會計人員,在利益的驅動下,與之一拍即合,把職業道德棄之腦後。因此,如果公司領導的道德素質不高、從業環境不佳,其領導下的會計人員即使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在短時間內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長此下去,也沒有足夠的物質保障去抵制領導的不良意圖,難以履行其職責。 2、會計主體的身份也是造成會計誠信問題的原因之一。會計的主體是單位負責人,我國的國有企業或上市公司的單位負責人(或董事長)是國家幹部,是由政府層層任命的「官」,「官出數據,數據出官」現象屢見不鮮,一部分單位負責人為了個體或局部利益,直接授意、指使甚至強令會計人員改寫會計報表、虛增業績、隱瞞虧損,面對這種情況,加之由於會計人員身處員工的位置,很容易產生被撤職、調離崗位等打擊報復行為,因而無法拒絕辦理違法會計事項,從而出具虛假財務報告。 3、監管不力、懲罰力度不夠是造成會計誠信問題的原因之一。我國目前針對會計誠信問題出台的法律很多,社會上針對會計造假的輿論批評也較多,但真正受處罰的極少。縱觀《會計法》、《公司法》、《證券法》、《刑法》、《注冊會計師法》等相關法律,對個人出具虛假財務報告懲處最重的是,對披露信息中「隱瞞重要事實或編造重大虛假內容的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刑法》),其次是「處以20萬元以下的罰金」(人大常委會《關於懲治違反公司法的犯罪的決定》);對出具虛假會計證明的會計師事務所,由省級人民政府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經營業務或予以撤銷;對出具虛假財務報告的上市公司法人的處罰則未涉及。由於我國上市公司多由當地政府出於當地經濟發展需要而推薦上市的,公司的上市便自然維系了相當多的當地政府的利益,已造就了「一榮俱榮,一損皆損」的局面。再加上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國有企業改組形成,即使予以懲罰,罰的仍是國有資產。因此,即使制定了嚴厲的懲罰准則,即使上市公司已經符合受懲罰的條件,出於各方面的考慮,仍然很難予以懲處。 四、解決會計誠信問題的幾個對策 1、加強法制和政府監管。首先,要解決會計法制的「精確制導」,也就是說,明確由什麼人啟動對會計欺騙的訴訟程序,改變「民不舉,官不糾」的局面,使違法企業浮出水面;明確規定會計真實性的具體法律標准,降低名義上的要求,鎖定少數違法企業和最惡劣的行為,解放大多數企業;明確規定企業負責人是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唯一責任人,把會計人員解脫出來,集中打擊關鍵目標;明確區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瓦解欺騙聯盟,分化打擊目標。此外,為了改進會計的法制建設,需要研究司法會計,提高立法和執法的科學性。其次,從會計的政府監管來看,需要解決監管部門無作為的法律責任問題,或者明確監管不力的責任問題。代表國家利益對企業進行監督的財政、審計、稅收等政府有關部門,必須按照法律及有關規定認真履行監督職責,及時發現不誠信的行為,並對不誠信的行為予以嚴懲,加強對會計和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督、檢查與處罰力度,讓那些造假者付出慘重的代價,使其違規成本遠遠超過違規收益。 2、完善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監督機制。首先,避免經營者與會計師事務所暗箱操作、損害所有者利益。年度審計可採取政府財政部門監督的招標機制,挑選誠信好、技術高的會計師事務所,由政府財政部門委派進行審計,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者的利益。其次,改革注冊會計師協會,建立行業監督機制和約束機制。注冊會計師協會是官辦性質,會計師事務所則是自主經營的獨立法人,但脫鉤並不徹底。注冊會計師協會要實行改革:政府下放權利,變成由各會員自己選舉產生的自律性組織;人、財、物與財政脫鉤,形成行業內部的自我約束、自我生存、自我發展的運行機制;做好行業內部的自律監管工作,制止低價強拉客戶等不正當惡性競爭,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樹立獨立、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倡導誠實守信的美德。 3、加強職業道德規范的學習。會計職業活動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的經濟工作,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會計政策的執行。在當前市場經濟情況下,人們的思想意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一部分會計人員道德意志薄弱,他們為了個人或少數集團利益,故意違背職業道德,虛增資產和利潤,粉飾會計報表,嚴重損害了國家、集體和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同時也危及會計職業的信譽。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是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准繩,它不僅約束和調整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而且約束和調整會計人員的行為動機和內心世界。目前,我國有關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主要有:《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會計專業職務試行條例》等,會計人員要經常自覺地進行學習,不斷地增強職業道德的理性認識和自律意識,牢固樹立「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准則,不做假賬」的職業道德風尚,保證會計政策的選擇、經濟事項的判斷客觀公正,不偏不倚。 4、加強會計實務規范的學習。「守法經營是企業作為法人賴以存在的基本前提。守法經營的外延包括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向公眾提供公允的會計信息」。會計職業判斷必須以有關法規為限度。會計實務規范是會計人員進行職業判斷時應遵循的「游戲規則」。目前,我國會計實務規范主要包括:《會計法》、《證券法》、《公司法》、《注冊會計師法》、《合同法》、《破產法》、《稅收征管法》等法律;《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總會計師條例》、《企業會計准則》、《股票發行與交易暫行條例》等會計行政法規;《企業會計制度》、《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實施細則》、《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等會計規章。會計人員只有熟悉和掌握這些實務規范,在處理日常經濟業務時,才會有足夠的專業勝任能力,才能更好地解決會計誠信問題。
H. 誰有關於會計師事務所方面的參考文獻,我需要十個,謝謝幫忙
一 四大會計事務所簡介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公司類型 瑞士協會
成立於 1987年(部分部門1870年起建立)
總部位於 荷蘭阿姆斯特丹
產業 專業服務(會計師行業)
雇員數目 104,000人
產品 審計 稅務 顧問
收入 157億$(2005年)
網站 www.KPMG.com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
公司類型 合夥
成立於 1849年
總部位於 紐約/倫敦
重要人物 CEO:薩穆爾·A·迪皮亞薩
產業 會計、專業服務、咨詢
雇員數目 130,000
產品 專業服務
收入 203億美元(2005年)
網站 www.pwc.com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或PwC,香港稱作羅兵咸永道)是世界最大的專業服務機構。它是普華(Price Waterhouse)和永道(Coopers&Lybrand)於1998年合並組建而成。普華永道和畢馬威(KPMG)、安永(Ernst&Young)以及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合稱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是由兩家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普華(Price Waterhouse)和永道(Coopers&Lybrand),合並而成的。這兩家事務所的歷史都可以追溯到19世紀。
普華永道是家合夥企業,其法律結構與公司企業的結構差異很大。普華永道事實上是一些成員公司的集合,它們按照各自的許可權自主運行。這些成員公司的高級合夥人是董事會的成員,並由一家在英國注冊的總公司普華永道國際有限公司(PriceWaterhouseCoopers International Limited)負責協調。目前該公司的CEO是薩穆爾·A·迪皮亞薩(Samuel A. DiPiazza Jr),一位52歲的來自原永道的合夥人。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
公司類型 有限公司
口號 Quality in everything we do
成立於 1989年;部份自1849年
總部位於 美國紐約市
重要人物 James S. Turley,主席及CEO
產業 服務業
雇員數目 106,000
產品 會計 專業顧問
法律服務 (部份國家)
收入 $169億美元(2005年)
網站 www.ey.com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是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亦是2005年以收入計,世界第3大專業服務公司。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前身是1903年成立於美國克利夫蘭的Ernst & Ernst(1979年後合並為Ernst & Whinney)會計公司和1894年成立於美國紐約的Arthur Young會計公司。
在華業務由位於香港的中國區總部負責,在北京、成都、大連、廣州、澳門、上海、深圳、蘇州、武漢設有辦事處。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
公司類型 私立公司
成立於 1895年在倫敦建立
總部位於 美國紐約
重要人物 首席執行官William G. Parrett
總裁Piet Hoogendoorn
產業 專業服務(會計師行業)
雇員數目 121,283人(2005年)
產品 審計 稅務 諮詢 企業風險管理服務 財務顧問
收入 182億$(2005年)
網站 http://www.deloitte.com
二 四大會計事務所在城市
1. 普華永道(美國)
www.cn.pwcglobal.com
中國北京市
朝陽區東三環中路7號
北京財富中心寫字樓A座26樓
郵政編碼 100020
電話: (86) 10 6533 8888
傳真: (86) 10 6533 8800
中國上海湖濱路202號
普華永道中心11樓
郵政編碼 200021
電話: (86) 21 6123 8888
傳真: (86) 21 6123 8800
中國大連市西崗區中山路147號
森茂大廈8樓
郵政編碼 116011
電話: (86) 411 8370 6668
傳真: (86) 411 8370 6665 /
8370 6667
2. 德勤(英國)
www.deloitte.com
早在1917年,德勤已認識到中國的商機,在上海成立辦事處,成為首家在這個動感及繁榮的大城市開設分支機構的外國會計師事務所。
自1972年,德勤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擁有了辦事機構,這是幾次成功並購的結果。在1989年,Deloitte Haskins & Sells International 和在1975年與日本的審計公司 Tohmatsu Awoki & Sanwa 聯合的Touche Ross International 合並,形成了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即德勤全球。Spicer & Oppenheim 於1991年加入了我們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英國的國際網路。1997年,德勤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最大的華人會計師事務所 - 關黃陳方會計師事務所 - 合並。
在2004年,德勤宣布其5年計劃,於中國大陸投資1億5千萬美元,這亦是德勤創建百多年來對單一市場所注入的最大一筆的投資。在2005年3月,德勤於中國大陸簽署第一份的合並協議,與北京天健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業務和人員的全面合並。該合並將有助實現德勤於中國發展的遠見,並提高我們服務高增長的本土市場的能力。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我們增設了事務所,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擁有逾4,500名員工,分布在北京、大連、廣州、香港、澳門、南京、上海、深圳、蘇州和天津。
3.安永(美國)
www.ey.com
Ernst & Young Beijing
Level 16, Tower E3
The Towers, Oriental Plaza
No. 1 East Chang An Ave.
Dong 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100738
Phone: +86 10 6524 6688
Fax: +86 10 8518 8298
Stephen Lau
Partner in Charge
+86 10 6524 6688 ext. 2338
Ernst & Young Dalian
Unit D, 10th Floor,
International Finance Tower,
15 & 17 Renmin Road,
Zhongshan District,
Dalian, China 116001
Tel: +86 411 8210 8838
Fax: +86 411 8210 8968
Stephen Lau
Partner in Charge
+86 10 8518 8326 ext. 3888
4. KPMG畢馬威(1987年成立美國)
www.kpmg.com
K – Klynveld
P- Peat
M- Marwick
G – Goerdeler
Beijing
8th Floor, Tower E2
Oriental Plaza
1 East Chang An Avenue
Beijing 100738
Telephone 86 (10) 8518 5000
Telefax 86 (10) 8518 5111
Guangzhou
29th Floor,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Tower
403 Huan Shi Dong Road
Guangzhou 510095
Telephone 86 (20) 8732 2832
Telefax 86 (20) 8732 2883
Hangzhou
8th Floor, West Tower
Julong Building
9 Hangda Road
Hangzhou 3100007
Telephone +86 (571) 2803 8000
Telefax +86 (571) 2803 8111
Shanghai
50th Floor, Plaza 66
1266 Nanjing West Road
Shanghai 200040
Telephone 86 (21) 5359 4666
Telefax 86 (21) 6288 1889
Shenzhen
9th Floor
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No. 5001 Shennan East Road
Shenzhen 518001
Telephone 86 (755) 2547 1000
Telefax 86 (755) 8266 8930
5. Grant Thornton (美國)均富會計師行 www.grantthorton.com
北京市朝陽區朝陽門外大街18號Wilfred Chiu,Unit 1212, 12th Floor,Tower B, Full Link Plaza,100020
T +86 10 6588 6665
F +86 10 6588 8575
Hong Kong
Gabriel Azedo,13th Floor, Gloucester Tower,The Landmark,11 Pedder Street,Central,Hong Kong
T +852 2218 3000
F +852 2218 3500
Website: www.gthk.com.hk
上海市南京西路Units 1601-1603,16th Floor, Novel Plaza,200003
T +86 21 6327 2200
F +86 21 6358 8966
Website: www.gthk.com.hk
6. BDO Seidman LLP (US)
China
www.e-bdo.com/bdochina
Mr Sun Yong
E-mail: [email protected]
BDO Shanghai Zhonghua
12/F, Ocean Towers
550 Yanan Road (E)
SHANGHAI 200001
Telephone: +86 21 63 52 55 00
Fax: +86 21 63 52 55 66
e-mail: [email protected]
http://www.reanda.com
Mr Huang Jin Hui
e-mail: [email protected]
BDO Reanda
Room 2008, 20/F, East Wing
Building 1, ZhuBang 2000 Tower
100 Balizhuang Xil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5
Telephone: +86 10 85 86 68 70
Fax: +86 10 85 86 68 77
e-mail: [email protected]
Mr Wu Jian Hui
e-mail: [email protected]
BDO Shenzhen Dahua Tiancheng CPAs
B/11/F United Square No. 5022
Bin He Avenue
Fu Tian District
SHENZHEN 518026
Telephone: +86 755 8290 0952
Fax: +86 755 8290 0965
Mr Zhang Zhuoqi
e-mail: [email protected]
BDO Wuhan ZhongHuan CPAs
16-18 FL, FLS. B, Wuhan International BLDG
Dangdong Rd Liberation Avenue
WUHAN 430022
Telephone: +86 27 8542 6263
Fax: +86 27 8542 4329
Mobile: +86 13908629370
Hong Kong contact:
Mr Floyd Chan (Hong Kong)
E-mail: [email protected]
7. McGlardrey & Pullen LLP
8. Moss Adams LLP
9. Crowe Chizek and Co. LLC
10. Larson Allen (Larson, Allen, Weishar & Co. LLP)
11. Plante & Moran PLLC
12. J.H. Cohn LLP
13. Clifton Gunderson LLP
14. Eisner LLP
15. BKD LLP
三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面臨誠信危機
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accountingfb/index.shtml
四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
http://www.pcpa.com.cn/pcpa/index.asp
五 會計師事務所
accounting firm
由有一定會計專業水平、經考核取得證書的會計師(如中國的注冊會計師、美國的執業會計師、英國的特許會計師、日本的公認會計士等)組成的、受當事人委託承辦有關審計、會計、咨詢、稅務等方面業務的組織。如深圳市齊創輝會計師事務所是依法設立並承辦注冊會計師業務的機構。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應當加入會計師事務所。在我國可分類為有限責公司,合夥制兩種形式,在國外還有有限責任合夥制(LLP).
在中國,政府發給會計師證書和會計師在社會上承辦會計業務的制度,創始於中華民國時期的1918年1928年,國民黨政府規定,經會計師類科高等考試或會計師檢核合格,取得會計師資格,領有政府機構發給的會計師證書的,可以充當會計師。會計師向省、市主管機關申請登記後,可以設立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於1951年10月24日頒發了《核定會計師管理規則》,規定經所在地市工商局或縣人民政府核準的會計師,得以會計師名義在當地市(縣)執行業務,或者聯合組成會計服務所執行業務,但執行業務時,應由會計師個人署名負責。後因對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完成,這種會計師制度逐漸失去作用,名存實亡。1980年,為了適應現代化建設和實行對外經濟開放政策的需要,財政部於12月23日頒發了《關於成立會計顧問處的暫行規定》。按照規定,會計顧問處即會計師事務所,是由注冊會計師組成的承辦審計、會計、咨詢、稅務等業務的獨立單位。成立時,應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審查批准,平時應受其監督。會計顧問處承辦下列業務:①檢查會計賬目,提出查帳報告書;②設計財務會計制度,指導制度的執行;③為有關財務會計問題的咨詢,提供建議和意見;④代辦申報所得稅、申請專利權、企業成立及變更的登記、債權債務的清理、企業的解散清算等事項;⑤參與擬訂公司章程、經濟合同、協議、契約及有關財務會計的各種文件等事項;⑥在發生經濟糾紛、經濟案件時,擔任代理人,參加調解、仲裁等工作;⑦擔任委託單位的常年會計顧問,辦理上列各項業務。
六 會計師事務所的設立條件與責任
會計師事務所可以由注冊會計師合夥設立。合夥設立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債務,由合夥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責任。合夥人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會計師事務所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是負有限責任的法人:
(一)不少於三十萬元的注冊資本;
(二)有一定數量的專職從業人員,其中至少有五名注冊會計師;
(三)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其他條件。
負有限責任的會計師事務所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
在美、英、日、法、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經濟發達國家,會計師事務所發展很快,而且許多會計師事務所聯合起來組成規模龐大的合夥公司。有些公司已成為國際性組織,分支機構遍及世界各地,其業務從過去的審計、代申報稅金、公司登記、股票管理、公證、訴訟代理人、遺囑執行人、破產清算人等,發展到全面提供經濟管理和技術管理的咨詢服務,業務內容已大大超出會計范圍。其中,一些較大的國際性合夥公司在中國已設立了常駐代表處或派駐了常駐代表。
應該夠了吧~
I. 論我國注冊會計師制度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的參考文獻
您好,我看到您的問題很久沒有人來回答,但是問題過期無人回答會被扣分的並且你的懸賞分也會被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一,你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 二,您可以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里去看看,那裡聚集了許多專業人才,一定可以為你解決問題的。 三,你可以向你的網上好友問友打聽,他們會更加真誠熱心為你尋找答案的,甚至可以到相關網站直接搜索. 四,網上很多專業論壇以及知識平台,上面也有很多資料,我遇到專業性的問題總是上論壇求解決辦法的。 五,將你的問題問的細一些,清楚一些!讓人更加容易看懂明白是什麼意思! 謝謝採納我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