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救人方法不正確負法律責任嗎

救人方法不正確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11-19 17:22:12

Ⅰ 救不成功需要負法律責任

取決於是否存在過錯。

一、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二、需要進行鑒定。第二十條 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於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或者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要求處理醫療事故爭議的申請後,對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應當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醫患雙方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託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
三、不負法律責任的情形:

青島律師網頁鏈接

第三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醫療事故:
(一)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採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後果的;
(二)在醫療活動中由於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
(三)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範的不良後果的;
(四)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後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後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後果的。

Ⅱ 弱弱的問一句,在救護知識不足的情形下救人失誤,要不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一、遇到這種情況,首先想的是自我保護,比如用手機錄音錄像;
二、當你不具備救護知識,勿輕易採取措施,呼救是頭等大事;
三、心臟病患者心肺驟停,是最危險的,沒學過CPR是難以進行有效救護的;
四、如果是大量出血,可以幫助壓迫止血,這個問題不大;

這種情況,一般不構成刑事責任,但民事責任,可能是成立的。
關鍵看對方是否進行追究,索賠。

不過你不要自責,你是一片好心,這是最寶貴的,如果對方真要提起訴訟,那你也應該
問心無愧,坦然面對,畢竟你的動機是助人。

歡迎你加入我們的團隊《群眾性應急救護》,我們正是要廣泛推廣這方面的知識。
讓這樣的失誤少犯,讓傷害和損失降到最低。

團隊網址
http://..com/team/view/%E7%BE%A4%E4%BC%97%E6%80%A7%E5%BA%94%E6%80%A5%E6%95%91%E6%8A%A4

Ⅲ 沒有急救證對人進行急救救不活用不用負法律責任

如果採用了不合適的救助方式對被救助人造成傷害真接造成被救助人死亡的,救助人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做為非專業人士遇到此類情況的正確做法應該是立即報警撥打專業救助機構電話說明情況並保護現場盡量不移動病人。

Ⅳ 救人不當造成別人殘疾的,救人者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么

你好,具體得看情況,施救人只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才給予賠償(專屬於無因管理,可以查看屬相關法條)。如果是一般的過失,則不需要賠償,且可在對方受益范圍內要求對自己的補償(但不得要求獎勵)。如果因為沒有急救知識而實施了不當的行為,施救者一般不予賠償,當然如果施救者是醫務相關人員,則要給予賠償。(如果您能詳細的描述,才能有更准確的回答。)

相信好人會有好報,法律不會打擊好心人。

Ⅳ 急救失敗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取決於是否存在過抄錯。

一、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二、需要進行鑒定。第二十條 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於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或者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要求處理醫療事故爭議的申請後,對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應當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醫患雙方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託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
三、不負法律責任的情形:
第三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醫療事故:
(一)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採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後果的;
(二)在醫療活動中由於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
(三)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範的不良後果的;
(四)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後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後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後果的。

Ⅵ 遇到緊急情況而對人進行急救(失敗)須負法律責任嗎

這要看你的操作是抄否重大錯誤,一般襲無重大錯誤的不會有法律責任。另外說明一點我國法律不健全這方面沒有具體的法律規定。即然樓主只是初學,那你如果真的遇到了這種情況在沒有比你更適合的人選時你可以嘗試普通的人工呼吸。但如果遇到比較復雜的情況時,例如由外力造成的胸腔高壓,需要用利器刺穿胸腔時,樓主就要慎重了!

Ⅶ 見死不救是否應該負法律責任

見死不救也要負法律責任

日前,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李家波故意殺人案作出終審判決,因見死不救,導致被害人死亡的李家波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賠償被害人父母3.5萬元。
據檢察機關起訴書指控,去年3月,20歲的浙江省浦江縣農民李家波與項蘭臨相識並相戀,不久項蘭臨就懷孕了。去年6月,李家波提出要跟項蘭臨分手,並要其去醫院做流產手術。項堅決不同意,幾次欲跳樓自殺。9月5日中午,李家波回到宿舍,見項蘭臨在房裡,二人發生爭吵,李家波用打火機扔打項蘭臨。項蘭臨感到絕望,走到走廊,喝下了事先准備好的敵敵畏,又走進了李家波房間。
此時,李家波不但沒有及時救人,反而一走了之,臨走時還將房門鎖上。當天下午,項蘭臨被人發現送往醫院,救治無效死亡。
李家波交待稱,他當時看到項蘭臨口吐唾沫,判斷她喝了毒葯,但又不能完全肯定。他說,他對項蘭臨已經沒有感情,而且毒葯是她自己喝的,就隨她去了。她的死去對自己是一種解脫,所以就沒有去搶救。
案發後,李家波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經浦江縣檢察院批准,李家波被依法逮捕。去年12月,浦江縣法院開庭審理了由浦江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這件「見死不救」案。法院審理後認為,李家波在發現項蘭臨服毒後採取放任態度,將宿舍門鎖上外出,致使項蘭臨在李家波宿舍這個特定環境中得不到及時搶救而身亡,李家波作為負有特定義務的人,主觀上希望並追求項蘭臨死亡結果的發生,以解脫自己的負擔,這與他不採取救助義務後造成項蘭臨死亡的嚴重因果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其行為已經構成不作為形式的故意殺人罪,鑒於李家波能夠主動投案自首,依法從輕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向項蘭臨父母賠償損失3.5萬元。李家波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於4月29日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這起因「見死不救」致人死亡而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在當地引起很大震動。許多群眾以為「見死不救」只是一個道德問題,想不到也要判刑。殊不知,不作為犯罪的義務是一種特殊的義務,且特殊義務是針對特殊人的,而且附有某種條件的義務。李家波具有與項蘭臨發生性關系並導致懷孕的行為,他對項蘭臨及腹中胎兒不僅負有道德意義上的義務,更有在項蘭臨喝農葯處於危險狀態後予以救治的義務。李家波有義務而不履行,造成項蘭臨在自己的卧室這個特定環境里服毒死亡的嚴重後果,就是負有對此法律事實而產生的特定法律義務,應承擔法律責任,構成不作為形式的故意殺人罪。所以說,「見死不救」並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它在某些特殊場合,有可能演變成刑事犯罪行為。勞月

Ⅷ 交通事故中司機救人不當造成死亡是否負法律責任

交通事故中造成人員死亡的,司機是否負法律責任,要看肇事方是否違法或違規行駛並承擔主要責任而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公告、11月21日起施行的《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
如果事後司機有盡力救人的動機和行為,不管方法得不得當,不會為此再去負另外的法律責任.

Ⅸ 急救時錯誤將人救死了要負法律責任嗎

過錯行為加重病情是要承擔責任的,幫人有風險,有的情況需要專業的知識,不能盲目的幫忙。

Ⅹ 救人不當會有刑事責任嗎

要看怎樣的不當,是採用了不當的方式還是超出了預見能力,以及採用這種方式造成了什麼後果,是減輕了被救人受到的傷害還是加重了……
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但一般情況下不會讓施救人承擔責任的,因為要考慮到緊急情況下的條件和判斷力,況且施救人是義務的,從維護社會良知的角度一般情況下也不會讓施救人承擔責任。

熱點內容
掌上高校經濟法基礎 發布:2025-09-23 05:57:00 瀏覽:414
20天能背下經濟法嗎 發布:2025-09-23 05:55:25 瀏覽:346
刑法二題 發布:2025-09-23 05:53:54 瀏覽:305
省級條例 發布:2025-09-23 05:49:36 瀏覽:842
企業法律援助工作站簡介 發布:2025-09-23 05:42:24 瀏覽:751
巴克與法官 發布:2025-09-23 05:26:42 瀏覽:773
行政法上的行政的特徵和分類 發布:2025-09-23 05:04:51 瀏覽:364
司法社區夢 發布:2025-09-23 05:02:34 瀏覽:957
經濟法地位和體系 發布:2025-09-23 04:58:13 瀏覽:399
公司工傷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3 04:36:43 瀏覽: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