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對公司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㈠ 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不是我我會承擔責任嗎
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首先,如果你僅是法定代表人,並非股東,那麼在普版通民事糾紛權中,你無須承擔任何實質責任;但是,基於程序法的要求,在民事訴訟仲裁過程中,有一些文件需法定代表人簽署,甚至接受調查。如執行程序中,你所任職公司無財產可供執行時,法院通常會找你問情況;這種情形下,你只要如實說明並提交實際控制人的資料和聯系方式即可,不用擔心承擔責任。
但是,在涉及刑事問題時,作為法定代表人的麻煩可能就多了,如屬於法人犯罪,首先你就是第一責任人;當然,在你如實供述實際控制人情況時,可能會脫罪,但不是必然會脫罪。
最後,即使你不因所任職公司的民事糾紛或是刑事糾紛而承擔實質責任,你的誠信記錄必然會有污點。如你任職公司拒不年檢,你將上工商機關的黑名單,你就無法在其它公司擔任管理人員或股東。
總之,代人當法定代表人必須有風險,如無你認可的風險報酬,僅憑實際控制人給你的承諾是不行的,這種承諾只在你與他之間生效,對其它人無效,發生法定代表人責任是,你是對外第一責任人,你只能在承擔責任後向實際控制人追償。
㈡ 公司如果出事,是實際控制人還是法人承擔責任
如果公司出事的話,其實是需要法人來承擔責任的,不過如果這個實際控制人和法人有一定聯系的話,那麼實際控制人也是需要負一定責任的。
㈢ 公司實際控制人把法律責任推給法人,法人該如何保護自己
公司實際控制人把法律責任推給法人是正確的,因為法人是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
公司的「法人」不是「人」,它是組織——也就是公司。你所說的法人,是法人代表,法人代表是法人的行使權利者,你可以以公司的資產或財產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㈣ 實際控制人和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責任
實際控制人和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責任如下:
1、實際控制人是指雖不是公司的股東,但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人。
簡而言之,實際控制人就是實際控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單獨或者聯合控制一個公司的股份、表決權超過該公司股東名冊中持股數量最多的股東行使的表決權;單獨或者聯合控制一個公司的股份、表決權達到或者超過百分之三十。
2、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如:工廠的廠長、公司的董事長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49條規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法定代表人有權直接代表本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和應訴,其所進行的訴訟行為,就是本單位(或法人)的訴訟行為,直接對本單位(或法人)發生法律效力。
資料拓展:
實際控制人的規定散見於《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兩個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規則》、《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行為指引》等文件。歸結而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將被認定為實際控制人:
1、單獨或者聯合控制一個公司的股份、表決權超過該公司股東名冊中持股數量最多的股東行使的表決權;
2、單獨或者聯合控制一個公司的股份、表決權達到或者超過百分之三十;
3、通過單獨或者聯合控制的表決權能夠決定一個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當選的;
4、能夠決定一個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能據以從該公司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的;
5、有關部門根據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判斷某一主體事實上能對公司的行為實施控制的其他情形。
資料來源:網路實際控制人
㈤ 有限責任公司出現法律問題情況下,是實際控制負擔責任還是法人謝謝
民事責任的話按持有股份比例承擔。如果是刑事責任需要抓捕的話,那就是抓實際責任人和法人,不和股份比例掛鉤。
㈥ 公司為實際控制人承擔的責任
公司為實際控制人該承擔的責任,根據民法典第84條相關規定,營利法人的控股出資人,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利用關聯關系造成法人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㈦ 實際控制人對公司承擔什麼責任
首先要看B是什麼性質的公司,有限公司就以自身財產償還債務,無限就是連帶。
前者的話只有C在償還債務後在擔保范圍內可以向A追償,但其他債務人不能向A追償(除非有公司法人人格否認情況的存在)
後者就不解釋了
㈧ 公司實際控制人與公司財產混同法律規定
公司實際控制人與公司財產混同法律規定公司的這個實際控制人的話肯定是公司的股東,所以公司的采訪的話。都是由公司的股東來支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