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擔保有法律責任嗎
㈠ 口頭保證的保證人需承擔保證責任嗎
我國法律規定,保證人與債權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保證合同。其明確肯定了保證合同應為要式合同,以口頭形式訂立的保證合同通常情況下不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五條
保證合同可以是單獨訂立的書面合同,也可以是主債權債務合同中的保證條款。
㈡ 借款到期後口頭去找擔保人要錢起法律責任嗎
擔保人的責任:
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物權法》、《擔保法》、《擔保法解釋》,在不同情況下,保證人需要承擔的責任有:民事責任、民事連帶責任、擔保(保證)責任、賠償責任。
《擔保法》第六條 本法所稱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
第十八條,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責任:
民事責任: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連帶責任: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擔保責任: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保證人的,保證人應當按照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份額,承擔保證責任,沒有約定保證份額的,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債權人可以要求任何一個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保證人都負有擔保全部債權實現的義務。
風險:
給別人擔保貸款需要承擔以下風險:
擔保人可能被控告:
要是借貸者違約而欠債,銀行或金融公司就會控告擔保人。
擔保人可能被宣判破產:
如債務超逾30,000元,擔保人可能被宣判破產。
多名擔保人並非安全:
債務不一定由多名擔保人平均承擔。銀行也不須要選擇向較富裕的擔保人追債。貸方有權選擇向所有或其中一名擔保人追債。
死亡並不代表免除擔保:
如屬聯保而涉及多項擔保,擔保人死後,其遺產仍得用以償還債務。可是,如只是一項聯保,其遺產就無需用以償債。
綜上,一般擔保人需要承擔以上責任。
㈢ 口頭上的擔保人在法律上有多大的責任范圍
我國《擔保法》第十三條規定:「保證人與債權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保證合同。」其明確肯定了保證合同應為要式合同,以口頭形式訂立的保證合同通常情況下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在某些情況下口頭保證可以視為生效,具有法律效力。一是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的公民之間的口頭保證;二是保證人已履行保證債務且對方已接受,保證人的履行行為足以證明保證合同的存在。故此時口頭保證合同應有效。
㈣ 過了擔保期限,還口頭承諾償還,有法律責任嗎
過了擔保期限,還口頭承諾償還,是沒有法律責任的,再擔保期內擔保人的責任如下:
1、民事責任: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2、連帶責任: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3、擔保責任: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保證人的,保證人應當按照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份額,承擔保證責任,沒有約定保證份額的,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債權人可以要求任何一個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保證人都負有擔保全部債權實現的義務。
㈤ 口頭擔保有法律效力嗎
沒有,中國成語口說無憑立據為證
㈥ 口頭擔保需要承擔責任嗎
你好!
依據我國《擔保法》第十三條,保證人與債權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保證合同。
就憑這一條,可說明該擔保合同未生效,即你的口頭擔保無需承擔責任。
㈦ 口頭保證合同的法律效力嗎
口頭擔保沒有法律效力,對於擔保合同的形式,《貫徹民法通則意見》第108條規定:「保證人向債權人保證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應當與債權人訂立書面保證合同
㈧ 口頭協議擔保人是否有法律效力
如果你只是口頭上答應,而沒有進行簽字,該擔保責任是無效的。
本案中,你可以看作是一個見證人,不用承擔擔保責任。
㈨ 口頭保證,我錄了音,請問在法律上口頭保證有效嗎
若該錄音未侵害其合法權益如名譽,隱私權等,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但問題的關鍵版不在權於是否可以作為證據使用,而在於該口頭保證是否具有保證的效力。《擔保法》第13條明確保證應當採取書面形式,使得保證合同成為要式合同,無書面合同的,合成不成立。但《民通意見》108條規定,口頭保證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見證人的,成立保證合同。考慮《擔保法》1995年頒布,《民通意見》1988年發布,新法優於舊法,應當不承認口頭保證合同。
但是,口頭保證是否有保證的效力是有爭議的。現在的司法考試的觀點(2017年),認為口頭保證仍然是成立的。
最後,在特殊情況下,所謂的「口頭保證」,經保證人同意錄音的,可形成電子數據,本質是以電子數據的方式成立書面合同【合同法11】,此時成立書面保證。如果未經其同意記錄的,仍然為口頭保證,該錄音若無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事由,可作為證據證明口頭保證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