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行政行為被確認違法的法律責任

行政行為被確認違法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04 11:55:28

『壹』 行政行為被判決違法的後果是什麼

按《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對行政訴訟案件的判決形式是:對具回體行政行為判答決維持或撤銷、判決履行職責、對顯失公正的處罰判決變更。

『貳』 行政行為被撤銷和被確認違法的區別

也就是說行政行為所作出的法律文書超越了法律上的授權的行為,導致被撤銷的後果。

『叄』 行政行為被確認違法是否有效

肯定有效啊,但是改正與改正與否決定權 法院干涉很難。

『肆』 法院確定行政違法後的後果

法院確定行政違法後的後果如下:對具體行政行為判決維持或撤銷、判決履行職責、對顯失公正的處罰判決變更。
法律規定,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但不撤銷行政行為:
1、行政行為依法應當撤銷,但撤銷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2、行政行為程序輕微違法,但對原告權利不產生實際影響的。
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需要撤銷或者判決履行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
1、行政行為違法,但不具有可撤銷內容的;
2、被告改變原違法行政行為,原告仍要求確認原行政行為違法的;
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判決履行沒有意義的。
行政行為有實施主體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或者沒有依據等重大且明顯違法情形,原告申請確認行政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無效。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或者無效的,可以同時判決責令被告採取補救措施;給原告造成損失的,依法判決被告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二條 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證件,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並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拒絕簽收的,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上註明。前款規定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的種類和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以及行政機關名稱,並由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執法人員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報所屬行政機關備案。

『伍』 行政行為具有哪些情形,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但不撤銷行政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四條規定,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但不撤銷行政行為:

(一)行政行為依法應當撤銷,但撤銷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二)行政行為程序輕微違法,但對原告權利不產生實際影響的。

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需要撤銷或者判決履行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

(一)行政行為違法,但不具有可撤銷內容的;

(二)被告改變原違法行政行為,原告仍要求確認原行政行為違法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判決履行沒有意義的。

(5)行政行為被確認違法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

第三十一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陸』 法院確認行政行為無效和確認行政行為違法有何區別

您好:
按《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對行政訴訟案件的判決形式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判決維持或撤銷、判決履行職責、對顯失公正的處罰判決變更。

確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無效的判決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新增加的判決形式,用以補充《行政訴訟法》所規定的判決形式的不足,以適應日常審判工作的需要。

確認無效判決的是依據這一解釋第五十七條第二款第三項關於「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依法不成立或者無效的」規定,人民法院可以作出確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無效的判決。

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依法不成立或者無效,是指這一行政行為既不屬於《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二項所規定的應當撤銷的行政行為,但這一行為又依法不能成立。如當事人提供了虛假的登記文件,出賣他人房屋或是將他人的房屋設定抵押。對於這類情況的出現,按理來說,只要登記機關已盡了注意的義務,這類行政行為應當屬於應維持的行政行為。至於當事人在申請登記時提供了虛假的登記文件,並不等於該行政行為依法不能成立,而是民事行為依法不能成立。這既可以由登記機關以當事人申報不實為由撤銷登記;也可以由當事人通過民事訴訟來確認該民事行為無效,然後再由登記機關依法律文書撤銷登記。可能是考慮到這樣做增加當事人的訴訟成本,也可能是受民事審判的影響,加之相關的不動產登記立法不夠完善,司法解釋才作出了可以確認無效的規定。

人民法院如果作出確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無效的判決,登記機關仍然屬於敗訴。只是登記機關沒有違法行為,所以也被稱為無過錯敗訴。

而確認行政行為違法,是依據最高人民法院前述解釋第五十七條第二款第一、第二項和第五十八條的規定作出的一種判決。如果被確認違法,被訴行政行為至少有以下之一的違法行為:
1.不履行法定職責,但判決責令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已無實際意義的;
2.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但不具有可撤銷內容的;
3.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但撤銷該具體行政行為將會給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

在實際工作中,登記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被確認為違法,主要是由於該行為雖然違法,但是已不具有可撤銷內容。如:房屋初始登記或上一手轉移登記不合法,依法本應當撤銷。但是第三人在沒有過錯的情況下,信任登記簿的記載而購買了該房屋,並辦理了轉移登記。此時,原房屋所有權因轉移而消滅,行政訴訟原告所要求撤銷的這一初始登記或上一手轉移登記的內容在登記簿上已經沒有記載,即已不具有可撤銷的內容,撤銷也變得沒有意義。此時人民法院可以確認該房屋初始登記或上一手轉移登記行為違法。
行政行為被確認為違法,人民法院可以責令被訴行政機關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如果因為這一違法行為造成當事人的損失的,行政機關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柒』 行政行為被判決違法的後果

按《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對行政訴訟案件的判決形式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判決維持或撤銷、判決履行職責、對顯失公正的處罰判決變更。

『捌』 確認行政行為違法和確認行政行為無效及行政行為撤銷的適用情形、法律後果和區別

被撤銷的是政府的行為存在過錯,
行政行為的撤銷是因為行政主體過錯引起的,並內且依社會公益的容需要又必須使撤銷的效力追溯到行政行為作出之日,那麼,由此造成相對方的一切實際損失應由行政主體予以賠償。
行政行為被撤銷是由相對方的過錯引起的,或由行政主體與相對方的共同過錯所引起的,撤銷的效力通常應追溯到行為作出之日,過錯方各依自己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被確認違法,則是法院通過審查行政機關作出的事實和依據,審查是否有違法的行為。

按《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對行政訴訟案件的判決形式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判決維持或撤銷、判決履行職責、對顯失公正的處罰判決變更。

確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無效的判決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新增加的判決形式,用以補充《行政訴訟法》所規定的判決形式的不足,以適應日常審判工作的需要。

確認無效判決的是依據這一解釋第五十七條第二款第三項關於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依法不成立或者無效的規定,人民法院可以作出確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無效的判決。

『玖』 行政行為有哪些情形,法院判決確認違法

行政行為包括執法行為,民與公的行為基本解釋為行政行為。

『拾』 法院確定行政違法後的後果

您好,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四條規定,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版民法院判決確認權違法,但不撤銷行政行為:(一)行政行為依法應當撤銷,但撤銷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二)行政行為程序輕微違法,但對原告權利不產生實際影響的。
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需要撤銷或者判決履行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一)行政行為違法,但不具有可撤銷內容的;(二)被告改變原違法行政行為,原告仍要求確認原行政行為違法的;(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判決履行沒有意義的。

熱點內容
寧大法學專業法律碩士參考書目 發布:2025-09-20 05:01:52 瀏覽:444
品德與社會與法同行ppt 發布:2025-09-20 05:00:29 瀏覽:164
四川西南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9-20 04:40:15 瀏覽:102
文明條例促進條例 發布:2025-09-20 04:27:57 瀏覽:716
魔域手游平民法師 發布:2025-09-20 04:24:25 瀏覽:273
北大法律碩士復試考什麼 發布:2025-09-20 04:07:20 瀏覽:933
制定行政法的意義 發布:2025-09-20 03:55:15 瀏覽:248
新婚姻法2020年新規一夫多妻 發布:2025-09-20 03:55:14 瀏覽:319
民法總則草案對比 發布:2025-09-20 03:38:11 瀏覽:525
法律與道德事例 發布:2025-09-20 03:33:51 瀏覽: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