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借新還舊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借新還舊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1-12-24 11:41:58

1. 借新還舊後根據物權法規定債務人原抵押登記是否繼續有效

抵押權為從權利,即從屬於擔保的主債權。所謂從屬指的是當主債權移轉時,抵押權隨之移轉,當主債權消滅時隨之消滅。故當舊債消滅時,原來的抵押權隨之消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過了這么久不知問題解決沒有,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2. 銀行借新還舊的法律規定

一、什麼是「借新還舊」

1、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早在1997年《關於借款合同有關法律問題的復函》(銀辦函[1997]320號):「以貸還貸(或借新還舊)是指借款人向銀行貸款以清償先前所欠同一銀行貸款的行為。

2、《擔保法解釋》第39條規定,「主合同當事人雙方協議以新貸償還舊貸,除保證人知道或應當知道的外,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新貸與舊貸系同一保證人的,不適用前款的規定」。

二、「借新還舊」實務中如何識別

1、狹義觀點認為:借新還舊(以貸還貸)應當嚴格按照上述法律法規的文義含義進行識別,必須是原貸款主體的以貸還貸行為,否則違反法律規定假設條件,不能認定為屬於借新還舊。

2、廣義觀點認為:借新還舊(以貸還貸)應當廣義理解,舊貸借款人辦理新貸款償還本身舊貸、新貸用於償還新貸借款人關聯公司舊貸、債務人將貸款轉給保證人償還舊貸等其他形式債權以新貸償還的情況亦屬於以貸還貸,並認為借新還舊規則可以參照適用在其他擔保形式上。

筆者贊同廣義觀點,主要理由: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9條,立法目的是免除不知情保證人的擔保責任,而條文中規定「主合同當事人雙方協議以新貸償還舊貸」只是該法律規范的假設條件。法律規范的條件是以最典型的形態為表現的,因為民事法律行為包羅萬象不可能窮盡,應當從實質法律後果來判斷是否使用貸款償還貸款的情況,並以此衡量是否對擔保人利益存在損害。

(2)近年最高院部分案例對於借新還舊(以貸還貸)進行擴大理解,側重於對擔保人的利益的保護,詳見如下案例:

①新貸用於償還新貸借款人關聯公司舊貸適用借新還舊規則——湖州市八里店鎮資產經營公司與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杭州辦事處、湖州市升山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等借款合同糾紛提審案。

法院認為:銀行與實業公司、製品公司配合共同實施的案涉行為性質系「以貸還貸」,目的是使製品公司已無法償還的到期債務通過以貸還貸,由新貸的擔保人償還,最終變成可實現的債權。但實業公司無償劃款給製品公司由其還債的行為非單純和獨立的民事關系,而是三方為了完成以貸還貸目的的整個行為過程中一個環節。我國現行法律、行政法規對以貸還貸行為無限制性規定,銀行與實業公司簽訂的借款合同有效,但以貸還貸不僅涉及主合同效力問題,更多的是影響到以貸還貸的擔保合同的效力。由於以貸還貸使原來無擔保或他人擔保債權變成有擔保債權,使「死賬」變成了可實現債權,但本案中存在主合同當事人惡意將債務風險轉移給原來未提供擔保的擔保人情形,故擔保合同不是擔保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本案鋼管廠的擔保責任應予免除。

3. 重新簽訂合同,那麼舊合同與之相關的規定是否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1、舊合同已經到期,已經沒有效力了,工資下調協議書的內容與新的勞動合同內容不一致,應以新的勞動合同為准。公司不足額發放工資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2、從法律上講是應該按照4000來繳,但是現在各地對公積金的保護力度都還不夠,能夠被支持要看各地的做法以及合同具體是怎麼約定的。
3、是否要算加班費,要看合同中對你的4000元是怎麼約定的了,如果沒有明確說你的4000元包含加班費,那麼你可以要求公司另外支付加班費。
4.可以要求經濟補償金,公司辭退你你可以要求補償金或者賠償金,但是千萬別干書面提出自己個人原因離開公司的事情,到時候沒有得賠。

4. 新貸還舊貸,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新貸償還舊貸在銀行金融機構一般是不被允許的,因為銀行因此承擔的風險變大。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九條規定:「主合同當事人雙方協議以新貸償還舊貸,除保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外,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新貸與舊貸系同一保證人的,不適用前款的規定」。因此說,法律對借新還舊並沒有禁止性規定,是合法的。

5. 借新還舊貸款管理辦法中的條件是什麼

借新還舊貸款管理辦法是我國最新出台的一項重要的管理辦法文件,有利於銀行收貸的進行,以及債券債務的明確,那麼對於貸款的人來說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進行新還舊貸款,那麼借新還舊貸款管理辦法中的貸款人的條件是什麼?它具有什麼重大的作用?
借新還舊貸款管理辦法中的條件是什麼?
銀監會規定的貸款借新還舊四個條件:
貸款到期(含展期後到期)後未歸還,又重新貸款用於歸還部分或全部原貸款的,應依據借款人的實際還款能力認定不良貸款。對同時滿足下列四項條件的,應列為正常貸款:
(一)借款人生產經營活動正常,能按時支付利息;
(二)重新辦理了貸款手續;
(三)貸款擔保有效;
(四)屬於周轉性貸款。
借新還舊貸款是否違法?
「借新還舊」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具有的。
那麼一般而言,合同有效應該具備的以下四個要件有:
第一,合同雙方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
第二,雙方意思表示一致;
第三,合同形式符合法律的規定;
第四,合同的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得損害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
借新還舊貸款管理辦法的作用是什麼?
借新還舊有利於商業銀行盤活、收貸任務的完成,克服了訴訟時效的法律限制,進一步明確了債權債務關系,並有可能要求借款人完善或加強擔保,弱化即期貸款風險。但借新還舊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信用產生負面影響,企業「有借有還」的信用觀念進一步弱化;在某種程度上掩蓋了信貸資產質量的真實狀況,推遲了信貸風險的暴露時間,沉澱並累積了信貸風險;在辦理新貸款的手續上,隱含著相當的法律風險。
借新還舊貸款管理辦法中的條件是什麼?具體來說就是借款人的經濟償還能力還不錯可以負擔起還款
壓力的,貸款的辦理是有效的,以及貸款的屬性屬於周轉性的貸款,那麼就能夠滿足借新還舊貸款管理辦法的條件,進行貸款,這時候需要注意不能將貸款的錢財進行非法交易,否則屬於違法行為。
延伸閱讀:
貸款工資證明怎麼開,有哪些注意事項?
貸款擔保人有風險嗎
不想擔保了,銀行貸款擔保人怎麼退出?

6. 借新還舊有影響嗎

借新還舊作為商業銀行在貸款的發放和收回過程中經常採用的操作方式,是指貸款到期(含展期後到期)後不能按時收回,又重新發放貸款用於歸還部分或全部原貸款的行為。

從「借新還舊」的本質,基本特徵:

1.前一筆借款已經到期;如果借款合同履行期限未滿,就不會產生「借新還舊」貸款;

2.借款人是由於銀行認可的原因而不能歸還。因為實踐中,借款人不能歸還借款的原因很多,如喪失了償還能力、因資金周轉暫時出現困難、不可抗力、故意逃廢演、企業轉制等等。只有銀行認可,才可能存在「借新還舊」的問題。銀行一般是在企業經營正常,只是遇到臨時性資金周轉困難或企業經營體制變更情況下,並且在對其信貸資產不會造成威脅時才可能採用「借新還舊」的方式發放貸款。也就是說,只有可能達到「雙贏』效果時,銀行才這樣做。如果企業已嚴重虧損、資不抵債,銀行是不可能同意採取這種「借新還舊」方式的。

3.借貸雙方同意以發放新貸款的方式歸還舊貸款借款合同是雙務合同,只有雙方達成協議,合同才能依法成立。

7. 借新還舊的法律效力

借新還舊的適用法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及《貸款通則》等有關金融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規定。

8. 辦理借新還舊貸款的原則是什麼要滿足哪些條件

辦理借新還舊貸款的原則是:
(一)通過貸款借新還舊,可收回部分貸款本金或利息,且貸款擔保效力不低於原擔保
(二)貸款借新還舊後有利於貸款安全和借款人落實還款計劃,通過貸款借新還舊能使原借款合同或擔保合同存在的法律缺陷得到完善,或使信用貸款轉化為擔保貸款,或進一步增強擔保的可靠性;
(三)貸款借新還舊後擔保、抵質押權不會喪失或削弱,而通過其他方式處臵將導致貸款擔保或優先受償權喪失;
(四)變更借款人後貸款風險明顯降低;
(五)其他通過貸款借新還舊可以降低貸款風險的情況。
第六條 對上述情形需要辦理貸款借新還舊的,必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一)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和重點扶持的行業;
(二)借款人生產經營正常,且未發生實質性的、不可逆轉的不利於貸款償還的變化;
(三)借款人經營穩定,經營性現金流足以作為還款來源;
(四)在原貸款期限內未發生惡意拖欠利息、挪用貸款等情況;
(五)加強擔保措施,貸款擔保效力不低於原擔保。

9. 用一筆貸款借新還舊後,之前的委託支付合同還有效嗎

您好,您把之前的借款還清了,那之前的借款合同就履行完成了,和借款合同一起簽訂的其他附屬合同隨之消滅。

10. 借款合同延期未立新合同舊合同有法律效力

沒立新合同還是以原合同有效。如果沒有超期就盡快起訴。

熱點內容
外國人現地採用依據勞動合同法嗎 發布:2025-07-14 00:53:06 瀏覽:876
日本刑法嚴 發布:2025-07-14 00:52:31 瀏覽:576
司法考試仲裁 發布:2025-07-14 00:42:59 瀏覽:336
皮城執法官名字 發布:2025-07-14 00:21:26 瀏覽:693
種子法配套規章 發布:2025-07-14 00:18:30 瀏覽:144
民法總則的立法亮點 發布:2025-07-14 00:18:28 瀏覽:262
撤回部分訴訟請求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14 00:07:21 瀏覽:709
青陽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7-13 23:51:23 瀏覽:682
刑法不執行 發布:2025-07-13 23:51:18 瀏覽:504
杭州律師名單 發布:2025-07-13 23:49:29 瀏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