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法律應當承擔的責任的是
㈠ 違犯保密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或發生涉密的,領導幹部應當承擔什麼 責任
未簽保密協議,侵害商業機密,只能依法處理。但由於未簽保密協議,義務內容、保密對象、保密期限等相關問題不易界定,追究責任會有困難。
㈡ 違法中華共和國保密法承擔什麼責任
新保密法(2010年月修訂版)第四十八條規定了12種情況,違反其中一條就將受到法律處分,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非法獲取、持有國家秘密載體的;
(二)買賣、轉送或者私自銷毀國家秘密載體的;
(三)通過普通郵政、快遞等無保密措施的渠道傳遞國家秘密載體的;
(四)郵寄、托運國家秘密載體出境,或者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攜帶、傳遞國家秘密載體出境的;
(五)非法復制、記錄、存儲國家秘密的;
(六)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國家秘密的;
(七)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或者未採取保密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信中傳遞國家秘密的;
(八)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接入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的;
(九)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信息系統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之間進行信息交換的;
(十)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存儲設備存儲、處理國家秘密信息的;
(十一)擅自卸載、修改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技術程序、管理程序的;
(十二)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具體到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在新刑法中有規定:
第二編 分 則
第一章 危害國家安全罪
第一百零九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行公務期間,擅離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掌握國家秘密的國家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第一百一十一條 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或者情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或者無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第一百一十三條 本章上述危害國家安全罪行中,除第一百零三條第二款、第一百 零五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外,對國家和人民危害特別嚴重、情節特別惡劣 的,可以判處死刑。
犯本章之罪的,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第三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第七節 侵犯知識產權罪
第二百一十九條 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 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的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 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第二百二十條 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第六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第一節 擾亂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八十二條 以竊取、刺探、收買方法,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的,處三年以下有 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持有屬於國家絕密、機密的文件、資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說明來源與用途的,處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八十七條 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第九章 瀆 職 罪
第三百九十八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故意或者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規定酌情處罰。
第十章 軍人違反職責罪
第四百三十一條 以竊取、刺探、收買方法,非法獲取軍事秘密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四百三十二條 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規,故意或者過失泄露軍事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㈢ 違反保密法應承擔什麼責任
具體要看違反的情況,比如泄密的具體情況夠不夠立案,通常不夠立案標準的,由所在單位處理,一般是給予行政處分和罰金,並調離涉密崗位,或者解除勞動合同。夠立案標準的,就得公安,檢察和法院來按照程序處理了,也就是要判處有期,無期,直至死刑。
㈣ 泄露國家秘密行為者依法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1、首先,正確的罪名表述「泄露國家秘密罪」;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條規定,國家機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故意或者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國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規定酌情處罰。
2、本罪在客觀方面要求行為人必須具有違反國家保密法規,故意或過失地泄露國家重要秘密,情節嚴重的行為。
國家保密法規,主要是指1978年以後的幾個保密法規。各個有關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集體經濟組織等,凡是依據上述當前有效的保密法規所規定的保密范圍、保密制度和職責、要求,結合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所作的具體保密規定,教師國家保密法規的具體實施規定,違反了這些具體實施規定的,必然違反保密法規,所以在審判實踐中都認為屬於違反國家保密法規的行為。
3、按照保密法規和刑法規定,泄露國家要秘密,必須是「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所謂「情節嚴重」,一般是從客觀行為方面加以確認,如泄密的方法、手段、時間、地點和秘密內容、密級以及危害後果等事實情節是否嚴重;同時也要從行為人的主觀方面進行分析認定,如是故意還是過失泄密的,泄露的動機、目的是否惡劣等。例如,為了謀取私利或者出於其他個人目的而故意泄露國家重要秘密的;在戰時或國家高速某項政策等特殊時間、地點泄露國家秘密的;秘密內容非常重要的;造成嚴重危害後果或重大損失的,等等,一般可視為「情節嚴重」的行為。
4、這種犯罪,一般是特殊主體,即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集體經濟組織的工作人員,才可以成為泄露國家秘密罪的主體。但是,有些非國家工作人員也可能會掌管或者知道某些國家秘密,並有可能泄露出去,因此,根據刑法的規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也就以泄露國家秘密罪判處。
5、對泄露國家秘密罪的處罰。根據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條的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故意或者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徒刑。非國家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規定酌情處罰。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
第2條規定:國家秘密是關系國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
第8條規定:國家秘密包括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第二條規定的下列秘密事項:
(一)國家事務的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二)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
(三)外交和外事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以及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事項;
(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
(五)科學技術中的秘密事項;
(六)維護國家安全活動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項;
(七)其他經國家保密工作部門確定應當保守的國家秘密事項。
不符合本法第二條規定的,不屬於國家秘密。
政黨的秘密事項中符合本法第二條規定的,屬於國家秘密。
第9條規定: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級。
「絕密」是最重要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別嚴重的損害;「機密」是重要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嚴重的
損害;「秘密」是一般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損害。
㈤ 違反保密法律法規應承擔哪些責任
㈥ 新《保密法》規定了那些法律責任
1、保密工作領導責任:新《保密法》第7條規定:機關單位應當實行保密工作責任制。主要是實行黨政領導幹部保密工作責任制。
2、定密責任:新《保密法》第12條規定:機關單位負責人及其指定的人員為定密責任人,負責國家秘密確定、變更和解除工作。
3、定密不當責任:新《保密法》第49條第2款規定:對應當定密的事項不定密,或者對不應當定密的事項定密,造成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給予處分。
4、知悉范圍確定責任:新《保密法》第16條規定:機關單位負責人應當根據工作需要批准國家秘密知悉人員的范圍。
5、發生泄密領導責任:新《保密法》第49條第1款規定:發生重大泄密案件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給予處分。
6、查處不力領導責任:新《保密法》第47條規定:對違反保密規定的人員拒不依法處分的,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依法予以處理。
7、新《保密法》改「結果罰」為「行為罰」。該法第48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不論是否造成泄密後果,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非法獲取、持有國家秘密載體的;
(2)買賣、轉送或者私自銷毀國家秘密載體的;
(3)通過普通郵政、快遞等無保密措施的渠道傳遞國家秘密載體的;
(4)郵寄、托運國家秘密載體出境,或者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攜帶、傳遞國家秘密載體出境的;
(5)非法復制、記錄、存儲國家秘密的;
(6)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國家秘密的;
(7)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或者未採取保密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信中傳遞國家秘密的;
(8)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接入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的;
(9)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信息系統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之間進行信息交換的;
(10)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存儲設備存儲、處理國家秘密信息的;
(11)擅自卸載、修改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技術程序、管理程序的;
(12)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有上述行為尚不構成犯罪,且不適用處分的人員,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督促其所在機關、單位予以處理。
㈦ 屬於違反保密法律應承擔責任的是哪些
您好,《抄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襲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違反約定需要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如果情況嚴重可能觸犯刑法泄露商業秘密罪,受到刑法處罰。
以上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㈧ 違反保密協議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若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可能要承擔以下法律責任:
1、民事責任,公司可以要求員工賠償因違約或侵權給公司造成的損失。
2、行政責任,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依法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工商管理機關還可以責令侵權人將載有商業秘密的圖紙、軟體及其他有關資料返還權利人或銷毀。
3、刑事責任。對於違反保密協議造成嚴重後果的當事人,我國刑法規定了侵犯商業秘密罪。
《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侵犯商業秘密罪】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
若能提供進一步的信息,有助於提供更為詳細准確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