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合夥施工協議法律責任

合夥施工協議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25 19:49:49

A. 合夥做工程和合夥人寫有固定時間反還本金和利潤、在法律上有法律效力

合夥做工程,和合夥人寫有固定時間返還本金和利潤,這在法律上是有法律效力的。
但是,這不是合夥合同,而是名為合夥實為借貸的合同。
如果起訴到法院,法院會確定為民間借貸糾紛,而不是合夥糾紛。
當然,確定為合夥糾紛,合同仍然是合法有效的。

B. 關於合夥人的工程款糾紛

06 . 保修期未滿,提前使用工程,拖欠工程款全部支付

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合同約定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承包人主張支付尚欠全部工程款的,應予支持。

標簽:|工程款|質保金|提前使用|保修期|未經驗收

案情簡介:1995年,建築公司與開發公司簽訂施工合同。1996年,工程基本完工。1997年,在未經驗收情況下,開發公司開始使用上述工程。1998年,建築公司訴請開發公司支付拖欠工程款3800萬余元及利息。開發公司以雙方系閉口價、1年保修期未滿應扣10%工程款為由抗辯。

法院認為:①建築公司與開發公司所簽施工合同有效。對閉口價合同以外的裝修等工程,開發公司與建築公司雖未達成書面協議,但在施工過程中雙方對此項工程進行過協商,開發公司多次出具工程變更單,建築公司已施工完畢,開發公司已實際使用,該部分工程款應據實結算,以委託鑒定機構審計確定的工程款為准,由開發公司支付給建築公司。②根據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的,發生質量或其他問題,由發包方自行承擔。開發公司在本案所涉工程未經驗收情況下使用,由此發生的質量或其他問題,應由其自行承擔,故合同約定的一年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開發公司向建築公司支付尚欠工程款不違反合同約定。判決開發公司支付建築公司工程餘款3800萬余元及利息。

實務要點: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合同約定的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承包人主張支付尚欠全部工程款的,應予支持。

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2000)民終字第125號「某開發公司與某建築公司工程款糾紛案」,見《上海福海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與上海市第五建築有限公司工程款糾紛上訴案》(審判長程新文,審判員於曉白,代理審判員張章),載《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選登》(200102/6:334)。

C. 施工方負責人和總包方的領導私下簽訂合夥協議,構成經濟犯罪嗎

你說的施工方負責人是指分包單位嗎?這個合夥協議是指這個工程的分包合同嗎?
分包合同不需要合同備案,價款完全雙方協定,只是在分包單位的選任上,需要徵得建設單位的認可。

D. 合作協議具有法律責任

經雙方協商達成合意而形成的協議,只要是真實意思表示,協議內容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對當各方都有法定約束力。如果協議中,明確了違約責任的後果與承擔方式,違約方要承擔違約(法律)責任。

E. 關於合作協議是否負法律責任

1、雙方的約定並不違反禁止性的規定,合同有效,合同雙方應遵守合同的約定。

2、若你單方退出,對方可能通過訴訟要求你承擔違約責任。但是,該協議的違約責任過高,若發生訴訟糾紛,可以按照合同法第114條第二款的規定,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3、如果你作為違約方提出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數額太高請求人民法院予以調整的,首先法院必須確定因違約造成的損失,在確定了損失後,如果違約金的數額超過了損失的30%,則可以認定為過分高於損失,人民法院可以酌情調整到守約方損失的30%以內(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29條)。

4、具體損失的計算標准參照合同法第113條第一款的規定。

總之,如果你是乙方,建議你盡快搜集甲方可能的損失范圍的證據,和合同簽訂時,你可能預期甲方的損失范圍的證據。若能搜集相關的證據,則可以極大的降低你的違約金賠償的范圍。當然,如果你能搜集到對方也存在違約的情況,那就更理想了,雙方違約的情況是可以降低違約金賠償金額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475

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司法解釋依據:合同法司法解釋二
http://china.findlaw.cn/hetongfa/hetongfagui/hetongfa/htfsfjs/5713_2.html

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F. 合夥協議是否有法律效應

1、「合夥協議是否有法律效應」:只要以上協議內容是全體合夥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沒有脅迫或欺詐等情形、合夥協議上有全體合夥人共同簽字並註明了時間的,就是有效協議。

2、合夥協議有效,只是證明合夥協議有法律效力、對全體合夥人有約束力,但不等於有強制執行力,有強制執行力的文書應是生效的法院或行政機關做出的可強制執行的文書。

3、但是,合夥協議雖然有效,也不等於你所說情況下的所有債務都要由全體合夥人共同承擔:
(1)因為合夥經營中出現的債務,應由全體合夥人共同承擔,比如你所說的「陷入經濟糾紛」,如果到法庭,法院會按合夥協議的約定判決由全體合夥人共同承擔、而不是由實際管理經營人一人承擔。
(2)但是,實際經營人(也就是你說的「法人」)或者其他合夥人因「打架造成惡性後果」所形成的債務:與合夥的經營沒有關系,應由實際打架的合夥人個人承擔責任。

4、相關法律依據:
(1)《民法通則》第三十條 :個人合夥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

(2)第三十一條 :合夥人應當對出資數額、盈餘分配、債務承擔、入伙、退夥、合夥終止等事項,訂立書面協議。

(3)第三十二條 合夥人投入的財產,由合夥人統一管理和使用。
合夥經營積累的財產,歸合夥人共有。

(4)第三十四條 個人合夥的經營活動,由合夥人共同決定,合夥人有執行和監督的權利。
合夥人可以推舉負責人。合夥負責人和其他人員的經營活動,由全體合夥人承擔民事責任。

(5)第三十五條 合夥的債務,由合夥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
合夥人對合夥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償還合夥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數額的合夥人,有權向其他合夥人追償。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修改稿)44.全體合夥人對合夥經營的虧損額,對外應當負連帶責任;對內則應按照協議約定的債務承擔比例或者出資比例分擔,協議未約定債務承擔比例或者出資比例的,可以按照約定的或者實際的盈餘分配比例承擔。但是對造成合夥經營虧損有過錯的合夥人,應當根據其過錯程度相應的多承擔責任。

G. 活是我乾的合同是合夥人簽的我拿了工程款付法律責任嗎

你需要把您們合夥做生意的約定用電話錄音或者簡訊微信等方式確認下來,只要有證據能夠證明你們是合夥關系,那麼你拿了錢不負法律責任,只要按照合夥約定把該給他的錢給他就可以了

H. 合夥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雙方之間的協議只要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都是有效的。你的合同應當包括你和合夥人的個人情況,合夥的條件,合夥目的,違約責任,違約處理方式,合夥解散條件,協議簽訂日期等條款。

I. 適用合夥協議糾紛時可以引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法條嗎

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建築業企業資質等級標准》(試行)、《建築安裝工程總分包實施法》、《建設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價格管理暫行規定》、《工程建設項目實施階段程序管理暫行規定》等。

J. 關於公司合夥人法律責任的問題。

合夥人共負盈虧,共擔風險,對外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如果大股東私自以公司的名內義在外欠了容大筆錢沒有跟合夥人協議私自處分合夥企業財產,公司對外負債的債權人不知情的,合夥人仍需承擔連帶責任。
對於這種情況,你仍然要承擔責任,可以按照出資比例或協議的規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承擔清償責任後有權向大股東追償。

熱點內容
建設法規形考作業答案 發布:2025-07-12 19:34:02 瀏覽:68
北京市人口與計劃條例 發布:2025-07-12 19:28:37 瀏覽:631
法官都有啥管 發布:2025-07-12 19:27:18 瀏覽:451
安全條例57 發布:2025-07-12 19:08:31 瀏覽:813
勞動法工傷案例 發布:2025-07-12 19:07:01 瀏覽:397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 發布:2025-07-12 19:01:55 瀏覽:118
郭守傑注會經濟法考點 發布:2025-07-12 19:01:22 瀏覽:905
法學電子書資源 發布:2025-07-12 18:54:50 瀏覽:378
工商法人查詢網 發布:2025-07-12 18:54:05 瀏覽:429
勞動法計算工資用的天數 發布:2025-07-12 18:53:17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