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關於葯品掛靠的法律責任

關於葯品掛靠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28 16:33:54

Ⅰ 第九條關於掛靠的描述,法律依據是什麼

掛靠經營法律後果
1.民事法律後果
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沒有良好的信用,市場經濟難以運行。而掛靠行為在民法一般之法理上屬典型欺詐行為。掛靠者在不符合法律精神的情況下借用他人名義進行經營,或雖可獨立經營,但為經營之繁榮而借他人名義經營,而第三人往往基於對被掛靠方的信任才與之進行交易;對於被掛靠方來說,明知掛靠
方行為不適,為獲得某種「利益」 而允許他人以自己名義從事經營,使第三人陷入錯誤的思考狀態中,由此造成的債務,理應由二者共同承擔,以保護善意第三人,規范市場交易秩序。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十四條執行。
2.行政法律責任
掛靠經營行為中,掛靠人與被掛靠人都違反了行政法律規范,均需對其行為承擔行政責任。
被掛靠人違背了行政許可權利人在行使權利時必須依照法律規定實施許可,不得將被許可的權利隨意轉讓他人的法律規定。《行政許可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事特定活動,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申請。第八十一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經行政許可,擅自從事依法應當取得行政許可的活動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採取措施予以制止,並依法給予行政處罰。第七十九條還規定了出讓、轉借行政許可的責任:被許可人有塗改、倒賣、出租、出借行政許可證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而掛靠人在沒有取得行政許可的情形下,便假冒被許可人的名義從事相關活動,顯然違反了《行政許可法》。
3.刑事法律責任
如果掛靠經營活動觸犯刑法,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等犯罪,依法承擔刑事責任。但依據罪刑法定原則,掛靠經營承擔刑事責任時必須有刑法的明文規定。
《行政許可法》第七十九條規定,被許可人出租、出借、轉讓、倒賣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第八十一條也規定,未經許可而從事相關活動構成犯罪的也應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同時,《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或情節特別嚴重的,都構成非法經營罪,應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Ⅱ 掛靠的相關法律

關於被復掛靠企業與業主方簽訂的總承製包施工合同效力問題。關於被掛靠企業與業主方簽訂的施工合同效力,法學界主流觀點均認同司法解釋的意見,該解釋第一條明確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的規定,認定無效:(二)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的」。因此,只要是確有證據證明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與業主方簽訂總承包施工合同,則該施工合同將被認定為無效。
依筆者看來,該條規定無疑對業主方具有非常大的法律風險。為什麼這么說呢,請看該司法解釋第八條規定「承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發包人請求解除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應予支持:將承包的建設工程非法轉包、違法分包的」,該條司法解釋得以成立的前提顯然是總承包施工合同有效。也就是說,如果出現了承包人將建設工程非法轉包或違法分包的情形,發包人僅僅具有總承包施工合同的解除權,而沒有宣告總承包施工合同無效的權利。

Ⅲ 非法掛靠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非法掛靠的法律責任為:掛靠單位如果沒有取得相關資質而從事經營活動,情節嚴重的,有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依法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在掛靠經營中,一部分是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Ⅳ 查到葯店有掛靠過來的葯,葯店會有什麼責任

這個風險也蠻大的,執業葯師掛證到葯店一般認作為葯店質量負責人使用,按新版GSP的規定『質量負責人是葯品質量第一責任人』,一旦葯店出了什麼葯品質量問題,首先會找到你。你能夠負得起這個責任就掛吧,掛證有風險,所以具體的要和葯店協商。還要看葯店的實力,和葯監局的關系。具體可以下個葯店理貨寶看看。

Ⅳ 執業葯師掛證有什麼法律責任

大家都知道3.15執業葯師掛證曝光(詳情:葯師圈大事件!執業葯師掛證3.15是什麼意思)之後,國家怒了,相關部門坐不住了,國家葯監局在3.19日下令徹查執業葯師掛證行為,一旦被查到,不僅面臨失去工作的風險,事態嚴重者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那麼執業葯師掛證被查會受到什麼處罰,如下
1.一旦查實執業葯師掛證者,撤銷其《執業葯師注冊證》,並對外公示。要將「掛證」執業葯師納入信用管理「黑名單」,積極探索多部門聯合懲戒、共同打擊的長效機制。
2.各省級局組織對行政區域內的葯品零售企業開展監督檢查,凡檢查發現葯品零售企業存在「掛證」執業葯師的,按嚴重違反《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情形,撤銷其《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證書》;
3.凡檢查發現葯品零售企業未按規定配備執業葯師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七十八條規定依法查處,同時,將該企業列入年度重點檢查對象,進行跟蹤檢查或飛行檢查;
4.凡檢查發現葯品零售企業未按規定銷售處方葯的,依據《葯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予以處罰;
5.凡檢查發現存在「掛證」行為的執業葯師,撤銷其《執業葯師注冊證》,在全國執業葯師注冊管理信息系統進行記錄,並予以公示;在上述不良信息記錄撤銷前,不能再次注冊執業。
6.《通知》還提出,各市(或縣)級負責葯品監管的部門要結合全國執業葯師注冊管理信息系統的執業注冊信息,提高監督檢查針對性和實效性。對於查實葯品零售企業存在執業葯師「掛證」的,應通報當地醫保管理等部門,取消其醫保定點資格,形成部門聯合懲戒機制。
綜上,執業葯師掛證被查會受到一定處罰的,大家一定要遵紀守法,做到真正持證上崗。

Ⅵ 掛靠執業葯師證需撐得怎樣的法律責任,特別是法人代表

主要是對葯品經營企業的處罰。
第八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提供虛假的內證明、文件資料、容樣品或者採取其他欺騙手段取得《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或者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或者撤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五年內不受理其申請,並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Ⅶ 關於掛靠經營葯品

資金流向是否由客戶到B公司再到A公司,如果這樣就不是掛靠經營葯品

Ⅷ 什麼是法律意義上的掛靠,掛靠當事人承擔什麼責任

一、什麼是法律意義上的掛靠
掛靠是指單位或個人,在未取得相應資質的前提下,借用符合資質的施工企業的名義承攬施工任務並向該資質施工企業交納相應「管理費」的行為。
根據《建築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承包建築工程的單位應當持有依法取得的資質證書,並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內承攬工程。禁止建築施工公司超越本公司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築施工公司的名義承攬工程。禁止建築施工公司以任何形式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本公司的資質證書、營業執照,以及本公司的名義承攬工程。
二、掛靠當事人承擔什麼責任
因掛靠產生的法律後果,掛靠當事人依法應當對法律後果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1、掛靠經營關系的建築施工企業以自己的名義或以被掛靠單位的名義簽訂的承包合同,一般應以掛靠經營者和被掛靠單位為共同訴訟人,起訴或應訴。(最高法院《民訴法意見》第43條規定:「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掛靠集體企業並以集體企業的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在訴訟中,該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與其掛靠的集體企業為共同訴訟人。」 )施工人掛靠其他建築施工企業,並以被掛靠施工企業名義簽訂建設工程合同,而被掛靠建築施工企業不願起訴的,施工人可作為原告起訴,不必將被掛靠建築施工企業列為共同原告。
2、掛靠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掛靠協議無效,雙方應分別承擔過錯責任。
3、根據《建築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被掛靠的施工企業與建設單位所訂立的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無效。該施工單位與使用其名義承攬工程的單位或個人對建設單位因此而遭受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如果建設單位在知情的情況下仍與該被掛靠的施工企業簽訂合同,則建設單位也有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4、施工企業具備相應的資質是承攬工程和簽訂承包合同的法定條件。因此,對於建設工程竣工前施工方未取得相應資質的,由於承包合同違法性的瑕疵不能彌補,應確認為無效。
5、以被掛靠單位與建設單位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後,工程款如何結算取決於工程是否竣工驗收合格。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三條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承包人可請求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且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不合格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處理:(1)修復後的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發包人請求承包人承擔修復費用的,應予支持;(2)修復後的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不合格,承包人請求支付工程價款的,不予支持。因建設工程不合格造成的損失,發包人有過錯的,也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以上答案來源於問問我

Ⅸ 無營業執照十幾年一直掛靠葯材公司下邊經營葯品算犯罪嗎

「掛靠經營」違反了《葯品管理法》規定,情節嚴重的有刑事責任(犯罪)風險。
從法律上講,掛靠經營實質上就是一些自然人、合夥組織利用企業法人的獨立人格和資質,規避國家法律政策對某種行業的要求和限制,並利用所掛靠的企業法人所具有的某種資質從事經營活動的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講,掛靠經營其實是一種「違法」行為。

熱點內容
2法院相聲 發布:2025-07-10 22:39:45 瀏覽:111
公司人事部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0 22:30:14 瀏覽:363
群主是負法律責任了嗎 發布:2025-07-10 22:30:02 瀏覽:844
准則條例全名 發布:2025-07-10 22:26:25 瀏覽:566
經濟法和行政法的連系 發布:2025-07-10 22:18:57 瀏覽:877
河南省公墓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0 22:14:31 瀏覽:574
國際經濟法司考真題單選 發布:2025-07-10 22:12:56 瀏覽:141
勞動法高級管理人員 發布:2025-07-10 22:09:31 瀏覽:436
四維彩超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7-10 21:57:45 瀏覽:748
政府組織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0 21:56:50 瀏覽: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