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補充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1. 補充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補充協議書只要雙方都簽字就有法律效力,而且這樣的補充協議書法官也會非常重視的,有協議就必須履行,補充協議書也一樣。
2. 補充協議的法律效力
信件無法視作協復議的,補充制協議是需要的是對生效的合同做補充,沒有簽字是無效的,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第六十一條 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2)商品房補充協議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補充合同的效力
當補充合同的約定與主合同的約定發生矛盾時,應該以時間在後的約定條款為准執行。時間在後的約定,實際上是對主合同的原約定的重新修訂,該新約定是補充合同的精要和實質。如果仍以主合同的原條款為准執行,那就失去了補充合同存在的意義。
補充合同與合同變更
補充合同對主合同補充太多的新約定,則該補充合同就難以稱之為補充合同了。補充合同對主合同修改得太多,超過了適當的量,或補充合同對主合同的實質要件進行了較大的補充修改。
比如對價格條款,技術標准,履約期限等約定進行了不利於其中一方的修改,這也不能稱之為補充合同。這些補充和修改已經符合合同變更的要求,應該稱之為合同變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3. 購房合同補充協議可以違反法律么
補充協議一般是對原合同的補充或者變更,在購房協議中要明確約定,如果補充協議的條款與原協議不一致發生沖突的時候,應當以補充協議為准,但原協議明示不得變更的條款,補充協議中對該條款的發生變更則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補充協議是有法律效力的
4. 商品房買賣合同補充協議是否有效
開發商與抄購房人襲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以下簡稱《合同》是建設部頒布的格式化文本。購房人還可以對其在購房中就開發商承諾或雙方協商一致的內容,以補充協議的方式附在《合同》里,成為《合同》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補充協議應考慮的內容有:包括對房屋質量的約定、對房屋交付流程的約定、對違約責任與解除合同的約定、對產權證取得期限的約定、關於不能如期取得貸款的約定、關於物業的約定等。
實踐中,開發商指定的前期物業與業主委員會選聘的物業之間產生的糾紛很多,因此,購房人為保證其入住後權益的維護,也可在《補充協議》中約定物業的有關情況。
總之,購房人應當本著謹慎,宜細不宜粗的原則,審查和簽訂《合同》或補充協議,對於不清晰和需補充的地方及時同開發商取得聯系,從而使自身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
5. 在簽訂購房合同後 簽訂補充協議還有效嗎
問:我在去年購買了一套位於頂層的商品房。當時發展商承諾,在簽訂購房合同後三個月內,只要我交齊房款,並付清入住費用後即可入住。當時我急需一套房屋,於是當即就落定,與發展商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合同約定:在簽訂合同後三個月內,發展商將經竣工驗收合格的房屋交付給我使用,逾期交樓超過180天的,發展商每天按我累計已付款的萬分之五支付違約金。合同簽訂後,我一次性付清房款。但交樓期限界滿後,發展商卻告知,因政府原因,驗收手續尚未辦妥,要求我再簽訂一份補充協議。補充協議約定:發展商將交樓的日期順延180天,我放棄這段時間違約金,同時在新的交樓期限界滿後,如發展商仍未能交樓的,違約金比例調整為按我累計已付款的萬分之二點一/天支付違約金。發展商贈送一年的管理費給我,如補充協議與合同有沖突,以補充協議為准。由於我不了解相關的規定,就簽訂了這份補充協議。 可拖到今年,新的交樓期限也界滿,發展商還是不能交樓。我想了解一下,補充協議有法律效力嗎?我能否要求發展商按合同約定交樓日起至今的違約金?因現在也無法入住,贈送物業管理費更無從談起,違約金的比例應按哪個標准計算? 答:如林小姐所講情況屬實,林小姐與發展商簽訂的補充協議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同時也沒有違反有關法律禁止性規定,是合法有效的,雙方均應依據補充協議履行合同義務。林小姐與發展商簽訂補充協議,實質上是變更原合同條款的約定,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如遇糾紛,應以後一份合同(即補充協議)約定為准。 林小姐不能要求發展商支付從合同約定的交樓日起至今的違約金,因為林小姐與發展商在補充協議中已明確,林小姐同意順延交樓日期180天,故此林小姐只能要求發展商支付從新的交樓日期至今的違約金。同時,因林小姐與發展商在補充協議中變更了違約金比例,只能以補充協議的違約金計算方式來計算違約金。 建議消費者在簽訂合同後,遇到發展商提出簽訂補充協議的情況,一定要小心審核合同條款,往往陷阱就藏在這些補充協議中。
6. 商品房補充協議違法嗎
商品交易活動中,就交易合同(協議)約定之外的事項,雙方達成意合後簽訂補充協議是受法律支持的,是主合同的補充與完善,在效力認定上,會以後簽協議效力優先。
7. 補充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只要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和限制性規定,且充分尊重當事人雙方的意思自治,協議內容合法有效的話,補充協議與主合同的效力是同等的。
2、在補充協議與主合同發生沖突時,視為對主合同的變更或撤消,其效力優於主合同。即補充合同中與主合同相沖突的條款,補充協議的條款優先適用。
3、雙方需要在補充協議中明確補充原合同的效力范圍,明確補充主合同是在原來的范圍之內生效還是有所變動、如何變動等。
4、補充協議是以主合同的成立和有效為前提的,如果欠缺主合同成立的必備條件和必要條款,或者主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就沒有簽訂補充協議的必要了。
三、補充協議的效力
1、簽訂合同之後,發現內容還需補充的,可以擬定合同補充協議。合同補充協議的擬定需要注意幾個必備信息:一是雙方當事人的基本信息需全面具體;二是說明擬定補充協議的原因;三是協議補充的內容或變更的內容。
2、補充協議是對原合同的補充或者變更,一般要明確約定,如果補充協議條款與原合同不一致或發生沖突時,應當以補充協議為准,但原合同明示不得變更的條款,補充協議中對該條款發生的變更則不發生法律效力。
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補
8. 開發商在商品房買賣合同外簽定補充協議是否有效
您好,開發商在商品房買賣合同外簽定補充協議只要符合合同生效要件就有效,專當合同與補充協議中存在差異屬時應以補充協議的條款為准。「補充協議」是指當事人對於合同中的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而達成的協議。「補充協議」是相對於已經存在的合同而言的,「協議補充」就是通過協議方式補充已經存在的合同中存在的漏洞。因此,已經存在的合同與「補充協議」之間是主從關系。已經存在的合同是主合同,「補充協議」是從合同。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9. 與開發商簽訂補充協議 有法律效力嗎
《物權法》第15條規定:「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的效力。」
依據物權法相關規定依法登記權屬證書只是物權變動的權利要件,而不是買賣生效要件,在尚未取得產權的情況下,雙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行為屬於債權行為,不是物權行為,
只要符合合同的成立要件,就應當認定為合同有效。也就是說雙方簽訂合同後,由於房屋不能辦理過戶手續,房屋的物權並未發生變動不能對抗雙方之外的第三人;但在雙方之間,債權已經成立,雙方都受到相關條款的約束,其後的取得產權證書、協助過戶等行為是當事人應當履行的義務,如不能達到上述目的,購買方可依法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承擔違約責任或者退還購房款賠償損失。
由此可知,未取得房產證的房屋買賣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未取得房產證的房屋買賣行為涉及到諸多風險,因此買賣雙方一定要制定嚴密的買賣合同條款,將糾紛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10. 我沒簽正式購房合同,先簽了購房合同補充協議,這個補充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協議一般簽訂即發生效力,但如果補充協議條款內容明確要以主合同為依據,主合同尚未簽訂的話,補充協議暫時不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