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冊道德與法律知識點總結
1. 七年級下冊政治知識點(詳細)
1. 歸屬感——人都希望歸屬於某個團體,成為其中的意願,並得到團體的重視\尊重\關心和照顧.這種對團體的以來和需求的感覺就叫歸屬感.
2. 為什麼學校和班級是我們成長的園地?——(1)學校和班級是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的場所
(2)是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環境(3)是培養興趣和發展特長的園地.
3. 集體——是許多人集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有共同目標和行為規范的團體。
4. 怎樣處理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集體中同時存在著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一般情況下,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堅持以集體利益為重,並願意放棄或者犧牲一些個人利益,這就是集體利益。從長遠看,提倡集體利益是對個人利益的最大保護。
5. 個人利益的表現——將個人利益凌駕於集體利益之上,過分強調個人利益,不顧他人和集體的利益。
6. 小團體主義——就是擴大了的個人主義。其特點是當小團體利益和大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首先考慮個人和小團體的利益。
7. 團隊精神——為了集體的利益和目標,集體成員能夠主動與他人合作,不計較個人的一時得失,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盡心盡力。在現代社會中,人們把這種作風稱作團隊精神。
8. 承擔應有的責任——是維護集體利益和榮譽、建設集體的最好辦法。
9. 責任——是由一個人在一個集體中的角色所決定的應該做的事。
10. 怎樣為班集體作貢獻?——為集體做貢獻,體現在為班級和學校事務的奉獻中。一方面,要學習螺絲釘精神,做好集體分配給自己的事;另一方面,根據自己的特點,找准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主動為集體做力所能及的事。
11. 怎樣更好的做到團結?——要做到真正的團結互助,還需要對團隊有正確的認識(1)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2)不掩飾自己的缺點,對別人的缺點敢於提出誠懇的批評(3)正確對待同學間的矛盾。
12. 說出自己在社會中的幾種不同的角色及承擔的責任?——(1)在學校是學生,要努力完成學習任務,遵守紀律(2)在班集體中,是集體的一員,要關心集體、愛護集體(3)在社會中是公民,要熱愛祖國,建設祖國。
第二單元 情感世界
1. 情緒的基本類型有——喜、怒、哀、懼等。還有復合情緒,如亦悲亦喜、百感交集
2. 少年時期的情緒特點——(1)比較敏感,但不穩定(2)活動比較強烈,但相對脆弱(3)變化迅速,但不持久(4)容易沖動,缺乏理智控制。
3. 情緒的分類——(1)正常情緒和不正常情緒。正常情緒是由適當原因或反應適度的情緒。不正常情緒是沒有適當原因的或反應程度不適當的情緒。(2)積極情緒(良好情緒)或消極情緒(不良情緒)。
4. 情緒為什麼需要調節?——不同情緒對於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長發展有不同的作用。調節不正常的、消極的情緒,保持和培養積極的情緒,不僅有利於我們的身心講課,也對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社會有積極的作用;反之,不正常的、消極的或不良的情緒則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妨害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5. 調節情緒的方法?——(1)認知調節(2)理智控制(3)合理宣洩(4)心理放鬆(5)行為調節(6)理性升華
6. 心理放鬆法包括——呼吸放鬆法、肌肉放鬆法、靜坐放鬆法。
7. 喜怒哀樂,人之常情,指情緒;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指情感。
8. 情感的發展需要依靠自身自覺的努力和培養。少年時期是情感發展的關鍵時期。
9. 情感與道德的關系?——情感是道德的基石。沒有情感就沒有道德可言。培育豐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世道德品質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10. 怎樣培育高尚情感?——(1)感受理智(2)體驗道德(3)欣賞美好
11. 愛國情感——是對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祖國的深厚情感,是一種崇高的道德情感。是我們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親近感、榮譽感、自豪感、責任感、義務感。
第三單元 無序與有序
1. 規則——就是關於可以和不可以做什麼、應該和不應該做什麼、可以和應該怎麼做、不可以和不應該做什麼的約定。
2. 遵守規則是——人類社會生活能夠正常進行前提和保證。
3. 規則的分類?——(1)不同的場所有不同的規則,如:家庭規則,學校規則,社會規范(2)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規則,如:經濟領域的規則,日常生活領域的規則,政治文化的規則(3)按形式形勢可分為正式和非正式的規則,按效力可分為強制性規則和非強制性規則。
4. 社會生活為什麼需要規則?社會生活需要秩序,只需來自規則。在實際生活中,哪裡有規則,哪裡才有秩序,那裡的社會工作才能順利進行;反之,哪裡沒有規則,哪裡就沒有秩序,那裡的工作生活就不能順利進行。
5. 法律——是掌握國家政權的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的。是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並且在全國范圍內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特殊行為規范。
6. 為什麼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法律不同於道德、紀律、章程、宗教戒律等,法律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規則。(1)法律是掌握國家政權的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2)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的(3)法律在全國范圍內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7. 我國法律的作用?——(1)法律具有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糾紛或矛盾的作用。(2)法律具有制裁違法犯罪行為的功能,並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來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生活的有序與和諧。
8. 他律與他律的作用——他律是指個人的行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規則支配,而且是被動或被迫接受的。他律表現為「你必須怎樣做」 「你應該怎樣做」「你不應該怎樣做」或者「不許你怎樣做」,違反了規則就會受到相應的懲處。
9. 自律及自律的表現——自律是指個人的行為由自己的要求或內在的規則支配,主動、自覺約束自己。表現為「我應該怎樣做」「我不應該怎樣做」和「我願意怎樣做」「我不願意怎樣做」。
10. 規則與自由的關系?——紀律、法律等規則制約著人的行為,也保障著人的權利和自由。如果說規則市堤壩,自由則市堤壩中的水。沒有了堤壩的約束,堤壩中的水不僅會泛濫成災,而且自己也將最終乾涸於田野中不復存在。因此,只有內心甘願接受規則的約束,我們的心靈才會獲得真正的自由;相反,無視規則、違背規則,我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11. 國家法律,社會道德,學生守則的區別——(1)產生不同:法律是國家立法機關制定,道德是自然形成,學生守則是教育行政機關制定的(2)適用對象不同:法律是全國適用,道德普遍適用,守則在校學生適用(3)發揮作用的效力不同:法律靠國家強制力,道德靠輿論、習慣,信念,學生守則靠教育行政力量。
12. 中學生如何健康上網?——(1)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2)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3)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2. 如何做好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復習
復習方法:
1、以課本為本,以考綱為綱,把課本吃透。考題肯定是根據指定的教材出,不是根據某家出版社的教輔材料出。平常的考試題目,幾乎百分之百都可以在課本中找到原型——當然經過多層的綜合和深化。
2、三遍讀書法。第一遍應該以整體瀏覽為主,爭取明白全書概要,不要求理解每個具體知識點;第二遍才細致的理清重點難點;第三遍就是重新梳理,記憶背誦知識點。這樣三遍下來,這本書才算基本上看過了。
3、書看得差不多了,知識體系也整理好了,接下來開始做題。做題必須把握一個原則:先求精,再求多;先求慢,再求快;先求質量,再求數量。
4、背題。所謂背題,是一個比較形象的說法,並不是說一定就要把整個題目背下來。而是做了以後,把做過的練習冊.試卷等等都保存起來,以後每隔一段時間拿出來看一看。
3. 初一下冊政治知識點
第一單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
第一課 珍惜無價的自尊
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
一般來說,一個沒有自尊的人,也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
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
虛榮心:是一種追求表面上的榮耀、光彩的心理。(認識生活中的虛心的具體表現)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我們有責任去關心他人的自尊,維護他人的尊嚴。
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表現:⑴欣賞、鼓勵、期待等角度來善待對方;⑵不做損害他人的事情。
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生活中有損人格的不良習慣:說謊、逃避責任、假公濟私、陽奉陰違等。
自尊者達觀: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議論和態度,要適度自尊。
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現,就是對人有禮貌,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
怎樣尊重他人? ⑴首先,要善於欣賞、接納他人;⑵其次,不做有損他人人格的事情。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過,尊重可以喚醒人的良知,產生無法估量的下面效應。
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
「我能行!」
每個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我能行」的經歷歸結起來,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為上表現我能行,情感上體驗我能行。
自信,是對自身力量的確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實現所追求的目標。
自卑與自負都是自信的誤區。⑴自卑的人,輕視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嘗試;⑵自負的人,自以為了不起,過高的估計自己,看不起別人,自以為是。(生活中注意區分這兩種人)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自負與自卑都是以我為中心,以我為中心的心態會使他遠離成功。
自信有助成功 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質:⑴樂觀,⑵好奇,⑶專注。
唱響自信之歌
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績,有成績就會更自信。
看到我們學習、生活中的進步(想一想)
發現自己的長處,是自信的基礎。
實力,才是支撐信心最重要的杠桿。
我們只有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發展結合在一起,的自信才有堅如磐石的根基。
第三課 走向自立
自己的事自己干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現 (舉例)
人生需要自立:走進社會,經歷風雨、見世面;法律要求我們自立。
走向自立我們需要培養哪些能力? 如展示:⑴推銷自己的能力,⑵與人溝通、善解人意的能力 ,⑶遠用法律維護自己權益的能力,⑷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的能力等等。
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
依賴思想的危害: ⑴會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會使人缺乏生活的責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⑵只想不勞而獲,貪圖享受,就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是。
告別依賴,一個重要的表現是獨立地生活。
自己的事自己負責的前提是要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自立與自主的關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現是自立。
有了獨立自主的願望,即自立的意識後,又該怎樣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最基本的就是立足於自己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多實踐多鍛煉。正如「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親口嘗一嘗;要學會游泳,就在水中反復練習。」 (請你列舉你生活學習中需要自己做的小事或遇到的問題)
請你談:你如何「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⑴從思想上認識到依賴的危害,主動告別依賴;⑵學會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條件;⑶立足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小事做起,多實踐多鍛煉。
第四課 人生當自強
人生自強少年始
自強,就是對未來充滿希望,永遠向上,奮發進取。
自強精神表現在困難面前:⑴不低頭,不喪氣;⑵自尊自愛,不卑不亢;⑶勇於開拓,積極進取;⑷志存高遠,執著追求;等等。
自強是,通向成功的階梯。
自棄與自強是對立的。
自棄,是指自己懶惰成性,得過且過,不求上進,不思進取。
自棄的人最終將一事無成。
少年能自強
所有自強者共同的特點:對人生理想執著追求。
自強的關鍵:戰勝自我。 自強的捷徑:揚長避短。
人最大的敵人:自己。
少年怎樣才能自強? ⑴樹立正確的理想;⑵戰勝自身的弱點;⑶發揮自己的特長,揚長避短。就能在自強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斬浪,抵達成功的彼岸。
第三單元 做意志堅強的人
第五課 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
人生難免有挫折
挫折,就是所謂 「釘子」,即人們所遇到的失利、失敗和阻礙等。
挫折與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在,難以避免。
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多方面的:⑴不能預測和及時防範的天災人禍,⑵各種人為因素,⑶個人的道德品質、智力、體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
面對挫折和困難,大致有三種人:⑴膽怯、懦弱的人,⑵意志不堅定或者容易滿足的人,⑶意志堅強、有堅定信念的人。 第三種人善於把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變成墊腳石,從而鋒利成功,實現生命的價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挫折面前也從容
挫折的作用:⑴消極作用 使人產生憂愁、焦慮、不安、恐懼等消極心理。⑵積極作用 磨煉意志,增長才乾和智慧。(品味「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蚌病成珠」)
人們在戰勝一次又一次挫折後贏得的最寶貴的禮物:智慧。
挫折的有效方法? ⑴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⑵正確認識挫折,採取恰當的解決方法。⑶激發探索創新的熱情。⑷會自我疏導。
戰勝挫折、克服消極心理的有效方法: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創新,
自我疏導的方法:⑴合理宣洩法,⑵移情法,⑶目標升華法。
第六課 為堅強喝彩
讓我們選擇堅強
意志堅強的人有哪些表現? 意志堅強的人,⑴對自己的行動的動機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認識。⑵能在復雜的情境中冷靜而迅速地判斷發生的情況,毫不遲疑地採取堅決的措施和行動。⑶在碰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可以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氣餒、不焦躁。⑷能夠以頑強的精神、百折不撓的毅力,戰勝挫折和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即:自覺性、果斷性、自製力、堅韌性。)
堅強意志的意義(作用)?⑴堅定正確的人生方向,需要堅強意志。⑵走出失敗的陰影,需要堅強意志。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堅強意志。⑷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堅強意志。
能否將失敗轉化為成功的關鍵:有沒有堅強的意志品質。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堅強的意志是怎樣煉成的? ⑴必須樹立明確的目標。⑵要從細微之處做起,從小來做起。 ⑶善於管理自己。 ⑷主動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自己。你需要從哪些小事做起:想一想
品味: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第四單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課 感受法律的尊嚴
走近法律
規矩,就是人們說話、做事所依據的標准,也就是社會成員都應遵的行為規則。
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十分重要。
我們身邊的規矩有很多。可分為三類:道德、紀律、法律。
法律的顯著特徵:⑴由國家制定或認可。⑵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⑶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
我國法律:作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體現,它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法律的作用: ⑴規范作用。(突出地表現為規定人們可以做什麼,必須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⑵保護作用。
法不可違
我們維護自尊,培養自信,實現自立,力求自強,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守規矩,尤其是不能違反法律。
違法行為,凡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違憲 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又叫一般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屬於嚴重違法行為,是犯罪行為。
刑法,以國名義規定什麼行為是犯罪和對犯罪分子處以何種刑罰的法律。
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並依法應受刑法處罰的行為。
犯罪具有三個基本特徵:第一,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嚴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徵。第二,一種觸犯刑法的。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第三,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刑罰的當罰性,是犯罪的嚴重危害性及刑事違法的必然後果。
刑罰,又叫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實行懲罰的一種強制方法。
我國刑罰的種類分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五種; 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三種。
10犯罪歷來是國家法律打擊的重點,犯罪分子終究要受到來歷的刑事處罰。
防患於未然
遵守法律,是踐行道德的表現。
犯罪行為人的心理都是想獲得某種滿足。
要在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行為上遠離違法犯罪。
規范未成年人行為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想一想,我們身邊的不良行為有哪些?並能採取相應的預防和矯正措施。
品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忽以惡小而為之,忽以善小而不為」。
第八課 法律護我成長
特殊的保護 特殊的愛
凡未滿18周歲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專門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為我們設置了四道防線: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家庭保護的含義: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撫養、監護的職責,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
學校保護的含義:要求學校等教育機構依照法律的規定,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並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實施保護。
學校保護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發展、人身權利的維護、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社會保護的含義:要求全社會創造一種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社會保護包括對未成年人的社會文化保護、身體健康保護、勞動保護、自由權和精神的保護等方面。
司法保護的含義:要求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專門保護措施。
善用法律保護自己
我們維護權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能夠為我們提供法律幫助的機構: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
維護我們合法權益的途徑:1)非訴訟手段;2)訴訟手段。
非訴訟手段是我們維護合法權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⑴向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會團體等等方面反映問題,尋求幫助,以解決問題;⑵通過調解、仲裁等方式,解決爭議、糾紛,保障公民權益
訴訟的含義: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關系人參與的處理糾紛的程序。
訴訟是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一種手段,是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後屏障。
訴訟通常分為三種類型: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
刑事訴訟:是指由國家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證實犯罪、罪犯的活動。
民事訴訟:是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案件的解決糾紛的活動。
行政訴訟:俗稱「打官司」,是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照司法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爭議案件的活動。
10敢打官司。
11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12違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惡、狡猾的。我們與其斗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
4. 初一下政治知識點
生活告訴自己「我能行」
自尊的表現
1.自尊是一種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他首先表現為自我尊重和自我愛護。
2.自尊還包含要求他人、集體和社會度自己尊重的期望。
自尊的作用(意義)
1. 自尊的人積極向上。
2. 自尊的人贏得他人的尊重。(贏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自我尊重)
3. 自尊的人知榮辱,講自愛。
怎樣贏得自尊?
1. 用行動贏得自尊。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和國格,要維護自己的人格和國歌。
2. 真正樹立起自尊,贏得他人尊重,是要靠自我努力,發展提高自己來實現的。
3. 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自信的作用
1.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成功離不開勇敢,勇敢需要自信。
1. 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自強不息的力量。
2. 自信才能把自己的潛能發掘出來。
怎樣樹立自信?
1. 揚起自信的風帆。發現自己的優勢,找到了自信的「支點」。
2. 我們要在生活中積累成功。
3. 要樹立自己的自信,就要正視自己的不足,並想辦法加以克服和彌補,使之變弱為強。
4. 樹立自信必須克服自卑。
為什麼少年需自立?
1.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 自立的過程是我們鍛煉和提高生活能力的過程,也是我們不斷提高心理素質和道德品質的過程。
3.自立才能走向自強。
怎樣走向自立?
1. 自立,就要克服依賴性。
2. 獨立思考,自主作出決定。
3. 積極鍛煉,提高自立能力。(最基本的途徑就是積極實踐和鍛煉)
自強的表現(作用)
1. 在困難面前不低通,不喪氣,而是想辦法克服困難,戰勝挫折。
2.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同樣需要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怎樣走自強之路?
1. 要自強,首先就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並堅持不懈的為之奮斗。
2. 戰勝自我,超越自我。
3. 在磨礪中走向自強。我們應從小事做起,在生活中鍛煉自己。
為什麼人生難免有挫折?
1.由於受到多種阻礙和干擾而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時,便是遇到了挫折。
2.導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而每個人有不可能完全避開這些因素。人生難免有挫折。
怎樣正確認識(為什麼說)挫折是把雙刃劍?
1.對於弱者來說挫折往往會給人帶來痛苦,壓力和打擊,挫折會消磨人的鬥志,使人失去生活的信心。
2.對於強者來說,挫折則能磨練意志,激發鬥志,使人變得更加聰明。
怎樣戰勝挫折?
1.直面挫折,不畏不懼。
2.冷靜分析,從容應對。
3.自我疏導,自我排解。
4.主動尋求幫助。
5.積極進取,探索創新。
5. 初一下學期政治知識點總結
政治:1:時事掌握好;2掌握好答問題探究的技巧;3掌握答辯題技巧
至於選擇題只要搞好上面的題,應該不成問題.
技巧:答辨析題時先答正確或錯誤或片面;再答相關課文知識點,最後總結一下,寫以下自己觀點 觀點及看法
6. 人教版初一下冊政治要點
初一政治下學期復習提綱
第六課 發揮性格優勢 養成良好習慣
一、人的性格各不相同(P2-8)
1、性格的分類:(P2)
性格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兩大類。
2、性格的形成:(P3)、(優化設計P6)
性格的形成,既有先天的遺傳因素,又有後天的環境和教育的影響。
先天因素——遺傳
性格的形成 家庭——最初起重要作用
後天因素 學校——起重要作用
(主要) 個人經歷和自我調節——起關鍵作用
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後天因素的作用。
人的性格是先天和後天的合金。(P6)
3、性格的形成是緩慢的過程
性格的形成過程:兒童時代——不定型期;少年時代——萌芽期;中學時代——塑造期,也是良好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成年時代——定型期。
4、良好性格的特點/表現:(P6-8)、(優化設計P7)
——正確的態度、堅強的意志、積極的情緒、健全的理智
二、良好性格利於成功(P9-11)、(優化設計P3)
良好性格對於一個人的成長發展、學業成功和培養健康的人格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良好性格使個人才能得以充分施展和發揮。
2、良好性格對做好工作至關重要。
3、良好性格有助於健康人格的形成。(堅韌是健康人格中非常重要的東西,是克服一切困難的鑰匙,是成就大事業的人不可或缺的特點)
4、良好性格促進身心健康。
三、努力塑造良好性格(P12-16)
1、人的性格是可以培養和塑造的(人的性格是可以改變的)
(1) 性格不是一成不變的
(2) 各種性格都有兩面性:每個人都會有優點和缺點(P12)
2、培養和塑造良好的性格(方法):(優化設計P4-5)
(1)揚長避短
性格的塑造,重在發揮性格的優勢。
克服自己的性格弱點和缺點,重在行動。
克服性格弱點和缺點,還要有韌性。
(2)養成良好習慣
從改變習慣到改變性格,是培養良好性格的重要途徑。
塑造良好性格的關鍵,在於培養良好的習慣。
(3)加強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學會戰勝自我,即用自身的力量,約束自己和克服自己的性格弱點。
(4)置身於集體的監督之中。
第七課 待人真誠熱情 建立真摯友誼
一、生活需要友誼(友誼的作用和意義)(P20-24)
1、友誼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要。(優化設計P24)
2、友誼使人分享更多的歡樂和幸福。(真正的友誼是不含忌妒之心和狹隘之意的)
3、友誼有助於排解煩惱和憂愁。
4、友誼促進我們進步。
(1) 友誼能使我們學習得更好。
(2) 友誼能使我們思想進步得更快。
(3) 友誼能使集體更有力量。
5、真摯友誼建立的基礎:真誠平等、互幫互諒、共同追求(優化設計P25)
互相關心和互相幫助是友誼最基本的內容。
二、交友要講原則(P24-29)、(優化設計P26)
1、善交益友
益友:指能夠幫助自己上進的朋友。(P24)
每個人都想交益友,我們每個人也應該同時完善自我,爭取成為他人心目中的益友。
2、不交損友
損友:指會對自己道德品性產生不良影響的朋友。
3、樂交諍友
諍友:指能夠直言不諱地指出自己的錯誤、批評幫助自己的朋友。
4、克服交際中的不良傾向(交友中應注意的問題):
(1)「以自我為中心」難建長久的友誼
(2)圈子太小難建廣泛的友誼
(3)「哥們兒義氣」不是真正的友誼
「哥們兒義氣」最大的特點就是只講「友情」,不講是非,所以它非常容易導致朋友間互相隱瞞、包庇和助長壞思想、壞行為。結果一是害自己,二是害朋友,三是害集體。個別中學生因為「哥們兒義氣」而釀成大錯,誤入歧途,這類教訓是非常深刻的。
三、發展真摯的友誼(P29-34)、(優化設計P28)
1、以真誠換取友誼。
真誠是做人的一種高貴品質,也是交友成功的基本前提。
(1) 要尊重朋友
(2) 要坦誠相見
(3) 要言而有信
2、以熱情培養友誼
熱情的真諦是兩個字——主動。
(1) 主動關心朋友
(2) 主動去幫助朋友
(3) 主動去發現朋友的優點並予以贊揚
3、以寬容維護友誼
(1) 要對朋友的不同意見持寬容態度
(2) 要對朋友的過失持寬容態度
(3) 真心實意地去成全朋友的好事,發自內心地為朋友的成功和進步而高興。(這也是更高層次的寬容)
4、以原則純化友誼
(1) 面對是非問題,要有明朗的態度
(2) 要選擇適當的方式,向朋友表達自己的態度
5、以恰當的方式表達男女同學的友誼
(1) 自然地、落落大方地進行男女同學間的交往
(2) 交往時男女同學都要學會尊重對方
(3) 交往時男女同學都要學會自愛
第八課 融入社會生活 陶冶高雅情趣
一、生活處處有情趣(P38-41)(優化設計P47)
1、情趣的含義:
情趣:體現了一個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心理。
情趣,主要表現為生活情趣。生活情趣,來源於生活中美的感受和體驗。
2、生活處處有情趣,情趣是多種多樣的。
(1)多種多樣的情趣,表現在對自然界事物的觀察、認識、欣賞之中。
(2)多種多樣的情趣,產生在人們相互交往的社會生活中。
(3)情趣的多種多樣,還表現在人們的情趣是互有差異的。
——不同時代人的差異、同一人不同階段的差異
二、陶冶高雅情趣的意義(P42-46)
(一)高雅情趣的表現(優化設計P50)
1、健康的生活情趣——指有益於個人身心健康的情趣。
2、向上的生活情趣——指對生活充滿樂觀、積極態度的情趣。
3、文明的生活情趣——是符合現代文明要求的生活情趣。
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相關知識:世界——物質世界、精神世界;力量——物質力量、精神力量;生活——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等)
生活情趣的高雅,應該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方面都符合文明的要求。
4、科學的生活情趣——指符合科學精神和科學要求的生活情趣。
(二)陶冶高雅情趣的意義:(P44)、(優化設計P48)
1、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於個人的身心健康。
庸俗的生活情趣,損害人的身心健康。
2、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於開拓眼界和開發智力。
庸俗的生活情趣,使人眼界狹隘、庸庸碌碌。
3、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助於提高道德和文化修養。
庸俗的生活情趣,是道德和文化修養水平低下的表現。
三、在社會生活中陶冶高雅情趣(P46-52)
——高雅生活情趣不是天生的,它來源於對生活的熱愛、興趣和感受。(優化設計P51-52)
1、培養正當的興趣、愛好,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起點。
正當的興趣,有助於我們健康成長;不正當的興趣,不僅不會給我們以美的感受,而且還會給我們帶來不健康、庸俗的東西,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都是無益的,甚至是有害的。
2、豐富文化生活,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徑。
豐富文化生活,應該注意多樣化、文明化、知識化、科學化。
3、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有力保證。
在與夥伴們一起活動中,要注意鑒別不同的情趣,不能盲目地跟著「群體」參加無意義的甚至是對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動。
4、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條件。
第九課 培養愛國情操 樹立崇高理想
一、愛國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P56-59)
1、情操是人們情感的一種升華
含義:情操是比情感更高層次的一種人類感情,是情感的一種升華。
——培養高尚情操主要是指培養道德情操。
2、愛國情操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3、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大要素(優化設計P78)
(1) 深刻的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
(2) 強烈的愛國情感,是愛國情操的核心。
(3) 堅定的愛國行為,是愛國情操的歸宿。
愛國認知、愛國情操和愛國行為,這是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大要素,三者緊密相連,缺一不可。
二、愛國情操的表現(P59-66)
1、愛國情操是一種世界性的情感。
2、中華民族的愛國情操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基礎。(所有國家、民族的愛國情操都建立在本國、本民族的歷史和文化上。)
3、愛國情操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優化設計P79-80)
(1)對祖國的熱愛和忠誠。
① 對祖國的熱愛,表現為對生育自己的家鄉、故土的愛。
② 對祖國的熱愛,表現為一種深切的眷戀。
③ 對祖國的熱愛,表現為對祖國的忠誠。
(2)對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強烈企望。
祖國的統一大業還沒有最後完成。台灣還沒有回歸。
為了實現國家的統一大業,我國提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
(3)對祖國的繁榮昌盛抱有堅定信念。
愛國是無條件的,它不應該因祖國的貧富強弱而有所差異。
(4)對祖國尊嚴要堅決維護。(P65)
(5)對外來侵略者無比痛恨。
(6)對賣國求榮的民族敗類無比鄙視。
(7)對愛國志士無比崇敬。
三、立志培養愛國情操(P67-74)
愛國情操是每一個公民應有的美德和高尚品格。
一切愛國的思想和行為,都會得到贊譽和尊敬;一切有損國家利益的思想和行為,必定要受到譴責和唾棄。
(一)愛國情操的意義:
1、愛國情操使人精神高尚。
(1)愛國情操決定了人們對周圍事物的態度,一定是愛憎分明的。
(2)愛國情操使個人理想的實現與祖國的需要和發展融為一體。
2、愛國情操促進青少年奮發向上。(優化設計P85)
(二)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方法):(P70-74)、(優化設計P82)
1、努力學習,豐富愛國情感。
2、利用情景,陶冶愛國情感。
(1) 可以利用自然情景來陶冶愛國情感。
(2) 要善於利用創設情景來陶冶愛國情感。
3、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
(1) 把愛國情感轉化為愛國行動。
(2) 在國際交往中增進愛國情感。
第十課 增強自律能力 培養健康人格
一、自律——自愛、自省、自控(P78-81)、(優化設計P103)
自律,表現為懂得自愛,勇於自省,善於自控。
1、懂得自愛
(1)自愛,要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
① 要美化自己的外在形象。
② 更應該美化自己的內在形象。——主要
(2)自愛,還應該自尊和自強。
2、勇於自省。
——能夠經常地、冷靜地回顧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尋找並克服自己的缺點,努力改正錯誤。
3、善於自控。
——善於自我控制,能夠自己對自己進行監督和催促。
人最難戰勝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惰性,自己的缺點,自己的不良習慣。
二、自律使人優秀起來(P81-87)、(優化設計P105)
——注重自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1、自律,能使人自知。
一個人能夠認識他人,是智慧的表現;能夠認識自己,才是真正的聰明。
「自知」比「知人」更加可貴。
2、自律,能使人學會戰勝自己。
要戰勝自己,首先就得了解自己,隨後下決心,腳踏實地地去克服缺點和弱點,最終要努力鞏固進步的成果,拒絕不良誘惑。
3、自律,使人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良好行為習慣對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和健康都能產生積極的作用。
4、自律,能使人獲得行動自由。(優化設計P108)
真正的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約束和限制,沒有任何限制、約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5、自律,能使人高尚起來。
要是自己的品格高尚起來,需要在兩個方面多下功夫:
(1)「積」——積累美德。(積善成德)
(2)「防」——杜漸。即要預防和清除腐朽思想和不良習慣的侵蝕和污染。
三、養成自律習慣(P87-92)、(優化設計P106-107)
1、榜樣法。
——利用榜樣的力量,幫助自己增強自律能力。
2、自警法。
——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相關的名言、警句、格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用以勉勵自己,提醒自己,警戒自己。
用自警格言增強自律能力,要選擇格調高雅、引人向上、激人奮進的格言,要選擇對自己有針對性的格言,並嚴格地用來指導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3、自省法。
——要經常地自我回顧、檢查,對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為表現進行總結,肯定優點、長處,找出缺點、不足,明確前進的目標。
堅持記日記,是養成自省習慣的好方法。
4、慎獨法。
——一個人在沒有別人在場和監督的時候,也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不做違背道德、紀律和法律的事。
養成自律習慣,提高自律能力,加強心理品質和道德情操的修養,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歸根到底,在於要有理想。
7. 誰能在百度文庫里幫我下載一下,2016人教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知識點總結(精華版)
只能下載到前面12頁,可以參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