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微信騙了1800塊有法律責任么

微信騙了1800塊有法律責任么

發布時間: 2022-01-03 16:35:34

『壹』 微信詐騙別人幾百塊錢紅包犯法嗎

微信詐騙別人幾百塊錢紅包犯法,但是不構成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11年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12次會議、2010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檢察委員會第49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
二○一一年三月一日
為依法懲治詐騙犯罪活動,保護公私財產所有權,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結合司法實踐的需要,現就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貳』 在微信上買車被人騙了1800塊報警警察管嗎怎麼辦

這位小友,如你所說的話,建議你立刻撥打110報警,110接警後,會有記錄,會安排你附近的派出所出警,並且所有細節都會要求文字記錄,這樣,更容易立案,只要立案了,基本都能破案,即使被騙的錢不一定能追回,但是也能抓住騙子!等待騙子的是監獄!

『叄』 我在微信上面被人騙了1800塊錢報警有用嗎

怎麼騙得

『肆』 微信詐騙800元可以追回嗎

很難追回的,金額比較少,不過可以先報警,提供相關的證據給警察。

『伍』 我在微信上騙了別人五百多算犯法嗎

法在老百姓心裡的概念和專業人士不同。有的老百姓認為只有犯罪了才是違法,按照我國刑法標准只有詐騙三千至一萬(不同地區數額不同)以上才構成犯罪。但是法律界認定的違法是違反任何法律的,不僅限於犯罪《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民法中的《侵權責任法》第二條 規定,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民法通則》第92條:「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因此你不構成犯罪,但你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和民法的相關規定

『陸』 我在微信給騙了1800塊錢報警有用嗎

微信被騙1800元,只能報警試試。
利用微信詐騙金額超過三千元才會立案偵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柒』 我在微信上買東西被騙了1800塊錢怎麼辦

如果在微信上被騙錢了,可通過客戶端進行舉報,舉報團隊審核後確認相關帳號實施欺詐行為的,會對被舉報微信帳號進行永久封停;
微信作為即時通訊工具,對用戶在通訊中自發開展的支付行為,難以核實付款原因、目的等相關細節,建議被騙用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有需要,騰訊公司會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協助公安機關的偵查工作。

『捌』 在微信上被騙了一千塊錢報警有用嗎

一千塊可能不夠立案標准,會作為一般的治安管理案件處理,追回的幾率不大。只能是寄望於公安破案後追回。

『玖』 我的微信被別人利用騙了幾千塊錢報警的話我負法律責任

你要提供沒有參與詐騙的佐證才行,你自己的微信怎麼會被利用?很好奇!

『拾』 請問微信上被詐騙金額800元整,可以去立案調查嗎

詐騙罪的立案標准各省市不同,在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如果達不到詐騙罪立案標準的,可以按治安案件處理。
法律規定: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騙公私財物達到上述規定的數額標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夠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簡訊和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和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上述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並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理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2、《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 依照規定。
3、《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熱點內容
奶粉串貨有無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8 13:50:36 瀏覽:953
法規匯集 發布:2025-07-08 13:50:35 瀏覽:494
裁定復議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8 13:50:31 瀏覽:941
編輯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8 13:44:55 瀏覽:383
法院開門了么 發布:2025-07-08 13:38:07 瀏覽:564
2020年8月合同法真題 發布:2025-07-08 13:20:51 瀏覽:280
山東兩家公司同一個地址法律 發布:2025-07-08 13:20:41 瀏覽:717
受託人成為企業法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8 13:12:14 瀏覽:93
防寒費勞動法是怎樣規定的 發布:2025-07-08 13:11:50 瀏覽:753
村幹部法律知識案例分析 發布:2025-07-08 13:07:50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