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資質包工頭要負法律責任嗎
『壹』 無資質包工頭拖欠工資承擔責任屬民事法那一條
《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貳』 包工頭沒資質,工人受傷,業主要承擔什麼責任
看合同性質 ,承攬合同關系,定作人不承擔責任。承包合同或僱傭合同關系,發包人或者僱主承擔連帶責任。
『叄』 在線法律咨詢:無資質包工頭 發包人承擔連帶工傷責任
你們把工程發包給沒有資質的人,那麼你們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審理人身損害賠償容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也就是說僱主是賠償責任主體,而你們是連帶責任人。
『肆』 工地發生工傷小包工頭(無資質)的要承擔多少責任
如果是民事責任關系,首先是包工頭賠償,發包人、分包人承擔連帶責任;如果是工傷陪償,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一條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
四、建築施工、礦山 企業 等用人單位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一般指的就是包工頭。
所以,建築工地發生工傷事故,事故當事人或其近親屬向獲得工傷賠償應當將該包工頭上級有資質的發包方列為被申請人(一般為工地施工總承包企業、施工分包企業、勞務分包企業),包工頭作為第三人出現。工傷賠償數額由有資質的發包方支付。
一般該類案件,工傷賠償數額由有資質的發包方支付後,發包方會以各種理由剋扣或拖欠涉事包工頭的工程款,用以平衡其損失。
『伍』 包工頭沒有資質,工作中出現死亡事故,包工頭有刑事責任嗎
【1】工作中出現了死亡事故,和包工頭簽協議的單位有直接責任,包工頭因為沒有資質,負連帶責任。
【2】至於包工頭是否有刑事責任要看具體情況。如果因為包工頭本人的直接原因,造成死亡,包工頭要負刑事責任。
『陸』 工程承包給沒有資質的私人包工頭,出了工傷事故,包工頭負責任嗎
由具有資質的 轉包方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人社部發〔2013〕34號)第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4〕9號)第三條規定,具有用工主體資格的 承包單位把業務轉包給不具有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包工頭的,包工頭招用的工人從事承包業務發生工傷事故的,由具有用工主體的承包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擔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後,可以向包工頭追償。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關於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人社部發〔2013〕34號
七、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由該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承擔用人單位依法應承擔的工傷保險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法釋〔2014〕9號
第三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單位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職工與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工傷事故發生時,職工為之工作的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二)勞務派遣單位派遣的職工在用工單位工作期間因工傷亡的,派遣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三)單位指派到其他單位工作的職工因工傷亡的,指派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四)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職工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用工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五)個人掛靠其他單位對外經營,其聘用的人員因工傷亡的,被掛靠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前款第(四)、(五)項明確的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承擔賠償責任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後,有權向相關組織、單位和個人追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