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保險計劃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保險計劃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1-03 19:08:08

⑴ 幫忙分析一下保險計劃書,是否可行

首先你的保險額度不是以計劃書為標准,而是你的實際情況而定。
舉個例子,你的年收入為10萬元,從20歲工作,到60歲退休,那麼你的保額就應該為:10萬*(60-20)=400萬,再除去的銀行存款,投資額等。

其次,你發現沒有,每次報銷都有限額,如果說遇到要命的醫療費用,一次就只能報幾千元,是不是不靈活,就沒有達到「保」的作用。建議你選擇一次不分限額的醫療保險產品比較好一點。

還有收益,合同肯定沒有明確指明的,這是肯定的。舉個例子,合同上不可能寫上「滿期70歲給付150000元」。
收益由分紅決賽。對於保險公司的分紅,是根據保險公司每年的盈利狀況而定,可有可無,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

如果說合同內容沒有明確說明其具體領取金額,僅憑人的一張嘴說:「是如何的高」,都將是保險公司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

分析:購買保險原則是以社保為基礎,再加之適當的商業險作為補充比較好一點.

比如先購買國家推出的社保(最好有單位出面購買的情況)比如農村戶口的合作醫療保險或城鎮戶口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然後再考慮商業保險作為補充。

其保險費用的支出一般為年收入的10---20%左右,最好別超過20%,即用10%的資金保全自己100%的資產。

對於我們每個人,應該重點考慮醫療健康方面的保險。也就是以醫療保險,保障型產品為先,然後再考慮養老險,子女教育金,分紅投資型產品的結合。

直接的講,隨著人的年齡增大,身體抵抗力是成反比的,抵制相關風險的能力就相對很弱。

說實在的,我們賺錢一輩子,同時也花錢一輩子,那麼每個人這么辛苦工作,為了什麼呢?將來的養老,醫療,子女教育等,但都必須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聰明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只有保證了賺錢的資本,就能夠賺更多的錢,所以購買充足的醫療保險很重要。如果健康沒有保證,有再多的養老保險金,也是不切實際的。

在這里,我知道在這個行業,大家有公認的三句話是這么說的「品牌在人壽」「平安的人才」「新華的產品」

最後關於投保原則需要注意的是:
(一)買保險先買醫療健康,有健康就能保證客戶擁有一切。
(二)買保險輕言語重合同,人壽保險一般都是,中長期合同,買好了就能成為終生幸福,否則影響很大。
(三)保險產品需要具備保值增值的功能,現在的生活水平日增月高,必須能夠抑制通貨膨脹。
(四)買保險必須首先保障一家之主,如果家庭主要的財富創造者都沒有保障,那麼保費?生活費?等家庭開支費用都是沒有保證的。

(五)買保險先大人後小孩,如果說大人都沒有保障,小孩擁有再多的保險,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畢竟是大人在為小孩支付相關費用。

⑵ 投保的保險計劃書受法律保護嗎

如果是保險公司出具的保險計劃書,可視同合同附件。應受法律保護。

⑶ 保險計劃書上簽字後沒買保險算違約嗎

保險計劃書就是一個計劃,不是保單,所以簽字是沒什麼事情的哦。希望能夠幫到你

⑷ 保險計劃書沒有讓我簽字,這個違規嗎

最後投保時需要你簽字的,不然你可以打保險公司客服熱線投訴

⑸ 保險計劃書

一般的計劃書都會有提示,「所有責任以條款為主」,所以,計劃書上很多數據都是假定出來的,特別是分紅保險,而實際上對於客戶來說有沒有假定都是一樣的,當然,保險公司既然寫有假定,那麼肯定不會承諾,而保單承諾的東西也不會用假定這樣的詞,所以,建議您最好是看其保險條款的具體規定。

⑹ 這份平安保險計劃書是否合理

這是一份全面的保障計劃!
重疾,意外,意外醫療和住院醫療都有了!
挺不錯的!

⑺ 保險計劃書有什麼用呢是干什麼的呀,我是剛來的什麼都不懂,還忘指教呀

摘要 親,保險計劃書就是保險業務員再向保險客戶按照他的個人情況制定保障方案,這種保障方案,是把相應的保障責任做匯總給客戶看清楚,對方會看到具體的現金價值和保障。。簡單來說就有這樣的保障計劃書,這更有利於推銷保險,有利於客戶購買保險。

⑻ 保險計劃書是否合理。

合理,沒有不適當的地方,這個是終身險,所以像你說的保障你終老的保險險種,這是很正常的嘛!這份保險買的是以分紅為主題,意思就是越長命越拿得多分紅,所以才會要附加一些別的險種來保障你,重大疾病、住院醫療和意外險都包涵在裡面了,所以這份計劃算是合理的了,只不過你的保額不是很大,才8W,可能業務員詳細問過你的收入情況作出來的計劃,所以我覺得還行!
身故保險金
被保險人身故,我們按保險金額給付「身故保險金」,本主險合同終止。
保險有點像彩票,中不中本身具有隨機性,不出事一份都嫌多,出事十分還嫌少。

⑼ 保險計劃書是幹嘛的,手寫的加上簽名和日期,,有用么

合同法》第三十二條規定: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如今,文件經常是以電子的形式表現和傳遞。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手寫簽名不能確認當事人身份,這就需要技術手段在電子文件中識別雙方交易人的真實身份,保證交易的安全性、真實性以及不可抵賴性,這種電子技術手段稱之為電子簽名。
通過電子技術上的手段來應用在電子合同上,就是電子簽名和傳統簽名的本質區別。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⑽ 我有一個關於保險計劃書的問題

建議拿出家庭收入的10%給全家填加意外和大病保障,很有必要。

熱點內容
奶粉串貨有無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8 13:50:36 瀏覽:953
法規匯集 發布:2025-07-08 13:50:35 瀏覽:494
裁定復議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8 13:50:31 瀏覽:941
編輯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8 13:44:55 瀏覽:383
法院開門了么 發布:2025-07-08 13:38:07 瀏覽:564
2020年8月合同法真題 發布:2025-07-08 13:20:51 瀏覽:280
山東兩家公司同一個地址法律 發布:2025-07-08 13:20:41 瀏覽:717
受託人成為企業法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8 13:12:14 瀏覽:93
防寒費勞動法是怎樣規定的 發布:2025-07-08 13:11:50 瀏覽:753
村幹部法律知識案例分析 發布:2025-07-08 13:07:50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