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行政訴訟中被告不履行舉證責任的法律後果

行政訴訟中被告不履行舉證責任的法律後果

發布時間: 2022-01-04 02:00:33

A. 行政訴訟法規定被告負舉證責任,因此原告在行政訴訟中不負任何舉證責任。對還是錯

行政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倒置並不是所有的舉證責任都由行政機關來承擔,行政機關只負責承擔其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所依據的證據,如果需要向行政機關要求賠償,原告需要承擔證明其受到損失的責任

B. 行政訴訟被告履行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則

1.被告舉證期限規則。A被告舉證期限為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0日內。B因不可抗力或客觀上不能控制的其他正當事由而需要逾期提供證據的,期限是正當事由消除的10內。2.被告補充證據的限制規則。A被告補充證據應當在一審程序中,並經人民法院允許。B被告可以補充提供證據的原因是原告或第三人提出其在行政程序中沒有提出的反駁理由或證據。3.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收集證據規則。A《行政訴訟法》第33條規定,被告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後不得自行收集證據。B《行政訴訟證據規定》第3條規定,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在訴訟期間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二十五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
由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該組織是被告。由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委託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行政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第二十六條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因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樣的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的,為共同訴訟。
第二十七條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C. 行政訴訟中被告的舉證責任有哪些

行政訴訟中被告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
第三十七條原告可以提供證明行政行為違法的證據。原告提供的證據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舉證責任。
第三十八條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的。
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D. 在行政訴訟中,被告對什麼不負舉證責任

《行政訴訟法》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並不是說被告承擔行政訴訟中一切事實的舉證責任。由於行政訴訟的訴訟標的就是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問題。所以說行政訴訟中被告承擔主要的舉證責任。但是在一定情況下,行政訴訟中的原告也要承擔舉證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7條規定,原告對下列事項承擔舉證責任:
1、證明起訴符合法定條件,但被告認為原告起訴超過訴期限的除外;
2、在起訴被告不作為的案件中,證明其提出申請的事實;
3、在一並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中,證明因受被訴行政行為侵害而造成損失的事實;
4、其他應當由原告承擔舉證責任的事項。

E. 行政訴訟的原告和被告拒不出庭的,應當承擔什麼後果

《行政訴訟法》第58 條規定,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原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訴處理;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F. 行政訴訟中被告負舉證責任的原因及例外

原因:
第一、從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來看,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活動是根據事實適用法律的過程,應當遵循「先取證、後裁決」的原則,即行政機關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充分收集證據然後根據事實,對照法律作出裁決,而不能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作出行政行為,造成程序違法,濫用職權,侵害相對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進入訴訟程序後,如被告舉不出證據就證明了行政機關在行政程序階段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沒有起碼的事實根據,已經違反了行政程序規則而構成違法,只能由它承擔敗訴後果。因此,規定被告負舉證責任是可行的、必要的。
第二、被告承擔舉證責任的相對一面自然是,行政訴訟的原告不承擔舉證責任。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機關居於主導地位,其實施行政行為時無須徵得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同意。而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則處於被動地位,無論在經濟狀況、活動能力及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方面,都不具備行政機關所享有的各種職權和便利條件,原告將無法或者很難收集到證據。即使收集到,也不能有效地保全證據不具有對主要事實毫無遺漏地舉證能力。而如果當原告不能舉證證明自己的主張時。由原告承擔敗訴後果,是有失公平的。
第三、行政機關的舉證能力比原告要強。在行政程序中,行使行政執法權和行政司法權的行政機關,擁有足夠的行政經費,專門的儀器設備和技術隊伍,從而保證行政機關即有足夠的權力,又有足夠的能力收集、調取證據而在一定特定情況下,原告幾乎沒有舉證能力,有的案件的證據需要一定的知識、技術手段、資料乃至於設備才能取得,而這些往往是原告所不能具備的。如是否對環境造成污染,污染的程度多大,葯品管理中偽劣葯品的認定等等,這些都是原告無法收集、保全的,因而要求原告舉證是超出其承受能力的。而對於行政機關來說,收集和保全這些證據並證明這些事實,都是力所能及的。

例外:
1.對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不作為案件,原告無需舉證證明其曾經向被訴行政機關提出過申請。這是針對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而規定的。它又稱為積極行政行為、針對性行政行為,是指依據行政機關所具有的法定行政權,不需要行政相賕人的申請即可作為的行政行為,如行政徵收行為、行政處罰行為、行政強制行為等。這類行政行為無需行政相對人的申請,當然沒有義務提供證據證明其向行政機關提出申請的事實。
2.原告因被告受理申請的登記制度不完善等正當事由而無法提供證明其曾經向被訴行政機關提出申請的事實時,經向人民法院作出合理說明,人民法院應當推定原告提出申請的事實存在。這樣,既保護了行政相對人的訴權,也有利於促使行政機關完善其受理申請的登記制度。
3.在訴訟過程中被告認為原告的起訴超過起訴期限的,被告承擔舉證責任。從審判實踐來看,原告與被告對起訴是否超過起訴期限發生爭議的情況,多數是由於被告未告知行政相對人訴權和起訴期限而引起的,少數是因為送達的時間發生爭議而引起的。因此,立法上將證明原告起訴期限的舉證責任分配給被告履行。之所以這樣分配,是基於以下幾個因素:首先,告知行政相對人訴權和起訴期限是行政機關的義務,倘若行政機關不能證明原告知道或應當知道,人民法院只能推定行政相對人不知道訴權和起訴期限。其次,行政機關向行政相對人直接送達行政處理決定時,行政相對人收到通知後,應當在送達回證上簽字或蓋章;若拒絕簽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應記錄在案,並由在場的人員簽字或者蓋章。如果通過郵寄送達或者公告送達,其應當具有郵寄的單據或者公告的報刊。倘若行政相對人已提供其不知道訴權和起訴期限的證據,被告認為其證據不真實,完全具有提出反駁的條件。再次,被告掌握起訴期限的全部環節。因此將舉證責任分配給被告是公平的。

親記得好評哦,希望對你有用!

G. 在行政訴訟中,被告怠於舉證,承擔以下哪些後果

在行政訴訟中,關於舉證的規定,是有著嚴格的法律規定的。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被告在作出行政行為時已經收集了證據,但因不可抗力等正當事由不能提供的,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延期提供。
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了其在行政處理程序中沒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證據的,經人民法院准許,被告可以補充證據。

H. 在行政訴訟中,被告怠於舉證,承擔哪些後果

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被告在作出行政行為時已經收集了證據,但因不可抗力等正當事由不能提供的,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延期提供。


法條鏈接《行政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

第三十五條在訴訟過程中,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證人收集證據。

第三十六條被告在作出行政行為時已經收集了證據,但因不可抗力等正當事由不能提供的,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延期提供。

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了其在行政處理程序中沒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證據的,經人民法院准許,被告可以補充證據。

第三十七條原告可以提供證明行政行為違法的證據。原告提供的證據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舉證責任。

熱點內容
正德刑法 發布:2025-07-08 14:00:37 瀏覽:518
奶粉串貨有無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8 13:50:36 瀏覽:953
法規匯集 發布:2025-07-08 13:50:35 瀏覽:494
裁定復議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8 13:50:31 瀏覽:941
編輯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8 13:44:55 瀏覽:383
法院開門了么 發布:2025-07-08 13:38:07 瀏覽:564
2020年8月合同法真題 發布:2025-07-08 13:20:51 瀏覽:280
山東兩家公司同一個地址法律 發布:2025-07-08 13:20:41 瀏覽:717
受託人成為企業法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8 13:12:14 瀏覽:93
防寒費勞動法是怎樣規定的 發布:2025-07-08 13:11:50 瀏覽: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