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法家長法律責任
1. 非法疫苗事件相關人員觸犯了哪些法律
案例: 2016年3月19日晚,山東警方破獲案值5.7億元非法疫苗案,疫苗未經嚴格冷鏈存內儲運輸銷往24個省容市,疫苗含25種兒童、成人用二類疫苗,此次涉及疫苗買賣線索的共胡24個省份近80個縣市。根據山東濟南非法疫苗案的線索,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機關深入追查,目前立案69起,犯罪娣人130餘人。一、閱讀案例,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涉案人員違反了什麼原則?涉案人員違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解析:本題考查行為分析,題干中非法疫苗案的涉案人員,違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二、案例中的兒童、成人哪些權利受到了侵犯?兒童、成人的人身安全權、知情權、公平交易權受到了侵犯。解析:本題考查消費者的權利,題干中非法疫苗案的涉案人員,侵犯了消費者的人身安全權、知情權、公平交易權。
2. 疫苗管理法通過,疫苗立法對社會有什麼影響
疫苗管理法適用於在中國境內從事疫苗研製、生產、流通和預防接種及其監督管理活動。
3. 孩子打防疫針,家長請假陪同,是法定允許的嗎
孩子接受預防接種是法律賦予的權利,也是義務,家長有對寶寶進行預防接種的義務。至於您講的家長請假陪同,還沒有法律明確的規定。處於對寶寶的關心,請假的話單位領導一般允許的。或者可以和接種單位電話預約,約定具體時間前去接種。疫苗一般接種原則是可以適當退後不影響效果,但不可以提前接種。
4. 造假疫苗法律怎麼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相關規定,生產、銷售假葯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5. 疫苗事件到底誰的責任
「疫苗事件」是製造者和監管者的共同責任;
疫苗製造者是以營利為目的,以次充好。而疫苗的檢查、監管部門是把關部門,工作要是認真負責,就不會出現「疫苗事件」。
6. 有沒有學法律的媽媽麻煩給我講講疫苗接種知情權是什麼
去年,我國新實施了一部《侵權責任法》,裡面規定了醫療告知行為。這個裡面就包括了兒童免疫接種的部分,媽媽們可以利用知情權詢問接種點的醫生一些問題,包括這個疫苗是預防什麼疾病的,除了這個疫苗還有什麼別的疫苗也可以預防這個病,哪些情況下不能接種這個疫苗,最後還有接種了這個疫苗之後會有什麼不良反應沒有。
7. 為什麼疫苗製造對其疫苗造成的死亡或傷害不承擔法律責任
我懷疑這可能與以下事實有關:疫苗造成的傷害或死亡極其罕見,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並非由於疫苗製造商的疏忽所致。
接種疫苗造成的頭號危害是過敏反應。過敏反應影響100萬分之一的疫苗接種病例。疫苗研發和生產廠家煞費苦心地去除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的物品,並竭力警告有嚴重過敏反應史的人不要接種疫苗。疫苗造成的其他一些「危害」是如此的模糊,以至於合法的科學已經無法將疫苗和危害之間的聯系(上帝知道他們已經嘗試過了),比如自閉症的說法。
另一個原因,我剛剛在谷歌上搜索了幾秒鍾才發現,是國家疫苗傷害賠償計劃。這里的理由是;由於疫苗可以挽救生命,而訴訟破壞了制葯商生產疫苗的動機(因為疫苗的利潤率非常低),聯邦政府決定為疫苗造成的傷害買單,以鼓勵制葯公司留在市場上。
這是里根時代的法案——所以你自己決定是否有正當理由
8. 問題疫苗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根據《葯品管理法》來第76條,知道或者應源當知道屬於假劣葯品而為其提供運輸、保管、倉儲等便利條件的,沒收全部運輸、保管、倉儲的收入,並處違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另外,如果醫療機構未嚴格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通過正規渠道購進疫苗,這是導致問題疫苗最終在市場使用的關鍵。因此,也應承擔相應民事責任。按《侵權責任法》,其行為屬於產品質量的連帶責任,醫療結構應對使用疫苗後產生不良後果的相關方進行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