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方面的法律知識
1. 產品包裝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哪些要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 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識必須真實,並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二)有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和廠址;
(三)根據產品的特點和使用要求,需要標明產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稱和含量的,用中文相應予以標明;需要事先讓消費者知曉的,應當在外包裝上標明,或者預先向消費者提供有關資料;
(四)限期使用的產品,應當在顯著位置清晰地標明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五)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
(1)包裝方面的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二十八條 易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有放射性等危險物品以及儲運中不能倒置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產品,其包裝質量必須符合相應要求,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作出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標明儲運注意事項。
第二十六條 生產者應當對其生產的產品質量負責。
產品質量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應當符合該標准;
(二)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但是,對產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說明的除外;
(三)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准,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
2. 產品包裝上有哪些是法律規定必須有的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經營者應當在其生產、銷售的產品上標注產品標識,並保證其產品或者其產品包裝上的標識真實,並符合下列要求:
1.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2.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和廠址;
3.根據產品的特點和使用要求,需要標明產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稱和含量,要用中文相應予以標明;需要事先讓消費者知曉,應當在外包裝上標明,或預先向消費者提供有關資料;
4.限期使用的產品,應當在顯著位置,清晰地標明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5.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
裸裝的食品及其他根據產品的特點難以附加標識的裸裝產品,可以不附加產品標識。
(2)包裝方面的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第一條為了進一步規范產品標識,引導企業正確地標注產品的標識,明示產品質量信息,保護企業、用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產品標識是指用於識別產品及其質量、數量、特徵、特性和使用方法所做的各種表示的統稱。產品標識可以用文字、符合、數字、圖案以及其他說明物等表示。
第三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銷售的產品,其標識的標注,應當遵守本規定。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對產品標識的標注另有規定的,應當同時遵守其規定。
第四條產品應當具有標識。裸裝食品和其他根據產品的特點難以附加標識的裸裝產品,可以不附加產品標識。
第五條除產品使用說明外,產品標識應當標注在產品或者產品的銷售包裝上。產品或者產品銷售包裝的最大表面的面積小於10平方厘米的,在產品或者產品銷售包裝上可以僅標注產品名稱、生產者名稱;限期使用的產品,在產品或者產品的包裝上還應當標注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本規定的其它標識內容可以標注在產品的其他說明物上。
第六條產品標識所用文字應當為規范中文。可以同時使用漢語拼音或者外文,漢語拼音和外文應當小於相應中文。產品標識使用的漢字、數字和字母,其字體高度不得小於1.8毫米。
第七條產品標識應當清晰、牢固,易於識別。
參考來源:產品標識標注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3. 產品包裝法律法規
1、《食品包裝用原紙衛生管理辦法》
自1990年11月26日起實施。食品包裝用原紙不得採用社會回收廢紙作為原料,禁止添加熒光增白劑等有害助劑。食品包裝用石蠟應採用食品用石蠟,不得使用工業級石蠟。用於食品包裝用原紙的印刷油墨、顏料應符合食品衛生要求,油墨顏料不得印刷在接觸食品面。生產食品包裝用原紙的企業,須經食品衛生監督機構認可。食品包裝用原紙必須有符合衛生要求的外包裝,並標明食品用紙的標志及產地、廠名、生產日期等。
2、《進出口食品包裝容器、包裝材料實施檢驗監管工作管理規定》
2006年8月1號起實施。進口食品包裝的安全、衛生檢驗檢疫等工作將由收貨人報檢時申報的目的地檢驗檢疫機構檢驗和監管,合格後方可用於包裝、盛放食品。出口食品包裝的生產原料(包括助劑等)及產品的企業,須符合相應的安全衛生技術法規強制性要求,不得使用不符合安全衛生要求或有毒有害材料生產與食品直接接觸的包裝產品。生產出口食品包裝的企業應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申請備案。
3、《葯品包裝用材料、容器管理辦法(暫行)》
自2000年10月1日起實施。葯包材產品分為Ⅰ、Ⅱ、Ⅲ類。葯包材須經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注冊並獲得《葯包材注冊證書》後方可生產。首次進口的葯包材(國外企業、中外合資境外企業生產),須取得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核發的《進口葯包材注冊證書》,並經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授權的葯包材檢測機構檢驗合格後,方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使用。
4、《葯品包裝、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規定(暫行)》
自2001年1月1日起執行。內包裝標簽必須標注葯品名稱、規格及生產批號。中包裝標簽應註明葯品名稱、主要成分、性狀、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症、規格、貯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有效期、批准文號、生產企業等內容。大包裝標簽應註明葯品名稱、規格、貯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有效期、批准文號等。標簽上有效期具體表述形式應為:有效期至×年×月。
葯品的說明書應列有以下內容:葯品名稱、分子式、分子量、結構式、性狀、葯理毒理、葯代動力學、適應症、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症、注意事項、葯物過量、有效期、貯藏、批准文號、生產企業等內容。
5、《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管理辦法》
生產、進口和使用葯包材,必須符合葯包材國家標准。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制定注冊葯包材產品目錄,並對目錄中的產品實行注冊管理。葯包材注冊申請包括生產申請、進口申請和補充申請,並填寫《葯包材注冊申請表》。申請葯包材注冊必須進行葯包材注冊檢驗。 ---《出境貨物木質包裝檢疫處理管理辦法》
自2005年3月1日起實施。出境貨物木質包裝(經人工合成或者經加熱、加壓等深度加工的包裝用木質材料,如膠合板、纖維板;薄板旋切芯、鋸屑、木絲、刨花等以及厚度等於或者小於6mm的木質材料除外),按照辦法中列明的檢疫除害處理方法實施處理,並按照要求加施專用標識。
6、《進境貨物木質包裝檢疫處理管理辦法》
自2005年3月1日起實施。進境貨物使用的木質包裝(經人工合成或經加熱、加壓等深度加工的包裝用木質材料,如膠合板、刨花板、纖維板 等。薄板旋切芯、鋸屑、木絲、刨花等木質材料以及厚度等於或小於6mm的木質材料除外)應當由輸出國家或地區政府植物檢疫機構認可的企業按中國確認的檢疫除害處理方法處理,並加施政府植物檢疫機構批準的IPPC專用標識。
7、《包裝資源回收利用暫行管理辦法》
自1999年1月1日起實施。規定了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的管理原則、回收渠道、回收辦法、分級原則、儲存和運輸、回收復用品種、復用辦法、復用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廢棄物的處理與獎懲原則等。
8、《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定點生產管理辦法》
自2002年11月15日起實行。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必須由取得定點證書的專業生產企業定點生產。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經國家質檢部門認可的專業檢測檢驗機構檢測合格後方可出廠。
9、《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
2006年2月28日頒布。電子信息產品生產者、進口者製作並使用電子信息產品包裝物時,應當根據電子信息產品有毒有害物質控制的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採取無毒、無害、易降解和便於回收利用的材料。
10、《鐵路貨物運輸規程》
托運人托運貨物,應根據貨物的性質、重量、運輸種類、運輸距離、氣候以及貨車裝載等條件,使用符合運輸要求、便於裝卸和保證貨物安全的運輸包裝。凡有國家包裝標准或部頒包裝標准(行業包裝標准)的,按國家標准或部標准進行包裝。
11、《商品條碼管理辦法》
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商品包裝上使用其他條碼冒充商品條碼;不得偽造商品條碼。商品生產者、銷售者、服務提供者積極採用國際通用的商品代碼及條碼標識體系,使用商品條碼。
12、《國家煙草專賣局關於規范境內銷售卷煙包裝標識的規定》
自2006年1月1日起執行。卷煙箱包裝體上應有與卷煙條、盒包裝體上相同技術要求的中文標注。卷煙包裝體上應當標注產品名稱。產品名稱以及包裝體上的其他產品標識所用文字應當為規范中文。卷煙包裝體上須印刷商品條碼,包裝膜條包的商品條碼可採用貼標等方式。
13、《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自1989年8月1日起施行。為出口危險貨物生產包裝容器的企業,必須申請商檢機構進行包裝容器的性能鑒定;生產出口危險貨物的企業,必須申請商檢機構進行包裝容器的使用鑒發現破損或者被病蟲害污染時,作除害處理。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產品和包裝物的設計,應當考慮其在生命周期中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影響,優先選擇無毒、無害、易於降解或者便於回收利用的方案。生產、銷售被列入強制回收目錄的產品和包裝物的企業,必須在產品報廢和包裝物使用後對該產品和包裝物進行回收。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經營者不得採用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16、《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評價規定》
2001年4月6日發布。生產定量包裝商品必須有包含產品凈含量要求的產品標准。凈含量要求必須符合《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規定》中的要求。企業必須在商品包裝上明確標註定量包裝商品的凈含量。用於包裝定量包裝商品的材料應滿足定量包裝商品計量准確性的要求,並應能防止商品在包裝(分裝)和運輸過程中的滲漏和破損。
17、《進出口食品包裝備案要求》
國家質檢總局對出口食品包裝生產企業和進口食品包裝的進口商實行備案制度,由各直屬檢驗檢疫局負責對轄區相關企業實施備案登記。
4. 食品包裝生產方面的法律知識
現在國家對食品抽查比較嚴格,你最好是走正常渠道!受法律的保護!良心好受些
5. 包裝材料庫適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關於包裝方面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回識必須答真實,並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二)有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和廠址;
(三)根據產品的特點和使用要求,需要標明產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稱和含量的,用中文相應予以標明;需要事先讓消費者知曉的,應當在外包裝上標明,或者預先向消費者提供有關資料;
(四)限期使用的產品,應當在顯著位置清晰地標明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五)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
裸裝的食品和其他根據產品的特點難以附加標識的裸裝產品,可以不附加產品標識。
6. 想設計一個產品外包裝,相關法律都有哪些
沒有具體的法律,只是有一些相關的規定而已,譬如葯品包裝的字體擺放位置,葯效,成分等要放在顯眼的位置等等,
食品的要放QS標志等等。
如果是在國內銷售肯定是不能全部設計成英文的,地址是要設計上去的,電話也要有,你可以看一下同類產品的包裝設計
按照那個格式設計就是了,橡膠類產品的包裝應該比較簡潔點吧
7. 普通貨物包裝的法律法規
一、外國產品在中國銷售中國法律法規對其外包裝,A.應有海關進口編碼或標識;B.應標注原產國或地區名(如香港、澳門、台灣),C以及在中國依法登記注冊的代理商、進口商或經銷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可不標注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
二,商品的包裝一般具備下列內容:
第一:具有生產權的必定是經過注冊的廠商《可查》
*必需要有《商標》(廠名、廠址、廠商准批商號、生產批號```)
第二:如有分廠
*必需註明總廠和生產該商品的分廠址
第三:國家衛生局發部了一系列法律,必需規定生產,其中對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生產標准《可查》
*必需有實地生產標准
第四:每種商品都必需經國家衛生局檢驗,合格才給予全格證,並有編號《可查》
油印合格證
第五:必需有檢驗人員印章和編號
第六:生產所用的材料,一一列出
第七:該商品的作用和功效
第八:該商品的用法和量
第九:適用人群
第十:生產日期
第十一:該產家的生產編號
其它標注廠家自定```
三.參考資料:
商品包裝的分類 商品包裝的分類是把商品包裝作為一定范圍的集合整體,按照一定的分類標志或特徵,逐次歸納為若干概念更小、特徵更趨一致的局部集合體,直至劃分為最小的單元。商品包裝分類是根據一定目的,滿足某種需要而進行的。
商品包裝在生產、流通和消費領域中的作用不同,不同部門和行業對包裝分類的要求也不同,分類的目的也不一樣。包裝工業部門、包裝使用部門、商業部門、包裝研究部門根據自己行業特點和要求,採用不同的分類標志和分類方法,對包裝進行分類。
一般來講,包裝工業部門多按包裝技法、包裝適用范圍、包裝材料等進行分類;包裝使用部門多按包裝的防護性能和適用性進行分類;商業部門多按商品經營范圍和包裝機理分類;運輸部門則按不同的運輸方式、方法進行分類。
由於包裝種類繁多,選用分類標志不同,分類方法也多種多樣。根據選用的分類標志,常見商品包裝分類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按包裝在流通中的作用分類 以包裝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作為分類標志,可分為運輸包裝和銷售包裝。
1.運輸包裝。
它是用於安全運輸、保護商品的較大單元的包裝形式,又稱為外包裝或大包裝。例如,紙箱、木箱、桶、集合包裝、托盤包裝等。運輸包裝一般體積較大,外形尺寸標准化程度高,堅固耐用,廣泛採用集合包裝,表面印有明顯的識別標志,主要功能是保護商品,方便運輸、裝卸和儲存。
2.銷售包裝。
銷售包裝是指一個商品為一個銷售單元的包裝形式,或若干個單體商品組成一個小的整體的包裝,亦稱為個包裝或小包裝。銷售包裝的特點一般是包裝件小,對包裝的技術要求美觀、安全、衛生、新穎、易於攜帶,印刷裝潢要求較高。銷售包裝一般隨商品銷售給顧客,起著直接保護商品、宣傳和促進商品銷售的作用。同時,也起著保護優質名牌商品以防假冒的作用。
(二)按包裝材料分類
以包裝材料作為分類標志,一般可分為紙板、木材、金屬、塑料、玻璃和陶瓷、纖維織品、復合材料等包裝。
1.紙制包裝。 它是以紙與紙板為原料製成的包裝。它包括紙箱、瓦楞紙箱、紙盒、紙袋、紙管、紙桶等。在現代商品包裝中,紙制包裝仍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從環境保護和資源回收利用的觀點來看,紙制包裝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木製包裝。 它是以木材、木材製品和人造板材(如膠合板、纖維板等)製成的包裝。主要有:木箱、木桶、膠合板箱、纖維板箱和桶、木製托盤等。
3.金屬包裝。 金屬包裝是指以黑鐵皮、白鐵皮、馬口鐵、鋁箔、鋁合金等製成的各種包裝。主要有:金屬桶、金屬盒、馬口鐵及鋁罐頭盒、油罐、鋼瓶等。
4.塑料包裝。 塑料包裝是指以人工合成樹脂為主要原料的高分子材料製成的包裝。主要的塑料包裝材料有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酯(PET)等。塑料包裝主要有:全塑箱、鈣塑箱、塑料桶、塑料盒、塑料瓶、塑料袋、塑料編織袋等。從環境保護的觀點來看,應注意塑料薄膜袋、泡沫塑料盒造成的白色污染問題。
5.玻璃與陶瓷包裝。 玻璃與陶瓷包裝是指以硅酸鹽材料玻璃與陶瓷製成的包裝。這類包裝主要有:玻璃瓶、玻璃罐、陶瓷罐、陶瓷瓶、陶瓷壇、陶瓷缸等。
6.纖維製品包裝。 纖維製品包裝是指以棉、麻、絲、毛等天然纖維和以人造纖維、合成纖維的織品製成的包裝。主要有麻袋、布袋、編織袋等。
7.復合材料包裝。 復合材料包裝是指以兩種或兩種以上材料粘合製成的包裝,亦稱為復合包裝。主要有紙與塑料、塑料與鋁箔和紙、塑料與鋁箔、塑料與木材、塑料與玻璃等材料製成的包裝。
(三)商品包裝按銷售市場分類 商品包裝可按銷售市場不同而區分為內銷商品包裝和出口商品包裝。 內銷商品包裝和出口商品包裝所起的作用基本是相同的,但因國內外物流環境和銷售市場不相同,它們之間會存在差別。內銷商品包裝必須與國內物流環境和國內銷售市場相適應,要符合我國的國情。出口商品包裝則必須與國外物流環境和國外銷售市場相適應,滿足出口所在國的不同要求。
(四)商品包裝按商品種類分類 商品包裝可按商品種類不同而區分成建材商品包裝、農牧水產品商品包裝、食品和飲料商品包裝、輕工日用品商品包裝、紡織品和服裝商品包裝、化工商品包裝,醫葯商品包裝、機電商品包裝、電子商品包裝、兵器包裝等。 各類商品的價值高低、用途特點、保護要求都不相同,它們所需要的運輸包裝和銷售包裝都會有明顯的差異。
商品包裝的要求 商品包裝應遵循「科學、經濟、牢固、美觀、適銷」的原則,一般有下列要求:
(一)商品包裝應適應商品特性 商品包裝必須根據商品的不同特性,分別採用相應的材料與技術處理,使包裝完全符合商品理化性質的要求。 食品商品包裝要根據食品的不同特性,為避免食品的變質,採取相應的材料和技術處理。特別應注意包裝的潔凈衛生、密封防潮和避光阻氧,並應注意要有一定的抗壓性。 日用工業品商品包裝不僅要注意保護商品,還需注意外觀造型優美別致,便於展銷和方便使用。
(二)商品包裝應適應運輸條件 商品在流通過程中,要經過運輸、裝卸、儲存等環節,易受到震動、沖擊、壓力、摩擦、高溫、低溫等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遭到破壞和損壞。要保護商品安全,就要求商品包裝應具有一定的強度,堅實、牢固、耐用。對於不同的運輸方式和運輸工具,還應有選擇地採用相應的包裝容器和技術處理。整個包裝要適應流通領域中的儲存運輸條件,滿足運輸、裝卸、搬運、儲存的強度要求。
(三)商品包裝應標准化、通用化、系列化 商品包裝必須推行標准化,即對商品包裝的包裝容(重)量、包裝材料、結構造型、規格尺寸、印刷標志、名詞術語、封裝方法等加以統一規定,逐步形成系列化和通用化,以便有利於包裝容器的生產,提高包裝生產效率,簡化包裝容器的規格,節約原材料,降低成本,易於識別和計量,有利於保證包裝質量和商品安全,有利於包裝回收利用。
此外,商品包裝還應考慮不同消費對象、不同國家和民族的風俗習慣。要注意不斷採用現代化包裝技術和包裝性材料,使包裝輕量化、現代化。做到圖案設計要新穎,印刷要精美,商標要醒目,主體要鮮明,色調要和諧,風格要獨特。
8. 關於食品包裝,現行有哪些法律
大致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食品標識管理規定》、《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食品衛生監督程序》、《進出口食品標簽管理辦法》、《保健食品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上海市商品包裝物減量若干規定》、《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