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工商局公務員法律知識試題

工商局公務員法律知識試題

發布時間: 2022-01-08 23:11:31

⑴ 國家工商局招考公務員面試真題

這是2007年的,僅供參考
00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真題:2月4日國家工商局面試題

1、你考上了公務員,讓你到基層鍛煉2年,條件很艱苦,和你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你的親友覺得你很不值得,你怎麼想?
2、豬年到了,很多農村婦女也要趕「金豬寶寶」的風潮,很有可能超生,而違背國家計劃生育政策,你是縣計生辦工作人員,領導讓你組織1次活動,遏制這股風潮,你怎麼做?

3、某中學實行思想品德課的成績和記如學生總成績(就是和升學掛鉤之類的,具體記不得了),你是否認同這種做法?

⑵ 公務員考試法律類試題類型是什麼樣的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公務員考試法律類職位主要考察的點就是憲法、行政法民法刑法以及對應訴訟法,可以參考李永新主編的「法律基礎知識」,當然還有一個是專門針對法院、檢察院系統招錄考試專用教材「法律專業知識」。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⑶ 工商局公務員考什麼題

行測 申論

⑷ 雲南省公務員考試法檢類法律基礎知識的真題和相關題庫試卷有嗎

您好,中政行測專家為您解答! 會有區別,公務員與法檢考試共同科目為行測,公務員考試為申論而法檢考試為法律基礎知識、刑法等專業知識科目。
行測的題目可以選擇行測在線題庫進行在線訓練,還有老師的在線輔導。 若仍有疑問,歡迎向中政行測和。

⑸ 工商局公務員考試應該復習什麼

是統一的,都是考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和申論,公共基礎知識有的地方考

⑹ 工商局的公務員面試題目大概是些哪樣要注意什麼

我不知道你考的是哪個省份的公務員
如果是福建省的話,福建省的公務員面試統一都是結構化面試的,整體的流程是這樣的
一、考生入場
考生留給考官的第一印象是從考生進入考場就開始的。那麼入場這一個環節就特別重要。在考生入場的時候,並不存在與考官的語言交流,因此這時考生的儀表儀態就成為了唯一向考官展示的東西。根據公務員的
職業特徵,考生在入場的時候要表現出大方、莊重的特點。
除了大家所共知的著裝和禮儀要求之外,一些細節也是廣大考生要注意的。在入場時,應該敲門,在得到允許後進入。這時敲門的聲音音量要適中,不可過大或者過
小。得到允許入場後,很多考生會大步邁入考場,身後的門重重關上發出很大的聲響。這樣很容易給考官留下毛躁的印象,而且會造成考生緊張。所以我們建議,在
入場後,轉身輕輕把門帶上,這樣避免了門自動關閉而造成的巨響。同時,考生可以利用這短暫的時間,再一次調節自己的心裡,以飽滿的熱情面對考官。在從門口
到考生席的過程中,雙臂擺動有力,昂首挺胸,表現出飽滿的精神狀態。
到達座位後,要要考官問好,鞠躬。在得到允許後落座。此時,要雙手搬動座椅至合適位置。這樣做可以避免拉動座椅而發出刺耳的聲音,給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另外,雙手搬動座椅可以更好地調節座椅距離桌子的位置,為一下步坐到座位上留下合適的空間。
二、面試答題
面試答題是整個面試的核心環節,是能否取得面試成功、獲得理想職位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正確、流暢、完美地回答面
試問題是成功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其中的一些細節性問題,如面試方式、答題節奏等也是不容忽視的,需要廣大考生在考試之前加以了解。結構化面試一般要求考
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回答2—5道題目。題目的提出方式有考官讀題和考生看題兩種,對於需要考生自己看題的面試方式,考生面前肯定有一個題本;但對於考官讀題
的提問方式,考生面前是否有題本是不確定的。這就要求考生在准備面試的過程中,不僅要練習看著題目列出要點、組織答案,也要注重聽題能力的訓練,練習從所
聽到的題目中提取有效信息點。相對而言,這對考生的要求更高,要引起考生的足夠重視。
另外,對於考場內桌椅的設置方式考生也需要有所了解。因為大部分考場都為考生准備了桌子和椅子。但是個別地方也出現
了考場之中只有椅子沒有桌子的情況。對於有桌子的情況,考生可以將雙手放在桌子上來回答問題,這對於廣大考生來說沒有什麼難度。對於沒有桌子的情況,考生
進入考場後可能會感到非常突然,坐下之後感到手足無措。我們建議考生將雙手分別放在雙腿上,坐姿端正,迅速調整情緒進入答題狀態
在面試之前考生一般對進場、問好、入座等都有自己的設計,但是入場後如果發現面對的情況和自己設想的不一致,也不用
驚慌失措,可以靈活地按照自己設計的程序走。比如,考生如果設計好進入考場後,向考官報考號、問好、等待考官說出「請坐」後落座。但是有的考官會在你進場
後直接告訴你「請坐」,那麼考生應該具有這樣的應變能力——在表達謝意後直接坐下就可以了。這時如果考生還是完全按照自己的設計來進行,就太過於死板。
在面試答題過程中要把握好節奏。由於每類面試題的特點不同所以每道題的回答時長也不一致,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對於
思考時間,我們建議考生盡量保持大約相等的時間。這樣做一方面表現出你對每道題都進行了相對充分的考慮;另一方面避免了因某些題目思考過長或過短,帶來不
必要的麻煩。如果思考時間過長,剩餘的答題時間就相對較短,在回答的時候必然出現想盡快答完的傾向,造成整個節奏不和諧。如果思考時間過短,考官會認為該
類題目你有所准備,可能對你的答案提高心理預期。在實戰中即使偶然出現了熟悉的題目也不要急於回答,可以進一步審題,或者把答題要點進一步豐富、升華。總
之,保持一定的答題節奏是非常必要的。
三、隨機提問
在結構化面試的考試中,考官可能會根據你的回答追問一個問題。這時,有的考生誤以為自己前面的回答有漏洞而引起了考
官的追問,這樣一來更加緊張,從而沒有回答好所追問的問題。其實大可不必,恰恰相反,可能正是因為你前面的回答很精彩,引起了考官極大地重視與進一步了解
的慾望。如果考生表現得驚慌失措的話,則中了考官的「圈套」。
結構化面試的特點就在於規則的固定化,標准化。從命題形式到提問方式再到打分標准都是在考試之初規定好了的。所以考
生自己感覺到的考官的隨機提問或者追問其實很有可能也是在考試之前設計好了的,是這次結構化面試考題的一部分。考官不僅僅是在提問你一個人,也會提問其他
考生同樣的問題。因此,就像回答其他題目一樣來回答考官的所謂的「隨機提問」或者追問就可以了,不必為此感到緊張。
令考生感到最為棘手的就是隨機提問中的壓力性測試,比如考官會問:「聽說你在考前托關系走後門,對此你怎麼解釋?」
或者「通過你剛才幾道題的回答,我們發現你並不適合這樣一個崗位,所以不打算錄用你,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在考場之上,遇到這樣的問題,絕大多數考生都
會異常緊張,不知如何作答。其實只要了解了結構化面試的特點,知道這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問題,平靜下來,思考作答就可以了。
四、考生退場
在整個面試答題的過程中,考生都是異常緊張的。在回答完最後一道題目的時候有的考生大鬆了一口氣,身體癱軟下來,所
學的儀表儀態頓時被拋到了九霄雲外。這是萬萬不可的。因為這時候考官還在給你打分,雖說打分有各個分項,根據分項加總得出總分,但是整體印象也是很重要
的。前面表現一直很好,在最後給考官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實在不值得。所以我們建議考生在答完最後一道題目後微笑向考官致意。等考官說明考生可以離場後,
起身致謝,神采奕奕地離開考場,給考官一個始終如一的形象。
五、計分審核
由於各地情況不同,計分審核這一環節略有差別。有的是稍等片刻就可以得出分數,要求考生簽字確認;有的地方是當場並不公布分數,而是要等到所有人面試結束之後統一公布。
無論怎樣,要意識到只要你還在面試的考場之內,就仍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時刻提醒自己的儀表儀態。無論分數如何,
不要將心情寫在臉上。不要打聽別人的分數,尤其是競爭對手的分數,表現出自己成熟、沉穩的性格特徵。即使這次考試不成功,相信你的良好表現會給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面試成功,那麼你整個面試過程中的精彩表現會為你日後的工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⑺ 雲南省法檢公務員考試法律專業知識A卷真題

各級公務員考試沒有指定教材。所有報考者均參加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內兩科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容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常識判斷(側重法律知識運用)、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全部為客觀性試題。申論主要通過報考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報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公務員考試考核的內容極為繁雜,涉及到數量關系、言語理解、判斷推理、常識和資料分析五大部分。無論哪個專業的考生,都很難同時擅長這五大部分的題目。因此,考生應該積極的從多方面的渠道深入了解公務員考試的內容和形式,通過網路、講座、看書、聽取已考過公務員考生的經驗等多方面、多渠道掌握公務員考試的總體情況。因為就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當然也就買這兩本書了!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李永新主編的書不錯,可以拿來當做復習資料!祝你好運了!

⑻ 公務員考試里有法律題嗎

公務員考試中會有20道常識題,法律題會歸到常識題里,通常比較少,平均下來兩三道的樣子。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