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葯神里的法律知識
1. 電影《我不是葯神》中究竟誰有罪
有罪的是奇葩的法律,能夠治病的有療效的但它便宜所以成了假葯。狗屁療效都沒有但有戶口的倒承認為真葯。一個國家不論在什麼情況下拯救她的子民的生命是她的職責。她不但不拯救還要阻止別人去拯救這樣的國家她的子民如何去愛她?
2. 你覺得《我不是葯神》中誰有罪
在這一部電影裡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他們做所有的這些事情,他們都是有自己原因的我覺得如果非要說是誰有罪的話,就是那一個賣假葯的的那個。
3. 你覺得《我不是葯神》中究竟誰有罪
洋買辦
4. 要讀法律碩士的人,你真的看得懂《我不是葯神》嗎
要讀法律碩士的人,你真的看得懂《我不是葯神》嗎?
近日,《我不是葯神》上映不到5天票房已破10億,徐崢老師作為中年流量大叔以絕對性的優勢碾壓了同時期的流量小生,徐崢老師作為劇中的男主,他飾演的程勇本來就是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的商販,開著一家神油店,但是一位不速之客的到訪卻讓他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成為獨家代理。此次就收獲了高額的利潤。還被大家給予了葯神的稱號。但在接觸到白血病人這個群體之後,程勇的善心被激發了,甚至為了救病人甘願冒著坐牢的風險。普通人物隨著劇情的發展由一個懶散貪財的普通人上升到「神」的高度。
故事原型同樣是為病友海外購葯的「陸勇」,在湖南省沅江市人民檢察院的不起訴決定書中,陸勇購買和幫助他人購買未經批准進口的抗癌葯品的行為,被認定不是銷售行為,不構成刑法第141條規定的銷售假葯罪;同時,其購買3張以他人身份信息開設的借記卡,並使用1張的行為,被認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根據刑法第13條的規定不成立犯罪。現實中的陸勇被情所救。但是電影中的「程勇」還是受到了「合情」的法律制裁。作為法律人來看看《葯神》中的法律知識點你get到了嗎?
一、《我不是葯神》中出現的法律常識錯誤
最後法庭那場戲還有印象嗎?我想大家沉浸在好人卻被司法懲治的內心糾結里,好像忽略了一些事,那就讓暖心又理智的龍姑姑為大家會議一下......
我國1979年頒布《刑事訴訟法》,經1996年、2012年兩次修訂,在刑事訴訟程序上,不存在原告與被告的說法,而是公訴人、辯護人和被告人的區分。但是在電影中,盡管「被告人」的牌子做對了,但是在公訴人和審判長的幾句發言中,卻混淆了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的區別。這不免讓法律界人士覺得可惜。
作為法律界人士不免嘚瑟幾句,對於影視作品有些吹毛求疵了,電影本身笑中帶淚,邏輯合理,勇哥從為錢而賣葯到為情而賣葯的轉變十分順暢,奪你眼淚就對了。
二、劇中程勇被判走私罪依據是什麼?
根據《刑法》第153條規定,走私本法第151條、第152條、第347條規定以外的貨物、物品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偷逃應繳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依照本法第151條第四款的規定處罰。
(二)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在十五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偷逃應繳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偷逃應繳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十五萬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偷逃應繳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三、劇中程勇被判銷售假葯罪依據是什麼?
根據《刑法》第141條規定,生產、銷售假葯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假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假葯和按假葯處理的葯品、非葯品。
但並非所有類似銷售行為均構成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葯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規定,銷售少量根據民間傳統配方私自加工的葯品或者銷售少量未經批准進口的國外、境外葯品,沒有造成他人傷害後果或者延誤診治,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四、什麼是仿製葯?
一般說來,一種新葯剛剛上市的時候,都伴隨著專利和品牌保護,因此新葯又叫「專利葯」或者「品牌葯」。而「仿製葯」,顧名思義,就是仿照「專利葯」而製造出來的葯。
仿製葯是不是假葯?
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沒有注冊的葯物就是「假葯」,而病友們通過陸勇的幫助購買到的印度仿製葯就屬於這一類。
「我不是葯神」原型陸勇就曾因為涉嫌賣「假葯」被抓,卻引來千名病友求情。
仿製葯是與被仿製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劑型、給葯途徑和治療作用的替代葯品,不是假冒偽劣葯,而是仿製其他專利葯進行研發和生產的正規葯物。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改革完善仿製葯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提出要促進仿製葯研發,提升仿製葯質量療效。
仿製葯一般只需做好制劑,通過生物等效性試驗即可上市銷售。不需要合成新化合物、不需要篩選活性物質、不需要多年動物試驗研究,不需要大規模臨床試驗以及生物利用度試驗,研究周期也短的多,成本低價格自然低。
五、為什麼印度被稱為「世界窮人的葯房」
有很多國內沒有的仿製葯,比如「格列衛」、「易瑞沙」、「多吉美」等抗癌葯物,只有印度才有便宜仿製葯,全世界其他地方都沒有。其重要原因是在於印度「獨特」的專利保護制度。其中就有「葯物專利強制許可」,如果一個歐美國家昂貴葯品上市,那麼印度制葯企業可以在本國專利法保護下仿製同類產品。同時,印度政府還可以根據需要實施「強制許可」。
《我不是葯神》這部暑期檔電影把「仿製葯」推向了風口浪尖。目前格列衛(居中的「格列寧」其實是「格列衛」)只能在印度合法仿製,在中國受專利法保護,不得仿製和銷售。然而,戲中一句病患老奶奶的深切詰問:「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直戳觀眾淚點。是該堅持正版,即使昂貴的葯價讓病人望而怯步;還是該縱容「假葯」,卻損害了研發人員的權益,這是「法」與「情」的博弈!
5. 《我不是葯神》中誰有罪
以下供參:
除了張長林因為漲價把葯路毀了看起來像個壞人之外,劇中其他版人全是身不由己的權好人。即使是張長林,他的那句「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仍然是難以辯駁的,
一群好人演了一出悲劇。《葯神》中的人物都是有人情味的。程勇面對「無奈的誘惑」控制住了下半身,黃毛聽說再次賣葯的程勇只賣500的時候第一時間出現在集裝箱前幫著搬葯,黃警官冒著斷送前途的風險拒絕了假葯案。我想這是戰勝工具理性的唯一辦法:透過冰冷的工具,看到溫暖的人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