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監督產生法律效力嗎
① 黨對政府的監督是法制監督還是民主監督
即不是法制監督也不是民主監督,而是直接管理。
三權分立國家是法院、內閣(美國叫總統分支執行機構---中國翻譯上有意誤導為政府)、國會。三者合一才叫政府。
你指的所謂政府,可能是指『總統分支執行機構』。在翻譯上美國政府、和奧巴馬『政府』,在英文里是兩個不同的單詞。美國人不會誤解,只有中國人大多數不明白。
『美國政府』的政府一詞才是英文里真正的政府,奧巴馬『政府』,美國的原意是奧巴馬分支執行機構。美國人沒有玩文字游戲,是中國的翻譯在玩文字游戲。
我國不是三權分立國家,檢察院沒有權力監督政府。而人大也不是國會,人大委員長是中常委的一員,人大受中常委領導。
非要說有監督,那勉強就指中紀委。中紀委權力越過檢察院。性質相當與清朝的宗人府。是黨私立的衙門。直接服務與黨。
明清兩代的皇室宗親觸犯國法,刑部衙門一般無權過問,有宗人府按皇室家法處置。宗人府一度成為連皇帝也要禮敬三分的超然機構。它既管人丁戶籍,也管祭祀禮儀,還包攬教育後勤,儼然一個獨立的小政府。然而,它的服務對象是特定的,那就是皇室家族。
② 各種監督方式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嗎
各種監督方式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社會公眾與新聞機構的監督專是沒有相應的法律屬效力的,只是從輿論上給予監督對象一定的監督。而司法監督與部門內部監督則是最為主要也是能產生相應效力的形式,但也會產生不同的效力結果。最為主要的的是分清監督對象以及監督形式。
③ 什麼"法制監督"
法制監督的復主體及其形式有:制
1、立法監督。一般來說,西方國家的議會擁有立法權、財政權、監督權、彈劾權和條約權,這些權力構成對政府的直接的立法監督。
2、司法監督。司法機關所具有的監督權:行使違憲審查權;審理和判決行政訴訟案件。是一種外部的、直接產生法律效果的行政監督形式,是行政監督體系中強制性程度最高的一種監督機制,也是國家運用監督手段維護社會政治、經濟秩序的最後一道防線。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由專門的憲法法院或普通法院系統對政府頒布的行政法規或行政措施進行審查,以判斷其是否違反憲法;由司法機關對於政府行政管理有關的行政糾紛進行審理和裁判,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我國,司法機關對行政的監督是指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公務員實施的監督。
3、檢察監督。在許多國家裡,檢察機關是代表政府追究責任和提起公訴的機關,是一種行使司法行政權的國家機關,其所進行的監督可稱為檢察監督。
4、黨的監督。黨對政府及其官員的監督主要指執政黨的監督。
④ 人大由誰監督黨由誰監督
人大人民選,人民監督,乾的不好人民罷免。領導除了了問題先要撤銷人大代表的資格。
黨委、政府人大都有權監督,也有權罷免。
人大可以制定法律,可以罷免領導。
⑤ 公民對黨的監督是否是公民的政治權利
對黨的監督是公民的政治權利內容。
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的政治權利是公民的經濟要求在政治上的集中反映,是公民權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民其他權利的基礎。政治權利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選舉與被選舉權;公民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監督權;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選舉權是指選舉法規定的,公民可以參加選舉活動,按照本人的自由意志投票選舉人民代表等職務的權利,即參加投票選舉的權利;被選舉權是指根據選舉法的規定,公民可以被提名為人民代表等職務的候選人,當選為人民代表等職務的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途徑。
2、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所謂言論自由,是公民以言語表達意思的自由;出版自由,是指以文字、音響、繪畫等形式出版作品,向社會表達思想的自由;結社自由,是指公民為一定宗旨組成某種社會組織的自由;集會自由和遊行、示威自由,都是公民表達自己見解和意願的自由,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這六項自由,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政治自由,是人民發表意見、參加政治活動和國家管理的自由權利。
3、監督權
監督權包括批評和建議、申訴、控告、檢舉等形式。 公民依法行使監督權,有利於克服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有利於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來源烏魯木齊律師http://china.findlaw.cn/wulumuqi
⑥ 公民的民主監督權與監督權都具有法律效力嗎有何區別
1、都是法律規定的。
2、都產生法律效力。
3、公民監督是自發的,而參與政治生活的民主監督是有組織的。
4、公民監督自費,而參與政治生活的民主監督是公費的。
請按一下採納哦~O(∩_∩)O謝謝~
⑦ 黨組織監督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黨內監督,切實履行各級機關黨組織的監督職能,保持黨的先進性,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根據《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和《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機關黨支部對黨員幹部監督的主要內容:
1.能否遵守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維護中央權威,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執行黨中央、上級組織和本級組織的決議、決定及工作部署。
2.能否參加所在黨支部的組織生活,履行黨員義務,完成黨組織分配的工作任務。
3.能否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決策重大事項議事規則,做到決策科學、民主。
4.能否堅持實事求是,認真調查研究,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
5.能否盡職盡責,努力工作,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現、維護、發展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
6.能否執行黨和國家幹部選拔任用的有關規定。
7.能否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做到廉潔自律,模範遵紀守法,嚴格按照制度辦事,遵守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
8.能否堅持原則,敢於同各種錯誤傾向和違紀違法行為作斗爭。
(二)機關支部內監督的主要形式:
1.黨組織的監督,即黨的上下級組織之間互相監督和黨組織對黨員的監督。
2.黨員之間的互相監督,即黨員之間、黨員領導幹部之間、黨員與黨員領導幹部之間的監督。
3.專門機關的監督,即局紀檢組長和紀檢委員所實行的監督。
(三)機關黨組織實施監督的主要方法:
1.定期檢查黨員參加黨組織生活的情況,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能否參加所在黨支部的組織生活,能否如實匯報自己的思想、學習、工作、作風等情況,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機關黨組織每年年終要對所屬黨組織開展組織生活及黨員參加組織生活情況進行一次認真檢查,將檢查結果在黨內通報。同時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並如實報告上級黨組織。
2.督促定期開展好黨員幹部民主生活會。黨員幹部民主生活會原則上每半年召開一次,特殊情況下可隨時召開。會前,機關黨組織要提前十天與上級黨組織溝通准備情況,負責收集黨員群眾對黨員領導幹部意見,如實向局黨組(黨委)主要負責人報告,並轉告本人或在會上報告。會後,監督黨員領導幹部根據黨內外群眾提出的主要意見進行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向黨員群眾反饋。民主生活會要在會後十日內,向上級黨組織報送情況報告和會議記錄。在下次民主生活會上,督促檢查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
3.建立健全下級黨組織向上級黨組織報告情況的制度和談話誡勉制度。機關黨組織應及時了解和掌握機關黨員以及領導幹部的政治思想、履行職責、工作作風、道德品質和廉政建設情況,機關黨組織要將了解和掌握的情況如實向本部門黨組(黨委)和上級黨組織反映,遇有重大情況應及時報告。對於群眾意見較大、有發生違紀苗頭的中層黨員領導幹部,由部門機關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和分管該部門的領導同志負責談話,進行批評幫助,提出告誡。
4.機關黨組織參與直屬單位領導班子的政績考核和機關幹部的公務員考評工作,並提出考評意見和建議。
5.各個局下屬單位每年至少召開一次黨員大會或黨員幹部大會,聽取部門行政負責人通報主要工作和機關黨組織負責人述職述廉情況,述職述廉時可以邀請群眾代表參加。機關黨員大會或黨員幹部大會由機關黨組織負責組織,提請行政負責人做出安排。
6.做好群眾來信來訪工作,按照有關規定查處違法違紀案件。機關黨組織接到對黨員領導幹部的檢舉和控告,有權進行初核,並報告上級紀檢部門。按照黨內有關規定,切實保障黨員行使監督的民主權利,嚴肅處理阻礙黨員正常行使監督權利和打擊報復的行為。
(四)監督保障:
各級機關黨組織應按照本制度規定切實履行監督職責,發揮監督作用。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應當正確履行職責,自覺接受監督。對違反本制度的,視情節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⑧ 什麼是黨務監督
黨務監督是針對黨務公開的監督,黨務公開的內容就比較多了,比如方針政策學習、貫徹實行,黨委重要決議決定,黨員評議、黨費、黨員發展等等
⑨ 直接監督是指監督主體的監督行為能直接產生法律效力對的還是錯的
直接監督是指監督主體的監督行為能直接發生法律效力的監督。如檢察機關作出的批准或專不批准逮捕的決定屬,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銷公安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判決。公安機關必須執行,行政監察機關、上級公安機關、監督機構有權直接追究違法的人民警察的政紀責任。
⑩ 黨的紀委對於黨員的監督關系是什麼關系
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的組織紀律監督,這是促使每一個黨員遵守黨的紀律規定,自覺履行黨員權利義務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