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合同無效的法律效力

合同無效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1-09 17:05:41

A. 合同效力的無效合同

有學者認為,無效合同「是相對有效合同而言的,它是指合同雖然成立,但因其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公共利益,因此被確認無效。」並由此而推斷其主要特徵有:
1、違法性;
2、無效合同的不得履行性;
3、無效合同自始無效;
4、無效合同自然無效,無須當事人主張而可由法院或仲裁機構主動審查。並指出了無效合同由於沒有法律約束力,因此應不屬於合同的范疇。另外有的學者認為「無效合同是指不具備合同的有效要件且不能補救,對當事人自始即不應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應由國家予以取締的合同。」
並據此認為其存在以下三個特徵或要件:
1、不具備合同的有效要件且不能補救;
2、對當事人自始不應發生法律效力
3、由國家予以取締。
第一種觀點是基於合同成立與生效的「分離理論」而提出,指出了合同盡管已經成立,但由於其違法才導致無效;第二種觀點基於合同成立與生效的「統一論」,認為無效的合同未成立亦未生效。如前所述,由於合同成立與生效的「統一論」,以及無法正確解釋附期限、附條件及經特定程序合同才能生效等情形,而且也缺乏合同部分有效部分無效怎樣確認其效力的理論基礎,所以對此觀點不予贊同。所謂無效合同,是指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並不一定「依法」),但由於其不符合法律或行政法規規定的特定條件或要求並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而被確認為無效的合同。其特徵為:1、合同已經成立。沒有成立的合同當然無法進行討論是否生效的問題;2、合同無效的效力表現在合同自始無效,也就是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3、合同無效的原因在於其違法性,而且是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主要是指義務性規定和禁止性規定。這其中包括了合同的主體、客體及內容等方面。但根據合同法的理論及《合同法》第54條等具體規定來看,無效的請求應為當事人的一項權利,國家不應主動干預。 根據《民法通則》第58條的規定,以下情形的民事行為無效:
1、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3、當事人一方有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的行為;
4、雙方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行為;
5、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6、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
7、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但《合同法》第52條卻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其中有一個明顯的區別是把《民事通則》第58條規定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的行為分為二種情形來處理:如果是損害了國家利益,屬當然無效;如果是損害的是合同相對人的利益,則根據《合同法》第54條規定相對方可以要求變更或撤銷,而不再一律認定無效,這不僅尊重了合同當事人的意願,保護了當事人的利益,鼓勵了交易行為,而且還減少了因合同無效而給社會帶來的損失。筆者認為這一規定是正確的,也符合合同法理論與司法實踐的發展方向。同時,《合同法》第53條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這一條款屬於合同法的強制性條款,就算是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了相應的內容,如果違反了《合同法》的這一規定,都應無效。筆者認為,《合同法》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以及對合同效力認定的重大貢獻就是第52條第5項的規定,亦即規定了「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時該合同或該條款無效,這才是合同無效的根本性原因,甚至可以看作是判斷一個合同是否有效的法定標准。從廣義上來看,可以把《合同法》第52條、第53條等規定都看作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應把「強制性規范」分為涉及刑事責任的強制性規范、行政責任的強制性規范、民事責任的強制性規范等類型。有些強制性規范如果當事人予以違反,有可能會因此而受到行政處罰甚至刑事制裁,但並非不一定會承擔民事責任。只有合同一方當事人違反了會影響其民事行為及責任的強制性規范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才能對其作出相應的認定和處理。不管怎樣,在司法實踐中應當嚴格按照《合同法》的這一規定來進行具體的分析、判斷和處理。對照《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第49條等規定的關於合同無效的原因,該公約的這一規定並不科學,而且混淆了合同有效、解除及無效的根本區別,立法不宜採取。 根據《民法通則》第55條的規定,應將無效合同合為三大類,即主體不合格、意思表示不真實及內容違反法律、社會公共利益。但根據《合同法》第52條、第54條來看,意思表示不真實並不能導致必然無效,而且這種分類也很不科學。盡管在以前的司法實踐中被廣泛適用,但由於新的《合同法》第44條的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成立時生效,其根本性條件在於「依法」也就是「合法性」,所以:只要是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合同就是合法的合同,也才有可能生效,也就是「不違(非)法即合法」的觀點。
根據《民事通則》及《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的來看,無效合同違法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一方的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如果沒有損害國家利益而只是損害了合同相對人的利益,則根據《合同法》第54條的規定只能是可變更或撤銷的的合同。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至於對此行為作出正確的界定,根據《合同法》第54條的規定來看有兩個顯著特點:A、當事人出於惡意;B、當事人之間互相串通。由於其行為具有明顯的不法性,因此應當確認無效。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這種合同盡管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由於其合同的內容上的不法性,所以法律也應予以制裁,作無效合同處理。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由於公序良俗原則(也就是「社會公共利益原則」)是現代各國民法中的一項最基本的原則,所以現在各國都對此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我國《民法通則》第7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第58條也規定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行為無效。所以此類合同依法不能予以保護。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法》第52條第5項的這一規定才是整個合同無效制度的精髓和本質所在。
前面所述的合同無效前三種情形主要從訂立合同的程序或合同的形式中來認定無效的,「損害公共利益」才開始涉及到合同的內容,而只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才是無效合同,而且也是與其他效力類型的合同進行區別的根本性標志。對於一份已經成立的合同,只要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都應合法有效。只要合同中不存在阻卻合法有效的法定事由(從廣義上講,《合同法》第52條等本身就是一條強制性規定),該合同就應依法認定為有效。這樣既統一了合同效力認定的標准,也充分尊重了合同當事人的意願,同時也縮小了無效合同的范圍,鼓勵了交易。
合同無效請求權的行使
對於合同無效的行使,《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26條規定:「宣告合同無效的聲明,必須向另一方當事人發出通知,方始有效。」似乎也認為合同無效的權利與解除權一樣為一種形成權,只要單方面作出即可。但我國的《合同法》並沒有明確的相關規定。根據合同法理論及《合同法》中對合同效力的相關規定來看,在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作出合同無效的認定之前,該合同應該是有效的。因此筆者認為只有當當事人一方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出認定合同無效的請求或主張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才能確認合同無效。必須經當事人的申請或請求,主要是認為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不要主動去否認合同的效力。只要是不存在損害國家、集體或社會公共利益,都應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願,對於某些不符合法定形式而又已履行或正在履行的合同,並無必要去宣告其無效。但如果合同損害了國家、集體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由於缺乏合同無效的請求權主體,所以允許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主動認定其無效。這並不是說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對任何合同都可以主動干預其效力,而是由於請求權主體缺位而造成的。

B. 什麼情況下合同無效,無效合同的法律效力怎樣

根據合同法相關之規定,下列情況合同無效:

1.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專
2.惡意串通屬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
4.訂立的合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各種強制性規定訂立的合同
另外,效力待定合同在經過有權追認人拒絕追認後也歸於無效。
合同一旦被確認無效的話,就自始無效,所收預付款項應返還對方,同樣,已經接收的合同標的物應返還,雙方按照締約過失責任承擔相應的費用損失!

C. 無效合同具有哪些法律效力

論無效合同的法律效果有:
1、無效的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約束;
2、當事人應當及時返還因該無效合同而取得的財物,無法返還或沒有必要再返還的,應當由獲益一方對受損方折價補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條
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熱點內容
東升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05 13:56:07 瀏覽:428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510 發布:2025-07-05 13:54:50 瀏覽:516
法律上有兒女必須贍養父母的責任 發布:2025-07-05 13:52:06 瀏覽:637
貴州省地質災害防冶條例 發布:2025-07-05 13:46:53 瀏覽:670
樂平律師 發布:2025-07-05 13:37:26 瀏覽:73
湖北省安全條例規定 發布:2025-07-05 13:21:38 瀏覽:961
hr勞動法實用工具書pdf 發布:2025-07-05 13:11:40 瀏覽:539
新婚姻法一般婚假多少天 發布:2025-07-05 12:59:11 瀏覽:524
法官員額後辭職 發布:2025-07-05 12:21:05 瀏覽:414
合同法要求預付款比例 發布:2025-07-05 12:15:51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