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侵權責任的法律特徵

侵權責任的法律特徵

發布時間: 2022-01-11 18:28:34

❶ 侵犯著作權行為的法律特徵是什麼

侵犯著作權行為的法律特徵是什麼?侵犯著作權也是一種剽竊行為,侵犯著作權還是一種違法行為,會受到相應的處罰。那麼侵犯著作權行為的法律特徵是什麼?侵犯著作權行為的法律特徵侵犯著作權行為的法律特徵是什麼?(1)侵權對象的多重性著作權具有權利的多重性及可分性特點,包含著作財產權和著作人身權,其中著作財產權又包含復制、表演等十多項權利。上述權利既可獨立行使,也可結合行使。相應地,著作權侵權行為的侵害對象,也會表現出這些特點:一是財產權與人身權同時被侵害;二是多項財產權與人身權同時被侵害。此外,著作權侵權行為的侵害對象還包括合同債權,如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2)被侵害主體的特定性侵權行為所侵害的主體,一是對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權的著作權人,包括作者和其他著作權人。其他著作權人包括通過繼承、接受遺贈、根據委託關系而獲得著作權的權利人,即作品使用權利的受讓人,如享有專有著作權的人。這些都是與著作權有著直接或間接聯系的特定主體。(3)侵權行為表現為使用他人作品的非法性一是使用他人作品未經權利人允許;二是使用他人作品無法律根據,包括不按著作權法規的使用條件使用他人作品。(4)侵權形式的多樣性一般的民事侵權行為有一人單獨實施的侵權行為和兩人或兩人以上因共同過錯實施的共同侵權行為兩種形式。在著作權侵權行為中,除這兩種形式外,還存在第三種狀態,即由數個行為人分別對同一權利人進行的侵害。侵犯著作權行為的法律特徵是什麼?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❷ 什麼是侵權責任法侵權責任法有哪些主要法律特徵

侵權責任法是調整侵權責任關系的法律。這里的侵權,主要還是指侵犯財產權和人身權。一般來說,這些侵權行為責任都是在當事人之間沒有合同關系的情況下發生的責任。如果有合同,可以按合同來處理;沒有合同,就都按侵權來處理。所以也有人把這些責任稱為「合同外的責任」。

實際上,關於侵權法的概念國內外始終缺少統一的見解。在我國民法學界主要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侵權法是有關侵權行為的定義和種類,對侵權行為如何制裁,對侵權損害後如何補救的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第二種觀點認為,侵權法是關於侵權行為和侵權行為民事責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第三種觀點認為,侵權法是調整有關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行為而產生的相關侵權責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我們認為,侵權責任法是規定不同的侵權行為應當如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的法律規范。

❸ 簡述侵權行為的特徵

以下的行為同樣是侵權並犯法的,情節嚴重的該判處死刑:

1.逼迫人結婚生育是侵權的行為;

2.對獨身主義者、丁克族出言不遜打擊傷害的行為便更是罪大惡極,是該進行全國新聞媒體的公開批評;

3.栽贓陷害獨身主義者、丁克族的行為是足以構成犯罪,如果造成他人致死致病的必須處以死刑、無期徒刑並賠償醫療費和精神損失費,必須受到法律的重懲;

4.謀殺暗算獨身主義者、丁克族的行為是該立即處死決不容緩。

人家不願意結婚生育、只願意結婚不願意生育是人家的自由選擇權,人家有什麼罪過?招惹了你嗎?為什麼要對別人歧視、侮辱、詛咒、出言不遜?這種行為意識難道很光榮偉大值得全國人民學習贊揚嗎?就一點兒也意識不到這種思想作風極端的卑劣可恥嗎?不僅卑劣可恥,而且滅絕人性。

我國的法律不嚴,所以讓許多罪惡有機可乘並流放於世,給人類帶來災難,如果法律嚴格公正,就不會有這么多的罪惡逍遙法外。

❹ 什麼是侵權責任關系其特徵是什麼

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因實施侵權行為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
侵權責任的法律特徵表現在:
1、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2、侵權責任以侵權行為為前提要件;
3、侵權責任的形式具有多樣性,侵權責任的行為人或責任人除了要承擔賠償損失、返還財產等財產責任外,在很多情況下,還可能同時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非財產形式的責任。

❺ 侵權責任的特徵有哪些

侵權責任的特徵有哪些?
一、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民事義務有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法定義務是通過法律的強制性規范、禁止性規范設定的義務。這種義務對於每個自然人、法人具有普遍的適用性,違反此種義務,即構成侵權行為責任。而約定義務則是特定當事人之間設定的某種義務,違反約定義務,構成違約責任。 侵權責任形態關注的是侵權行為的後果。侵權責任形態所關注的不是行為的表現,而是行為的結果,即侵權行為發生並按照侵權責任構成要求符合構成要件之後,所應當由應當承擔責任的當事人承擔行為的後果。它與侵權行為類型不同,侵權行為類型研究的是行為本身;而侵權責任形態研究的是侵權行為的後果,是侵權行為的法律後果由誰承擔。同時,它也與侵權責任構成不同。侵權責任構成研究的是依據什麼樣的准則,符合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夠構成侵權責任;而侵權責任則是責任構成之後責任由誰承擔的問題。
二、侵權責任以侵權行為為前體要件。 侵權責任產生的基礎是侵權行為,沒有侵權行為則不存在承擔侵權責任的問題。侵權責任正是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侵權責任形態表現的是侵權行為後果由侵權法律關系當事人承擔的不同形式。侵權行為後果的具體表現形式,即損害賠償、停止侵害、賠禮道歉等責任本身的形式。
三、侵權責任的承擔是經過法律所確認的。侵權責任的行為人或責任人除了要承擔賠償損失、返還財產等財產責任外,在很多情況下,還可能同時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理道歉等非財產形式的責任。
四、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侵害他人財產或對他人人身造成損害,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侵權行為的類型主要包括:
①侵害人身的侵權行為。
②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權行為。
③侵害身份權的侵權行為。
④侵害財產權的侵權行為。
⑤侵害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

❻ 簡述特殊侵權行為的法律特徵

特殊侵權行為,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在侵權責任的主體、主觀構成要件、舉證責任的分配等方面不同於一般侵權行為。應適用民法上特別責任條款的致人損害的行為。在我國民法通則中,屬於特殊侵權行為的情況都有具體的條文明確加以規定。

特殊侵權糾紛包括十五種情形

    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職務侵權糾紛;
    2.雇員受害賠償糾紛;
    3.雇傭人損害賠償糾紛;
    4.產品責任糾紛;
    5.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糾紛;
    6.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糾紛;
    7.地面(公共場所)施工損害賠償糾紛;
    8.建築物、擱置物、懸掛物塌落損害賠償糾紛;
    9.堆放物品倒塌損害賠償糾紛;
    10.動物致人損害賠償糾紛;
    11.駐特別行政區軍人執行職務侵權糾紛;
    12.防衛過當損害賠償糾紛;
    13.緊急避險損害賠償糾紛;
    14.侵害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權糾紛。
    15.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造成損害的侵權行為。

    特殊侵權訴訟舉證責任的規定編輯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

    (一)因新產品製造方法發明專利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由製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其產品製造方法不同於專利方法承擔舉證責任;

    (二)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損害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三)因環 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四)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對其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五)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六)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由產品的生產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

    (七)因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實施危險行為的人就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八)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責任。

❼ 論述侵權行為的特徵

侵權行為的概念和特徵

侵權行為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其特徵:(1)侵權行為是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2)侵權行為的對象是絕對權;(3)侵權行為是行為人有意識的行為。

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的區別是:(1)侵權行為違反的是法定義務,違約行為違反的是約定義務;(2)侵權行為侵犯的是絕對權,違約行為侵犯的是相對權;(3)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包括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違約行為的責任僅限於財產責任。

❽ 什麼是侵權責任關系其特徵是什麼

侵權行為的法律特徵
(一)侵權行為是違反民法規范,侵害了他人合法權益的不法行為
(二)侵權行為是行為人因主觀過錯而實施的非法行為
(三)侵權行為是給他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某種實際損害的行為
(四)侵權行為是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二、侵權責任的法律特徵
(一)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因違反了法定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是一種民事法律關系
(二)侵權責任主要是財產責任。
(三)侵權責任是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其實施的法律責任
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一、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
損害事實是指侵權行為人的行為侵犯他人的財產所有權、人身權而給受害人帶來的損害,即利益的減少或喪失,包括財產損失、人身傷害以及精神損害。
損害事實分為財產損害與非財產損害。直接損害與間接損害。
二、加害行為的違法性
加害行為的違法性是指行為人的行為違反了法律規范。如果行為不具有違法性,即便造成損害,也不應承擔民事責任。
違法行為包括作為的違法行為和不作為的違法行為。
三、違法行為與客觀損害結果之間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違法行為與客觀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是指客觀損害事實是由該違法行為所引起的,損害是行為的結果,行為是損害的原因。
因果關系表現形態: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
四、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過錯
過錯是指行為人對其實施某種行為和損害結果的發生所持的一種心理狀態。
過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
混合過錯。共同過錯。受害人的故意或重在過失。

❾ 侵權行為法的特徵有哪些

侵權行為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侵權行為具有以下特徵:
(一)單方實施

侵權行為是基於當事人的意思而發生的,且侵權行為所引起的民事法律後果並不是當事人所預期的,因 此,侵權行為屬於事實行為。

(二)民事違法

侵權行為的違法性及時違反法律的規定,為法律所不許,其實質就是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這里所謂的法定義務。《民法通則》第5條規定、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對於物權、人格權等絕對權而言,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負有不得侵害的一般義務。這種一般義務是侵權行為所依據的法定義務的主要來源。另外,債權也可以成為侵權行為所侵犯的對象,但在構成要件上,需要更高的門檻。

其次,這里的法定義務還包括法律賦予某些特定主體的特別義務,例如,《侵權責任法》第37條第1款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8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傷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9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據此,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負有安全保障義務。教育機構對在該機構中學習、生活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負有教育、管理義務。再例如,勞動法規定的有關勞動安全保護義務。如果違反這些法定義務,義務人則可能構成侵權行為。

再次,這里的法定義務也包括侵權法所設定的某些具體作為或者不作為的義務,例如《民法通則》第125條規定,在公共通道上挖坑、修繕時,應當設置明顯的標志。《侵權責任法》第91條第1款規定,在公共場所或者道路上挖坑、秀山安裝地下設施等,這種設定明顯標志的就是一種強制性的作為義務。如果行為人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就違反了作為義務,對他人因此造成的損害應當曾但侵權責任。

(三)加害他人

侵權行為的對象包括民事權利和民事利益。侵權行為所侵害的民事權利包括人身權,物權,繼承權,知 識產權等絕對權,一般不包括債權。除民事權利以外的其他合法利益,也屬於侵權行為法保護的范圍。

(四)應擔責任

侵權行為是一種能夠引起民事法律後果的行為,這種法律後果 就是侵害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❿ 侵權責任法的特點

侵權責任法的特點:為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內任,預防並制裁侵權容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而制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一條為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制裁侵權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制定本法。

熱點內容
語文的教法學法 發布:2025-07-02 04:33:39 瀏覽:363
人民法院民間借貸糾紛 發布:2025-07-02 04:32:42 瀏覽:778
民法典通過的重要意義 發布:2025-07-02 04:27:44 瀏覽:288
吃空餉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7-02 04:21:57 瀏覽:719
姜燕法學 發布:2025-07-02 04:12:20 瀏覽:817
行政法案例判決書 發布:2025-07-02 04:02:59 瀏覽:192
淘寶司法拍賣北海 發布:2025-07-02 03:59:50 瀏覽:879
行政前台部門規章制度可復制 發布:2025-07-02 03:58:04 瀏覽:61
道德古語6 發布:2025-07-02 03:52:37 瀏覽:167
勞動法關於加薪 發布:2025-07-02 03:51:56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