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侵權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侵權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2-01-13 08:06:36

『壹』 一般侵權行為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一般侵權行為是指因行為人對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財產權和人身內權,並造成容損害的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承擔責任的方法: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貳』 侵權人承擔了刑事責任,還要承擔侵權責任嗎

現實問題

孫某和李某都是社會青年,平時沒事就在外面瞎混。一天夜裡,兩人到酒吧去玩,因為一點小事產生了摩擦,並開始拳腳相向。在廝打過程中,孫某將李某打傷。隨後,兩人均被警方帶走。經鑒定,李某的傷勢構成了輕傷。為此,孫某被依法追究了刑事責任。同時,李某也將孫某告到了法院,要求孫某承擔侵權責任,賠償李某的損失。孫某認為其已經為此承擔了刑事責任,不該再承擔侵權責任。那麼,法律對此是如何規定的呢?

律師解答

刑事責任和侵權責任是兩種不同的責任范疇,前者由《刑法》規定,後者由《侵權責任法》規定。依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在這則案例中,孫某的行為侵犯了李某的人身權,除了承擔刑事責任外,還需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賠償李某相應的損失。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四條 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叄』 商標侵權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商標侵權要承擔消除印象、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但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侵權的,應當承擔停止侵權行為、上繳侵權商品以及工具、行政罰金等行政責任,若行為構成犯罪的,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
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肆』 侵權責任法,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侵權責任法》是為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制裁侵權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而制定的法律。它標志著在民事侵權專門法的最終誕生,有利於更好維護公民合法權益。該法於2009年12月26日審議並通過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自2010年7月1日起實施。《侵權責任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該法規定: 1、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2、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3、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伍』 公司侵權員工要承擔責任么

公司存在侵權行為,員工是不需要承擔侵權責任的。民法上的侵權責任主張過錯原則,即過錯一方承擔侵權責任。公司存在侵權行為,是公司的過錯,不會涉及到無法律關系的第三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陸』 侵權人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您好,侵權責任是任何人都對他人承擔這樣一種義務,即不因為自己的錯誤(過錯)行為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否則即能構成侵權行為,要對受害方承擔責任。
一、侵權責任的法律特徵
侵權責任的法律特徵表現在:
1、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民事義務有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法定義務是通過法律的強制性規范、禁止性規范設定的義務。這種義務對於每個自然人、法人具有普遍的適用性,違反此種義務,即構成侵權行為責任。而約定義務則是特定當事人之間設定的某種義務,違反約定義務,構成違約責任。
2、侵權責任以侵權行為為前提要件
侵權責任產生的基礎是侵權行為,沒有侵權行為則不存在承擔侵權責任的問題。侵權責任正是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3、侵權責任的形式具有多樣性
侵權責任的行為人或責任人除了要承擔賠償損失、返還財產等財產責任外,在很多情況下,還可能同時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非財產形式的責任。
二、侵權損害侵權人要承擔的責任
人身損害
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因就醫治療支付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具體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費、必要的營養費7項。
因傷致殘
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6項。
死亡
賠償義務人除應根據搶救治療情況支出的第1項所列費用外,還應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誤工損失等費用。
計算方法
在人身損害賠償費用的計算上,我國制定的總原則是:具體損失採取「差額賠償」,抽象損失採取「定型化賠償」。「具體損失」就是:受害人實際支出的費用或實際減少的收入等可以交換價值計算的損失,如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營養費等;而「抽象損失」則是:因勞動能力喪失或受害人死亡等因素只能抽象評價的未來收入損失。如:對殘疾者生活補助費和死亡補償費採取定型化賠償,設定固有的標准和期限。
此外,對賠償金的支付採取一次性賠償和定期賠償兩種形式。一般以一次性賠償為原則,定期賠償為補充。其中,賠償義務人請求以定期賠償方式給付殘疾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殘疾輔助器具費的,應提供相應的擔保。如果超過原確定的護理期限、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或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權利人仍沒好,其可以申請法院根據情況判令賠償義務人繼續給付相關費用5~10年。

『柒』 在不知曉的情況之下侵權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在不知曉的情況之下侵權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是大家所關心的,也是大家非常敏感的一個話題,如果是在不知情的條件下,導致了侵權行為是否自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是否自己需要去賠償別人的損失。我想對於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我們必須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

所以說我認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侵犯了別人的權利,侵犯了別人的知識產權,這個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 。日後我們在這種侵權行為上我們必須要更加的注意 ,應該提前去了解是否侵權 ,侵權必須承擔法律的責任 ,這是我國法律所保護的 。

熱點內容
設港國安立法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1 08:42:51 瀏覽:159
河北省行政處罰條例 發布:2025-07-01 08:42:37 瀏覽:253
五金一費合同法 發布:2025-07-01 08:33:29 瀏覽:333
民法典制度與創新 發布:2025-07-01 08:28:25 瀏覽:267
勞動法第五十一條 發布:2025-07-01 08:22:50 瀏覽:956
法官入額試題 發布:2025-07-01 08:19:39 瀏覽:303
試論述我國現行婚姻法的修改與完善 發布:2025-07-01 08:13:51 瀏覽:80
村委會換屆選舉法規 發布:2025-07-01 08:10:47 瀏覽:663
水土保持工作條例 發布:2025-07-01 08:07:51 瀏覽:539
電大法學社會調查報告 發布:2025-07-01 07:57:21 瀏覽: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