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署筆名或藝名法律效力
① 合同簽名用藝名是否合法,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有法律效力,但存在風險。
用藝名在合同上簽字,必須有證據證明該「藝名」屬於當事人,,如果沒有證據對此證明,一旦本人不承認,這就是一張廢紙。
② 藝名和筆名受法律保護嗎
法律分析:受法律保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一十三條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轉讓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名稱。
第一千零一十七條 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眾混淆的筆名、藝名、網名、譯名、字型大小、姓名和名稱的簡稱等,參照適用姓名權和名稱權保護的有關規定。
③ 使用筆名和藝名(或其他不是真名的名字)簽的合同有效嗎
應該沒效吧,如果哪天要求出示身份證,怎麼辦.
④ 筆名、藝名或化名等受到法律保護,是嗎具休是那條
在我國,關於筆名、藝名或化名等是否受到法律保護,條文的規定不是很全面,就「《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這條法律來說從在不足,比如說姓名權,筆名、藝名或化名是否是姓名呢?如果是的話那我可不可以把筆名當姓名用呢?顯然不行。
楊立新(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教授)的論文《具體人格權(二)》 中提到的知識學術觀點,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我們知道,法律是大家認可,並且有國家頒布實施的行為規范,學術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只有當用法律條文國定下來才有效力。
但是,凡是法律必有例外,當你的筆名化名等出名了,為公眾所認知時,其就會受到法律的保護,當然最好是像技術之類的申請專利,這樣就會受到保護。在著作權法和民法中此類規定是非常多的,這是從學理的角度講,如民法中有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等。就是指導在沒有詳細規定的前提下我們應該做的。
具 體的法律規定只有《民法通則》里有相關的規定
第120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關鍵是要用學理和民法基本原則來解釋。
⑤ 姓名權的司法解釋筆名,藝名,化名等屬姓名權!國家那部法律規定的
這當然涉及到知識產權的內容,您可以在知識產權法的有關著作權(署名權)的部分找到相關規定.
⑥ 筆名能否作法律上的簽名
公證並沒有意義,真正有意義的是如何讓對方接受你可以用筆名來替代真名,以避免到時無法履行合同的時候陷入「詐騙」之類的疑慮。因此,可以通過合同約定來明確。畢竟對方在你簽署的正式文書時,審核你的真名和你的筆名不符,你肯定需要對此作說明的。在這個情況下,你只要表明以筆名簽署的文件對你本人同樣具有約束力,那麼就沒有問題了。
⑦ 很多藝人都改過名字,他們簽合同時寫藝名,具備法律效力嗎
他們在簽合約時,是真名與藝名一起寫的... 所以它具備法律效力...
例如:
姓名: ABC 藝名:XXX
⑧ 關於藝名筆名的權利問題
藝名、筆名不需要登記,只需要證明是你所使用的就可以得到法律的保護。
我個人認為:除證明你已經使用之外,還需對方對這一事實知道或應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