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子女的法律責任
1. 父母對子女應盡到哪些法律責任和義務
不能得到賠償!但是父母老了可以不履行贍養義務!
2. 父母對子女的責任和義務是什麼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第一千零六十七條,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撫養是指父母從物質上、經濟上對子女的養育和照料,如負擔子女的生活費、教育費,在生活上照管子女等。教育是指思想、品德、學業等方面對子女的全面培養。綜上,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對子女負有不可推卸的撫養、教育的責任。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二十六條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第一千零六十七條,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3. 父母對子女有責任和義務嗎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一千零四十三條
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四十二條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所稱「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
4. 規定父母子女的權利義務的法律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了父母子女的權利義務。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4)父母對子女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5. 中國法律上父母對子女的義務
所以我想想問問這種情況父母是不是對這個孩子還有撫養與承擔他的罪行的責任呢?
撫養到18歲成年
18歲以前孩子的違法犯罪行為,父母不用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比較嚴重的違法行為,政府會勒令父母管教,必要時由政府收容教育。
如果是民事方面的,比如侵犯了他人財產權對他人造成損失,18歲以前,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監護人(父母)賠償民事損失,18歲以後具備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需要自己承擔,但是父母願意承擔的不限制
中國法律上父母對子女的義務是怎麼樣的?
父母有撫養孩子的義務,直到孩子成年,也就是18歲,以及履行義務教育,監護等等。對於已滿18周歲的成年人,如果精神正常,具備了完全行為能力。這個時候所為的行為,不管是民事方面的還是刑事方面的 都需要獨立承擔責任。
父母要無休止的為子女在外面犯下的罪行或錯誤負責么
不用, 如上 18歲以後即是成年人,需要獨立承擔責任
如果子女在外面欠了債,父母也要給予無條件償還么?
18歲以後,具備了獨立履行債務的能力,父母沒有法律上的義務要替子女履行債務。
但是父母自願履行的不限制。
6. 法律規定父母對子女的責任
法律規定父母對未成年的子女有扶養的義務,如果不扶養未成年的子女就涉嫌遺棄罪。
7. 父母對子女的義務和責任有哪些
法律分析: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對子女負有不可推卸的撫養、教育的責任。 父母對子女的撫育應當是從精神上、物質上、經濟上對子女盡養育和照顧之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8. 父母對子女的責任
按照法律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另外按照我國對子女撫養的規定: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歲為止。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這種義務一直持續到子女成年並能獨立生活為止。父母對子女的「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
根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及《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的有關規定,有下列情形父母可終止對子女的撫養教育義務:
⒈ 父母撫養子女一般到18周歲為止,年滿18周歲的人屬於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⒉ 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並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
⒊ 父母應當負擔雖年滿18周歲,但是尚未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撫育費。
⒋ 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成年子女,主要指患有嚴重疾病、殘疾、喪失部分勞動能力,不能參加正常就業的人。
⒌ 尚在校就讀的,在校指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
⒍ 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主要指患有精神病,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生活在城鎮的子女無就業機會尚處於待業狀態的。
⒎ 父母自身喪失撫養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