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企業經營經營法律責任

企業經營經營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2-24 12:37:14

⑴ 企業的法律責任

一、企業有關員工的法律責任:

1、必須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包括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

2、企業必須為員工簽訂勞動合同;

3、員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

(1)企業經營經營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定代表人作為公司股東或者股份公司發起人的法律責任

《公司法》規定,股東的主要義務有股東出資義務、不得濫用股東權利的義務、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有限責任)的義務、不得損害公司利益的義務等。

第二十八條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第八十四條發起人不依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應當按照發起人協議承擔違約責任。

第二十條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十一條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

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⑵ 我是法人,不參與管理與經營,我要承擔什麼法律

你是法人,雖然不參與管理和經營,但遇到企業一些重要的情形,還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比如行政處分、罰款。

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規定,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些情形有:

1、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2、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3、抽走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4、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5、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6、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2)企業經營經營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企業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

1、一般情況下,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就是企業法人的行為,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本企業承擔,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擔民事責任,只是向本企業承擔因自身過錯而產生的民事責任。但由於單位違法可能會受到雙重製裁,除了法人的單位責任外,法定代表人作為主管人員也應承擔個人法律責任。

2、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因經營過錯向法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58.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對第三人責任後,可以追償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員的賠償責任。

(2)法定代表人因單獨或者共同侵害單位財產可能承擔的民事侵權法律責任:民法通則》第107條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3)因違法行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如果查明企業法人有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所列的六種情形之一的,除企業法人承擔責任外,還可對企業法定代表人直接給予罰款的處罰,對法定代表人直接處以罰款的數額一般在二千元以下。

⑶ 如果不注冊公司而經營,會承擔法律上什麼責任

不注冊,非法經營!詳細規定見<公司法>及<公司登記條例>.

⑷ 經營范圍超出營業執照范圍會受到怎樣的法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認定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的除外。」

《企業經營范圍登記管理規定》(2015)第六條

企業經營范圍中包含許可經營項目的,企業應當自取得審批機關的批准文件、證件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批准文件、證件的名稱、審批機關、批准內容、有效期限等事項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其中,企業設立時申請的經營范圍中包含前置許可經營項目的,企業應當自成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示。審批機關的批准文件、證件發生變更的,企業應當自批准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有關變更事項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擴展材料:

辦理公司經營范圍變更所需准備資料如下:

1、《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 工商局領取,公司加蓋公章

2、《企業(公司)申請登記委託書》 工商局領取,公司加蓋公章

3、股東會決議 全體股東簽名

4、公司章程修正案 全體股東簽名

5、公司營業執照正本、副本

6、公章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名稱必須報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提交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

⑸ 企業運營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風險

一、集團公司法律風險主要有哪些?
1、違規風險:違規,即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者是行業規定的行為。這些行為引發的法律風險稱為違規風險。違規行為經常是以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的強制性規定為其表現形式,這些行為的後果最終都會受到國家的追究和制裁。此類法律風險一旦發生,往往損失巨大,甚至導致一個企業的死亡。
2、怠於行使權利的風險:怠於行使權利,主要表現為不積極主動的行使法律賦予企業的權利,從而發生了本不應發生的不利後果。典型的情況就包括怠於行使訴權,從而因超過訴訟時效而無法受到法律強制保護的法律後果。
3、違約風險:違約,即違反約定的行為。違約行為主要發生在經濟交往過程中。不按交易雙方的約定進行交易是其主要外在表現形式。這類風險最終往往是以承擔違約責任而告終。當然,違約風險有可能會導致己方損失的擴大,也有可能會導致己方損失的減少。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4、侵權風險:企業經營過程中最容易侵犯或被侵犯的權利包括:知識產權(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新品種權等等)、商業秘密、股東權益、勞動者權益等等。
5、其他行為不當引發的風險,主要是指除上述4類外的其他行為,引發的法律風險。
上述五類中,前兩類風險的發生是基本上是由於企業自身原因導致的風險。後三類風險的發生,則可能是自身的原因,也可以是他人原因。
各項法律風險之間並不是非此即彼,一成不變的,而是經常發生相互轉換的情況。比如:交易過程中,己方依約履行了義務,而對方違約。這種情況導致違約風險的發生。但是,如果己方一直未行使法律賦予己方的權利,追究對方違約責任,也不採取任何措施,而當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過期後,就發生了怠於行使權利的風險。
從上述簡單的分類可以看出,企業法律風險防範工作並非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也並非一個或幾個人就能夠實現風險的防控工作。而是需要整個企業自上而下的協作和重視,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風險管理體系,才能真正的實現法律風險的防範,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使我們的企業健康發展壯大。
二、企業法律風險的定義
1、企業法律風險是指在法律實施工程中,由於行為人做出具體法律行為不規范導致,與其所期望的達到的目標相違背的法律不利後果發生的可能性。
2、企業法律風險是指因法律法規因素所引致的由公司承擔的潛在經濟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風險。
3、企業經營行為違法而導致的法律責任就是企業的法律風險。
4、企業法律風險是由於自身或其對方違法犯罪、侵權違約而使本企業遭受與法律有關損失的可能性。
5、企業法律風險是指可能減損企業現有或未來實際結果發生差異導致企業必須承擔法律責任,並因此給此企業造成損害的可能性。企業法律風險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於故意或過失違反法律義務可能承擔的責任和損失。
6、企業法律風險是指可能減損企業現有或未來收益,或使企業喪失商業機會,或阻礙企業發展的與法律有關的經營風險。
7、企業法律風險是基於法律環境產生的與權利義務有關的商業風險使公司權利義務失范招致法律責任、產生實際損害的可能性。
所有的經濟市場體制都是在不斷摸索的過程當中,才總結出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的。結合我國的國情和相關法律制度來看,集團公司法律風險主要包括違約風險,侵權風險,或者怠於行使權的風險等,不過就不要說是集團公司了,現在成規模的公司,公司內部都有專門的法律顧問的,法律顧問的日常工作職責就是要幫助公司避免法律風險的。

⑹ 營業執照負責人需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執照上如果是負責人通常說明執照不是獨立法人的執照,如果是獨立法人(如有限責專任公司屬)的執照應該標明為「法定代表人」。如果是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債務由公司承擔,如果是其他主體,要看具體資質了。上述分析供參考,需要具體幫助,建議帶材料找律師具體溝通分析。

⑺ 企業經營的法律風險主要有哪些

1、人事勞務風險,很多企業不給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不買社保、特殊人才或管理層內的聘用不嚴容謹。只要遇到稍微有點法律意識的員工,去勞動局一告,各種補償、各種兩倍工資賠死你。
2.、稅務財務風險,避稅要合法這是再三強調的,很多老闆為了省點錢愛耍小聰明,各種假票據、假證明、假賬簿一經查到後果很嚴重,還有就是個人賬戶與公司賬戶糾纏不清的(為了發工資逃點稅),可是這樣做公司就不再具有有限責任資格了,如果資不抵債,你需要以個人財產承擔連帶責任,傾家盪產。
3、購產銷合同,這個就不說了,這里出點事可不是損失一點點
4、股東之間的股權糾紛,包括給員工的期權等,好多都是不懂也不咨詢律師,都是隨便亂來的。
5、知識產權、不正當競爭等方面
一般企業面臨的就這幾點,純手打,謝謝!

⑻ 公司經營不善,股東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股東首先負有足額繳付認繳出資的責任,公司注冊資本要繳付到位,如未足額繳付,在認繳而未繳范圍內承擔清償責任;其次,在經營中要做到公司資產和股東個人資產清楚分開,不能混同,也不能利用經營公司之便侵佔公司資產,否則會被否定公司法人資格,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基於以上分析,只要股東足額出資,合法經營,因經營不善導致的公司虧損或破產,股東對公司債務不承擔責任。

⑼ 公司的法人承擔什麼責任

依照公司法相關法律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已認繳出資為限,承擔有限責任。也版就是權說如果公司法人是公司股東之一,且認繳出資並持有公司部分股權時,當公司出現債務的情況,只要履行完出資義務後,就不會承擔其他責任。反之,則應當在未繳足數額范圍內承擔有限責任。需要強調的是,個人獨資公司的法人,如果不能證明自己和公司財務區分,出現自己掙錢,自己拿錢。而沒有單獨製作財務報表的情況時,當公司出現債務法人應當承擔相關責任。

熱點內容
初級會計經濟法練習題 發布:2025-05-23 16:25:29 瀏覽:250
農業部農葯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發布:2025-05-23 16:03:07 瀏覽:783
被起祈後還了欠款還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3 15:54:33 瀏覽:871
中原法院傳票 發布:2025-05-23 15:28:50 瀏覽:142
下班時間開會有沒有違反勞動法 發布:2025-05-23 15:14:49 瀏覽:655
勞動法里試用期社保繳納規定嗎 發布:2025-05-23 15:14:16 瀏覽:765
李建偉民法下 發布:2025-05-23 15:09:24 瀏覽:579
廣東湖北行政法學年會 發布:2025-05-23 14:49:41 瀏覽:273
勞動法代課教齡 發布:2025-05-23 14:49:31 瀏覽:275
高校基層工作條例 發布:2025-05-23 14:40:06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