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追究和承擔法律責任

追究和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2-28 22:37:30

❶ 追究法律責任和按法律規定處理之間的區別

法律責任,有廣、狹兩義。廣義指任何組織和個人均所負有的遵守法律,自覺地維護法律的尊嚴的義務。狹義指違法者對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上的責任。法律責任同違法行為緊密相連,只有實施某種違法行為的人(包括法人),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特點:在法律上有明確具體的規定;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執行,由國家授權的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實施法律制裁,其他組織和個人無權行使此項權力。法律責任分為:刑事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經濟法律責任、違憲法律責任。追究法律責任的原則包括:個人負責,不株連原則;重在教育原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原則。
1、法律責任首先表示一種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關系而形成的責任關系,它是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的。
2、法律責任還表示為一種責任方式,即承擔不利後果。
3、法律責任具有內在邏輯性,即存在前因與後果的邏輯關系。
4、法律責任的追究是由國家強制力實施或者潛在保證的。
所以兩者之間的區別,前者是主動的,後者是自然發生的。

❷ 追究法律責任

法定代表人或股東的變更並不影響公司在法律上的主體地位,相關債務和債權如不做特殊約定和處理,仍由原公司承擔。

❸ 承擔法律責任的原則,主要包括哪四種

在我國,承擔法律責任的原則主要有合法性原則、公正性原則、合理性原則專、及時性原則、不可避屬免性原則。

承擔法律責任的原則,通俗的將稱為歸責原則。不同的法律關系歸責原則不同;刑事責任需按照罪刑法定規則;行政法的歸責原則為過錯原則;民法的歸責原則有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公平責任、嚴格責任都屬於歸責原則。

(3)追究和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在法律上有明確具體的規定;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執行,由國家授權的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實施法律制裁,其他組織和個人無權行使此項權力。

法律責任分為:刑事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經濟法律責任、違憲法律責任。追究法律責任的原則包括:個人負責,不株連原則;重在教育原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原則。

❹ 追究相應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一個人的行為有可能同時觸犯行政法和民法的規定,就相應的要承擔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
行政責任一般是行政處罰,民事責任一般是賠償損失,恢復原狀,停止侵權,賠禮道歉等

❺ 追究法律責任和不追究的區別

肇事人構成交通肇事罪。他必須承擔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交通肇事罪屬於公訴案件,與受害人是否起訴無關,國家要對他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危險駕駛機動車致人死亡的行為)提起公訴,訴權屬於國家,由檢察院代表國家提起公訴,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肇事者的刑事責任本來就不是受害人家屬的訴權,不存在可以放棄的問題,當然,在檢察機關違法不起訴的情況下,刑事訴訟法賦予受害人及其家屬刑事自訴的權利,這種權利屬於補充訴權,不屬於原權利。

同時,受害人家屬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民事訴訟的訴權屬於受害人的家屬,可以放棄行使。

由於肇事者在承擔刑事責任之後,一般都會通過轉移財產等方式,逃避民事賠償的執行,造成較為不利的社會效果。

因此,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和相關法律、司法解釋中對被告人充分賠償被害人及其家屬的行為持鼓勵的態度。當值法官可以酌情在量刑上從輕處罰。

比如:在本案中,肇事人的法定刑法幅度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這時就可以適用刑法中的緩刑條件(即不進行實質關押),因此,如果肇事司機充分滿足被害人家屬的民事賠償請求,法官可以酌情判處緩刑。

這樣既保證了被害人及其家屬得到最有利的民事賠償,又讓加害人避免牢獄之災。

############

另外,刑事責任與交警無關,交警、警察等機關屬於行政機關,只能作出行政處罰,如:拘留、罰款等。構成刑事責任的,必須由法院作出判決。肇事司機如果被判決實質刑罰,低於一年的可以由看守所執行關押,高於一年的必須由監獄執行關押。

❻ 追究法律責任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暫時因為某些原因沒有追究責任,但不排除以後可以提起訴訟追究責任的權利。這句話並不屬於法律專業術語,也沒有什麼實質意義。行為人現在所實施的行為,不意味自己已經放棄對被開除者繼續追究刑事責任或者民事責任的權利。法律責任,有廣、狹兩義。廣義指任何組織和個人均所負有的遵守法律,自覺地維護法律的尊嚴的義務。狹義指違法者對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上的責任。法律責任同違法行為緊密相連,只有實施某種違法行為的人(包括法人),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法律責任的特點:1、法律責任首先表示一種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關系而形成的責任關系,它是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的。2、法律責任還表示為一種責任方式,即承擔不利後果。3、法律責任具有內在邏輯性,即存在前因與後果的邏輯關系。4、法律責任的追究是由國家強制力實施或者潛在保證的。

法律依據: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身權益、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❼ 經常說的"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力"是什麼意思

暫時因為某些原因沒有追究責任,但不排除以後可以提起訴訟追究責任的權利。這句話並不內屬於法容律專業術語,也沒有什麼實質意義。行為人現在所實施的行為,不意味自己已經放棄對被開除者繼續追究刑事責任或者民事責任的權利。

法律責任,有廣、狹兩義。廣義指任何組織和個人均所負有的遵守法律,自覺地維護法律的尊嚴的義務。狹義指違法者對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上的責任。法律責任同違法行為緊密相連,只有實施某種違法行為的人(包括法人),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7)追究和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特點:

1、法律責任首先表示一種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關系而形成的責任關系,它是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的。

2、法律責任還表示為一種責任方式,即承擔不利後果。

3、法律責任具有內在邏輯性,即存在前因與後果的邏輯關系。

4、法律責任的追究是由國家強制力實施或者潛在保證的。

熱點內容
平陽司法鑒定 發布:2025-05-21 23:08:12 瀏覽:558
城鄉規劃法條例 發布:2025-05-21 23:06:20 瀏覽:434
重慶校車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21 23:00:29 瀏覽:597
人民日報關於法治 發布:2025-05-21 22:48:15 瀏覽:763
助殘日活動法律援助工作總結 發布:2025-05-21 22:42:47 瀏覽:386
2018法律知識講座稿 發布:2025-05-21 22:21:51 瀏覽:309
印發法律顧問團管理辦法 發布:2025-05-21 22:06:18 瀏覽:858
司法的主動性 發布:2025-05-21 22:06:11 瀏覽:622
司法局部長 發布:2025-05-21 21:57:54 瀏覽:278
城管打架處罰條例 發布:2025-05-21 21:47:35 瀏覽: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