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函法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保函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問題的批復
最高人民法院回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保函是否具答有法律效力問題的批復
1988年10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88〕粵法經字第235號函收悉。
經研究,原則同意你院意見。我們認為:海上貨物運輸的托運人為換取清潔提單而向承運人出具的保函,對收貨人不具有約束力。不論保函如何約定,都不影響收貨人向承運人或托運人索賠;對托運人和承運人出於善意而由一方出具另一方接受的保函,雙方均有履行之義務。
本案承運人預見到以水尺計重和航行中開艙曬貨會產生誤差及損耗,但在托運人出具保函承諾「如到卸貨港發生短重,其責任由貨方負責」的前提下,才簽發了清潔提單,沒有欺詐收貨人的故意,在航行中也沒有過錯,故不負賠償責任。托運人申請以水尺計重,要求承運人途中開艙曬貨,並就此可能出現的短重出具了保函,應履行其在保函中所作的承諾,承擔貨物短少的賠償責任。
⑵ 提供假銀行保函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擔保人的責任:
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物權法》、《擔保版法》、《擔保法解釋》,在不同情權況下,保證人需要承擔的責任有:民事責任、民事連帶責任、擔保(保證)責任、賠償責任。
《擔保法》第六條 本法所稱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
第十八條,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⑶ 借款的擔保書有法律效力嗎
借款擔保書有法律效力。借款擔保書是第三人為借款人做擔保而向銀行出具的保證書,擔保書的擔保人根據法律規定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寫作借款擔保書時要求必須寫明擔保的金額、范圍、期限等條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一條
保證合同是為保障債權的實現,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情形時,保證人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合同。
第六百八十四條
保證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被保證的主債權的種類、數額,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保證的方式、范圍和期間等條款。
⑷ 這樣的擔保函是否有法律效力
格式為:
擔保書
擔保人:xxx
被擔保人:xxx願意為xxx提供債務擔保改為版願意以我公司權的xxx固定資產為xxx提供債務擔保;承擔債務連帶責任改為對xxx的到期債務承擔連帶償還責任。
另外,沒有債權人的簽名,蓋公章或按指紋,是不會產生法律效力的。
⑸ 擔保函有法律效力么
在債權債務關系中,如果是人保,擔保人會簽訂擔保函。
擔保函實際上是合同的一種,當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效的保證函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是當事人真實意願的反映。
保證函的內容應當是當事人內心真實意思的表達,保證人只能基於自己有權處分的物進行處分,而不能因此侵犯到了他人的合法利益。
不能被強迫或威脅或利誘、欺騙等。
2、沒有違反相關法律規定。
保證函的內容必須合乎法律的規定,不能違反法律或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否則可能導致保證函無效。
3、沒有侵犯他人利益。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三百八十七條,債權人在借貸、買賣等民事活動中,為保障實現其債權,需要擔保的,可以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設立擔保物權。
第三人為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擔保的,可以要求債務人提供反擔保。反擔保適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
⑹ 我簽過一個擔保函但是徵信上面沒有記錄這樣會有法律責任嗎
具體需要看所謂擔保函的內容,如果作為擔保人簽名,要承擔擔保責任的
⑺ 保函人的責任
保函人有下列權責:委託人的權責包括在擔保人按照保函規定向受益人付款後,立即償還擔保人墊付的款項;以及負擔保函項下一切費用及利息等;擔保人的權責包括依委託人的指示開立保函給受益人等;而受益人的權責包括在保函效期內提交相符的索款聲明,向擔保人索款,並取得付款。
【法律依據】
《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管理辦法》第五條
推行銀行保函制度,承包人可以銀行保函替代預留保證金。
第六條
在工程項目竣工前,已經繳納履約保證金的,發包人不得同時預留工程質量保證金。
採用工程質量保證擔保、工程質量保險等其他保證方式的,發包人不得再預留保證金。
《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六條
擔保物權人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擔保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⑻ 擔保函的法律效力
具體的法律效力是:
一、對擔保權人的效力:
擔保權人取得擔保權。
二、對擔保人的效力:
擔保人負有擔保債權實現的義務。
三、對被擔保人的效力:
其一、擔保並不減輕或者削弱被擔保人的義務,被擔保人仍應向債權人履行自己的債務。
其二、於一定條件下,負有向擔保人返還的義務。
《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條 設立擔保物權,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訂立擔保合同。擔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擔保合同是主債權債務合同的從合同。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的,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⑼ 個人擔保函涉及的責任
個人簽發擔保函的,證明簽署人自願為某項債務承擔擔保責任。在債務人到期不能履行義務時,需要按擔保函的內容承擔擔保責任。具體擔保責任的承擔有如下情形:
1、作為一般保證擔保人的,享有先訴抗辯權。即保證人在債務人的財產經法院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2、作為連帶責任保證擔保人的,與債務人承擔同一的還款責任,不享有先訴抗辯權。即不論債務人是否有財產,是否經過法院強制執行,保證人都有義務承擔保證責任,向債權人償還欠款。
《最高法院關於擔保法的解釋》
第二十二條第三人單方以書面形式向債權人出具擔保書,債權人接受且未提出異議的,保證合同成立。
主合同中雖然沒有保證條款,但是,保證人在主合同上以保證人的身份簽字或者蓋章的,保證合同成立。
《擔保法》
第十七條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得行使前款規定的權利:
(一)債務人住所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發生重大困難的;
(二)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中止執行程序的;
(三)保證人以書面形式放棄前款規定的權利的。
第十八條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第十九條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