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間接責任人法律

間接責任人法律

發布時間: 2022-03-03 00:40:44

1. 直接責任者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直接責任 direct liability 間接責任的對稱。民事主體對自己不法行為後果依法應當直接承擔的民事責任。自近代始,英美法和大陸法民法均奉行以下基本規則:任何有行為能力的人均應直接承擔自己的行為後果;誰的行為造成不法侵害,就由誰直接承擔民事責任。學理上稱為「自己責任原則」。 因此付直接怎人的人,也稱直接責任人。

但是在近代各國法律中,這一原則又受到監護制度、代理制度、保險制度、連帶責任制度和其他特別法制度的限制。由此形成了直接責任與間接責任並列的法律狀況。根據不同國家法律的特別規定,與行為人有特定聯系的間接責任人可負無條件替代責任、先行償付責任或補充責任。

2. 法律中間接傷害應承擔什麼責任

有損害,就有責任。不過,間接傷害,是有限度的。因果關系,本身是一門科學。

3. 第一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到底有什麼區別

第一責任人是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或者一把手),直接責任人是直接負有責任的具體部門或者從事該項工作的人。

承擔責任時,直接責任人是第一責任人的「擋箭牌」,先處理直接責任人,再處理第一責任人。往往二者之間還有分管領導的責任(一般為分管的副職)。

(3)間接責任人法律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對失職、瀆職行為的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進行了劃分。分為直接責任者、主要領導責任者和重要領導責任者。

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幹部。如有的黨員領導幹部即使是重要黨員領導幹部,如果直接參與研究、決定某一具體問題或者某一事項由其拍板決策,則該黨員領導幹部為直接責任者,而非領導責任者。

參考資料網路「直接責任人」

4. 第一責任人,主要責任人,直接責任人的區別,當出現事故時,他們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輕重如何

第一責任是單位的抄主要負襲責人(法定代表人或者一把手),第一責任人非法律術語,但適用於各種合同;主要負責人指的是一個單位或組織主持本單位全面工作具有最高決策權並對本單位承擔主要責任的單位主要領導,所以,主要負責人和第一負責人意思應該大致相同;直接責任人是直接負有責任的具體部門或者從事該項工作的人。

出現事故承擔責任時,直接責任人是第一責任人的「擋箭牌」,先處理直接責任人,再處理第一責任人。往往二者之間還有分管領導的責任(一般為分管的副職)。

5. ,直接責任人間接責任人的區別

一般間接責任都是對直接責任有管理,督促的領導作用。 比如銀行某主任貪污公款 其行長就是間接責任

6. 直接責任和間接責任的問題

直接就是由責任人直接參與實施或者是直接負責的人員,如果過事件引起什麼損失或者傷害 其要付直接責任,間接責任就是 某人的某些不當行為引起某些事件的發生!但其行為的目的不是為了使此件事情的發生 則稱為間接責任

7. 環境污染罪直接責任人,間接責任人分別判處多少年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回處三年以答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污染環境罪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簡稱《修正案八》)罪名做出補充規定,取消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罪名,改為"污染環境罪"。從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該罪具體的內容包括「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8. 間接故意責任屬於刑事責任嗎

間接故意負刑事責任。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即行為人預見到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而加以放任的,就是間接故意。間接故意人一般屬於教唆犯,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間接故意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
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9. 第二責任人與間接責任人有區別嗎 新聞

間接責任 indirect liability
直接責任的對稱。民事主體依法對與其有特定聯系的他人之行為應當承擔的責任。間接責任本質上是民法中「自己責任」的例外,根據現代各國民法中的代理制度、監護制度、保險制度、連帶責任制度和其他特別法的規定而產生。
在形式上,間接責任可以是無條件的替代責任,如僱主對其雇員在受雇范圍內所為不當行為應負的責任;也可以是某種先行償付責任,如在因第三人對保險標的的損害造成保險事故時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支付保險賠償的責任;還可以是某種補充責任,例如,按照某些國家的法律,監護人對限制行為能力人的侵權行為應負的責任。

10. 間接致人輕傷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承擔。間接,也是致人受傷的起因。按照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有過錯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熱點內容
什麼不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5-05-21 03:58:16 瀏覽:578
司法拍賣房交付 發布:2025-05-21 03:45:17 瀏覽:93
勞動法10年工齡保險 發布:2025-05-21 03:44:35 瀏覽:405
法院胸針 發布:2025-05-21 03:38:49 瀏覽:438
和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1 03:21:31 瀏覽:729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鍾育周 發布:2025-05-21 03:12:18 瀏覽:277
司法認知范圍 發布:2025-05-21 03:03:15 瀏覽:912
法律援助中心財務管理制度 發布:2025-05-21 03:01:47 瀏覽:868
離職多久不可以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1 02:52:06 瀏覽:84
交通認定書沒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1 02:40:03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