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高齡員工
1. 僱傭60歲以上的員工合法嗎
用人單位僱傭60周歲以上的員工的合理合法的,但是用人單位無法再與60周歲以上的勞動者簽署正式的勞動合同,而需要與勞動者簽署勞務合同,該勞務合同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管轄范圍,需要勞動者將勞務收入繳納相應稅費。
法律分析
勞動者如果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一般勞動合同是會終止的。已經超過退休年齡的員工在用人單位處提供實際工作的,不屬於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勞動關系,而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管轄的合同關系,一般都以僱傭關系處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署的合同並不是勞動關系,可以是返聘協議也可以是就業協議等勞務關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被再次聘用時,用人單位應與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聘用期內的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報酬、醫療、勞動保護待遇等權利和義務,用人單位可以不為超過60周歲的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但是可以為勞動者購買商業保險作為一種補充,因為如果不購買任何保險用人單位有可能會承擔工傷風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條 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提供勞務一方追償。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提供勞務期間,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提供勞務一方損害的,提供勞務一方有權請求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也有權請求接受勞務一方給予補償。接受勞務一方補償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2. 國家勞動法有沒有關於辭退高齡員工的相關規定
年齡超過退休的就不受勞動法保護了,只能按照雙方當時的約定來執行。至於未達退休年齡,違反勞動法或達到辭退要求的就可以辭退。
3. 錄用70歲以上老人工作違法嗎
不違法。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不違反勞動法。年齡大的老人從事工作需要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務合同」,不用簽「勞動合同」,這樣才能夠保證老人的合法權益。
法律分析
企業只要做到簽訂合同,就不屬於違法行為,關於上班時間,要酌情處理。如果已經退休,則不需要按勞動法規定,可以簽訂勞務合同,勞務合同屬於合同法范疇,不屬於勞動法范疇。錄用高齡員工需要注意的事項:1.注意年齡的把控和崗位配置的平衡。工作時間較長,勞動強度也不小。在錄用高齡員工時,一定要注意年齡的把控;2.入職前做好身體的全面檢查,要注意身體健康問題,身體能不能適應餐飲業的需要。3. 簽訂好勞動合同,及時繳納社會保險。保險問題。無法購買社保,但需要購買相應的意外傷害險等商業險種作為高齡員工的補充保險;4.培訓工作注意方式,培訓要到位。在培訓時,盡量多採用真人示範培訓、實地操作培訓、互動小游戲等方式結合進行,幫助高齡員工盡快熟悉工作;5.工作質量一定要保證。招工年齡提高了,服務水平一定不能降低,要保持並在保持基礎上,提升和完善;6.抓好安全生產和教育,讓人員盡快適應新的安全形勢;7.員工達退休年齡的退休辦理或是繼續錄用;8.工作態度及形象問題;9.要及時發放工資;10.注意員工關懷。
法律依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