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法法律責任
㈠ 建築法屬於行政法規嗎
嚴格按照法律定義來說,建築法屬於行政法。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建築發的基本政策:
1、建築活動應當確保建築工程質量和安全,符合國家的建築工程安全標准。
2、國家扶持建築業的發展,支持建築科學技術研究,提高房屋建築設計水平,鼓勵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提倡採用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先進工藝、新型建築材料和現代管理方式。
3、從事建築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4、建築活動實行統一監督管理體制,即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的建築活動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建築法的主要內容包括建築許可、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建築工程監理、建築安全生產管理、建築工程質量管理及建築法律責任等內容。
適用范圍:
1、在我國境內從事建築活動,實施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應當遵守建築法。
2、建築活動是指各類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二條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本法保護。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未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受本法保護。
㈡ 建築法屬於什麼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分總則、建築許可、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建築工回程監理、建築安全答生產管理、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法律責任、附則8章85條,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0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的決定》修正。
目的:為了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
㈢ 《建築法》規定,超越本單位資質等級承攬工程的,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根據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六十條規定
違反本條例規定,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單位超越本單位資質等級承攬工程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對勘察、設計單位或者工程監理單位處合同約定的勘察費、設計費或者監理酬金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罰款;對施工單位處工程合同價款2%以上4%以下的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文件全文:http://cache..com/c?word=%B3%AC%D4%BD%3B%B1%BE%3B%B5%A5%CE%BB%3B%D7%CA%D6%CA%3B%B5%C8%BC%B6%3B%B3%D0%C0%BF%3B%B9%A4%B3%CC&url=http%3A//www%2Erealestate%2Egov%2Ecn/law%2Easp%3Frecordno%3D68%26teamno%3D102%26line%3D100&b=0&a=6&user=
㈣ 建築法律法規
建築法規體系框架已經基本形成,《建築法》以及相繼出台的《招標投標法》、《合同法》構成了規范建築活動的三大法律支柱。《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以及大量部門規章的出台,作為配套法規完善了建築法規的內容。
、《工程建設法》;
2、《招投標法》;
3、《建設施工合同法》;
4、《建築工程質量法》;
5、《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
6、《住宅設計規范》;
7、其他法律里的關於建築的法律條
㈤ 工程建設法律責任的種類及其主要責任
工程建設法律責任的種類及其主要的責任就是對自己的工程要保質保量的符合國家的法律規定,以保障建設的安全性
㈥ 法律是怎麼規定工程轉包法律責任的
工程轉包的法律責任有:建築工程總承包單位可以將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分包單位;但是,除總承包合同中約定的分包外,必須經建設單位認可。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就分包工程對建設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
《建築法》第二十九條
建築工程總承包單位可以將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分包單位;但是,除總承包合同中約定的分包外,必須經建設單位認可。施工總承包的,建築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必須由總承包單位自行完成。
建築工程總承包單位按照總承包合同的約定對建設單位負責;分包單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約定對總承包單位負責。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就分包工程對建設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㈦ 工程掛靠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1、什麼是掛靠行為? 「掛靠」,即所謂「企業掛靠經營」,就建築業而言,是指一個施工企業允許他人在一定期間內使用自己企業名義對外承接工程的行為。允許他人使用自己名義的企業為被掛靠企業,相應的使用被掛靠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的企業或個人(個體工商戶和其他有經營行為的自然人)為掛靠人。最高人民法院在制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時並沒有直接將該行為定義為「掛靠」,而是表述為「借用」,即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從事施工,「掛靠」與「借用」實際上系同一概念。 2、工程掛靠的認定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掛靠: (1)沒有資質的單位或個人借用其他施工單位的資質承攬工程的; (2)有資質的施工單位相互借用資質承攬工程的,包括資質等級低的借用資質等級高的,資質等級高的借用資質等級低的,相同資質等級相互借用的; (3)專業分包的發包單位不是該工程的施工總承包或專業承包單位的,但建設單位依約作為發包單位的除外; (4)勞務分包的發包單位不是該工程的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單位或專業分包單位的; (5)施工單位在施工現場派駐的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質量管理負責人、安全管理負責人中一人以上與施工單位沒有訂立勞動合同,或沒有建立勞動工資或社會養老保險關系的; (6)實際施工總承包單位或專業承包單位與建設單位之間沒有工程款收付關系,或者工程款支付憑證上載明的單位與施工合同中載明的承包單位不一致,又不能進行合理解釋並提供材料證明的; (7)合同約定由施工總承包單位或專業承包單位負責采購或租賃的主要建築材料、構配件及工程設備或租賃的施工機械設備,由其他單位或個人采購、租賃,或者施工單位不能提供有關采購、租賃合同及發票等證明,又不能進行合理解釋並提供材料證明的; (8)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掛靠行為。 3、掛靠合法嗎? 《建築法》已對掛靠行為作出了禁止性規定。《建築法》明確禁止掛靠行為,該法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禁止建築施工企業超越本企業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築施工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禁止建築施工企業以任何形式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本企業的資質證書、營業執照,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 4、工程掛靠的法律責任 (1)最高院 最高院2004年14號《司法解釋》不是很明確具體。該解釋沒有使用「掛靠」術語,第四條使用了「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的表述。「掛靠」行為責任包括:行政、民事、刑事等責任。建設工程質量責任,以及大量的對外采購、租賃、借貸等商事責任等。關於建設工程質量責任承擔,14號解釋第2條規定明確,總包、分包和實際施工人共同承擔。
㈧ 如何在工作中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法律責任
《建築法》屬於行政法這一法律部門。
建築法主要是為了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其行政管理色彩較濃。當然,建築法中有對建築合同雙方權利義務的規定,也對社會經濟秩序有一定的規制維護,涉及一些刑事條款,規定了訴訟上的一些環節。但其主要立法目的在於行政管理,因此,《建築法》應當屬於行政法.
㈨ 發包方有哪些法律責任
工程發包方的法律責任:
1、發包人對承包人的工作可以進行檢查;
2、向承包人提供符合質量的材料、設備,因提供的材料質量存在瑕疵和提供的設備不符合要求而延誤工期,造成質量責任的,應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
《建築法》第二十四條
提倡對建築工程實行總承包,禁止將建築工程肢解發包。
建築工程的發包單位可以將建築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設備采購一並發包給一個工程總承包單位,也可以將建築工程勘察、設計、施工、設備采購的一項或者多項發包給一個工程總承包單位;但是,不得將應當由一個承包單位完成的建築工程肢解成若幹部分發包給幾個承包單位。
㈩ 建築法對監理工程師的法律責任做了哪些規定
第四章建築工程監理
第三十條國家推行建築工程監理制度。
國務院可以規定實行強制監理的建築工程的范圍。
第三十一條實行監理的建築工程,由建設單位委託具
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工程監理單位監理。建設單位與其委託
的工程監理單位應當訂立書面委託監理合同。
第三十二條建築工程監理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及
有關的技術標准、設計文件和建築工程承包合同,對承包
單位在施工質量、建設工期和建設資金使用等方面,代表
建設單位實施監督。
工程監理人員認為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設計要求、施
工技術標准和合同約定的,有權要求建築施工企業改正。
工程監理人員發現工程設計不符合建築工程質量標准
或者合同約定的質量要求的,應當報告建設單位要求設計
單位改正。
第三十三條實施建築工程監理前,建設單位應當將委
托的工程監理單位、監理的內容及監理許可權,書面通知被
監理的建築施工企業。
第三十四條工程監理單位應當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監
理范圍內,承擔工程監理業務。
工程監理單位應當根據建設單位的委託,客觀、公正
地執行監理任務。
工程監理單位與被監理工程的承包單位以及建築材料
、建築構配件和設備供應單位不得有隸屬關系或者其他利
害關系。
工程監理單位不得轉讓工程監理業務。
第三十五條工程監理單位不按照委託監理合同的約定
履行監理義務,對應當監督檢查的項目不檢查或者不按照
規定檢查,給建設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
責任。
工程監理單位與承包單位串通,為承包單位謀取非法
利益,給建設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與承包單位承擔連帶
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