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兼職的法律知識
『壹』 咨詢下法律專業人士,關於兼職工作承擔法律責任的專業問題
沒有連來帶責任的,合同是源C單位與客戶簽訂的合同,A是操作人,但A是在工作中履行職務行為,是代表C單位的,所以A對外是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對內,C單位可以依據實際用工情況向A進行一定比例的追償,但不是全部。
兼職是指在不脫離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利用業余時間從事第二職業;為第三方提供體力或腦力勞動支出,是利益關系,但不一定是金錢關系。
兼職:區別於全職是指職工在本職工作之外兼任其他工作職務。兼職者除了可以領取本職工作的工資外,還可以按標准領取所兼任工作職務的其他工資,指非主要工作外的工作,如果只做一種工作則叫專職。
在西方國家指有較高專業知識和實際經驗的專家、學者、實業家同時兼任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職業。兼職制度無論對個人、社會都有益。
另外,一些人於工余或課余時間以自雇方式工作,亦是兼職的一種形式。這類兼職常見的有上門補習導師(家庭教師)、電腦維修、程序設計、鍾點家務助理、業余模特,業余培訓師等。
兼職還包括網上兼職,和現實生活兼職。
『貳』 兼職中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主要是《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傷保險條例》,如果是女性還應注意《婦女權益保障法》。
兼職是指勞動者在某一時期內,同時受雇於兩個以上用人單位而從事雙重或者多重的有報酬的職業勞動。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勞動力逐漸市場化,用工制度也逐漸走向多樣化、靈活化,它要求勞動者以一種更加靈活的方式就業,這給社會主義國家兼職勞動這一新型勞動關系的產生建立了條件與可能。對兼職勞動的認識和立場,在我國的傳統學術觀點上存在否定說和肯定說兩種。持否定說的人主張:應當禁止兼職。他們的理由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一是兼職勞動易使兼職勞動者權益受到損害,目前,對於兼職形成的兩重或多重勞動關系,只有第一重勞動關系才能完整地受到勞動法的調整、保護,其第二重、第三重勞動關系由於缺乏法律制度的規定,難以得到法律的有力保護;
二是兼職勞動的不規范影響了市場競爭秩序,按照現行有關保險政策,「一人一保,一票征繳」,只由一個用人單位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而雙重或多重勞動關系的建立,勢必導致勞動者無法多勞多得以及用人單位之間負擔不公,形成企業之間不公平競爭;
三是根據傳統勞動法理論,每個職工只能與一個單位建立勞動法律關系,兼職的出現必然引起勞動行政管理的混亂。此外,兼職勞動還有可能造成與知識產權有關的沖突,產生專利權濫用、商業秘密得不到保護、競業禁止原則的違背、職務發明、財產歸屬等問題。肯定說認為兼職勞動符合勞動關系的主體、從屬性和勞動性質要求,亦屬於勞動關系,是社會勞動關系的有益補充。否定說的以上理由不足以成為否定兼職勞動的有力證據,這可以通過促進立法、改革保險政策、變革勞動行政管理制度等措施來解決。
此外,肯定說還主要著眼於兼職勞動對社會所創造的價值上,認為其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用人單位若合理地使用兼職人員,可以提高企業的科技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對於勞動者,可以增加經濟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同時優勝劣汰的就業機制可大大促進勞動者的素質;從社會角度看,一定程度上可以優化配置勞動力資源,實現人才資源共享,有利於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本文支持第二種觀點。
你可以去勞動監察大隊。拿著下面的東西。
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考勤記錄;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肆』 運用法律知識說明大學生兼職應注意什麼法律問題
第一,要先審查兼職工作單位或公司的資質。
第二,最好、最好是簽訂用工合同。
第三,注意保護自身人身安全。
總而言之,現在法律傾向於保護勞動者,如果害怕出問題沒保障,那麼要收集一些可以證明你確實工作過的證據,比如用工合同、打卡記錄、工資單、工資卡等。
『伍』 一般打工所必備法律常識
打工最主要的就是保證自身的合法權益。以下根據《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闡述。
1、試用期問題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第二十條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2、正常工作時間問題
根據《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3、工資問題
根據《勞動法》
第四十六條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4、加班問題
根據《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陸』 暑假打工法律常識 你了解多少
整理的一些常見問題,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問:暑期工與正式工在法律上有什麼不同,具體權益有什麼差異?
答:打工期間不屬於勞動法調整的范圍。未畢業大學生不能作為一個合格的勞動者應聘到用人單位,法律規定暑假期間企業與打工的在校大學生是受民法調整的雇 佣關系,而不是受勞動法保護,因此僱傭方不會按照勞動法給你繳納保險或者是按照所謂的8小時工作制,只有畢業之後才可能走上正式的工作崗位。
問:暑假打工需不需要簽訂相關勞動合同?
答:《勞動法》規定,年滿16周歲的勞動者必須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暑期打工的學生應樹立強烈的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即便只是短期打工,也要與 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樣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另外,在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寫清楚工作時間、要求、工資報酬等,打工 者在選擇用工單位時要留心其是否為正規單位。
問:暑期工的工資標准有無相關規定?
答:關於暑期打工的工資標准問題,因大學生仍在校學習,不屬於勞動法范疇的勞動者,也並非以打工作為謀生手段,因此勞動法中最低工資標准等規定並不適用於暑期打工的學生,但根據公平原則一般不應當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問:暑期打工期間出現工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該負責?
答:工傷保險按照法律規定是必須強制繳納的 但是如果打工期間未簽訂勞動合同,就需要先確定你與單位之間的事實勞動關系,萬一單位沒給你參保,發生工傷後的全部賠償責任仍由單位進行承擔。
問:打了幾天工後發現自己無法承受工作強度,這幾天工資能否拿到,對方不給該怎麼辦?
答:如果是非全日制的打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七十一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如果對方不支付報酬,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
問:暑期打工期間,當自身權益遭受損害時,應該向什麼部門、通過什麼途徑的進行維權?
答:向人社部門舉報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或通過勞動仲裁、勞動訴訟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柒』 兼職是否違反勞動合同法
兼職不違反勞動合同法。
區別於全職,兼職指職工在本職工作之外兼任其他工作職務。兼職專者除屬了可以領取本職工作的工資外,還可以按標准領取所兼任工作職務的其他工資。如果只做一種工作則叫專職。
在西方國家指有較高專業知識和實際經驗的專家、學者、實業家同時兼任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職業。兼職制度無論對個人、社會都有益。
另外,一些人於工余或課余時間以自雇方式工作,亦是兼職的一種形式。這類兼職常見的有上門補習導師(家庭教師)、電腦維修、程序設計、鍾點家務助理、業余模特,業余培訓師等。
『捌』 1,目前在中國,關於兼職有什麼法律法規嗎
1、兼職一般是在勞動者不具有勞動法上的主體資格的,到單位工作才能稱的上兼職專;2、企業屬只要進行工商注冊可以使用兼職人員;3、要徵收個稅,這和是否兼職無關;4、如果是兼職,而不是勞動關系,則不需要交社會保險。但是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需要約定清楚,以及需要兼職人員提交一些材料,避免單位的風險,建議委託律師起草相關協議。微信關注國暉律師事務所,掌握更多法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