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能否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A. 分公司可以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嗎
分公司不可以來獨立承擔民自事責任。
《民法總則》第七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分支機構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法人承擔;也可以先以該分支機構管理的財產承擔,不足以承擔的,由法人承擔。
綜上分析,從責任承擔主體來講,只能由法人承擔。分支機構能夠以自己管理的財產承擔責任後果,但不能夠獨立地承擔民事責任。
(1)公司能否獨立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民事責任構成要件
1、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損害是指因一定的行為或事件使民事主體的權利遭受某種不利的影響。權利主體只有 在受損害的情況下才能夠請求法律上的救濟;
2、行為的違法性。指對法律禁止性或命令性規定的違反。除了法律有特別規定之外,行為人只應對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作為構成民事責任要件的因果關系指行為人的行為及其物件與損害事實之間所存在的前因後果的必然聯系;
4、行為人的過錯。行為人的過錯是行為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所具備的心理狀態,是構成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
B. 分公司能否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公司法》第十四條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版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權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民訴法的解釋中規定,分公司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分公司是公司的分支機構,但不能理解為辦事機構或者部門。
C. 獨立承擔法律責任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就是獨自承擔所有的法律方面的責任。能夠承擔法律責任的是,具有獨立的人格,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能獨立承擔民事義務的法人、其他組織、個人。從整體上講,法人分為兩類:一類是營業性的法人,即企業法人,屬於經濟組織類是非營業性的法人,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企業法人:主要從事各種生產經營活動,包括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集體所有制企業法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人、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人以及外商獨資企業法人,以及它們之間成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聯營企業和其他各種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或者公司。非營業性的法人:不是經濟組織,主要擔負社會管理等公共職責。機關法人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軍事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黨的組織也屬於國家機關行列。事業法人和社會團體法人,包括民主黨派組織、總工會、婦聯、共青團、科研單位、學校、醫院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三條?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起止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第十四條?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十七條?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的年齡標准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十八條?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D. 分公司可否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司法實踐中仍然認為分公司不能作為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主體,其責任應當由總公司來承擔。需要注意,有相關案例中也存在不少法院會直接將分公司作為獨立的訴訟主體,並依法裁判承擔民事責任與義務。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十四條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E. 分公司能否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條
依法設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記機關發給公司營業執照。公司營業執照簽發日期為公司成立日期。
公司營業執照應當載明公司的名稱、住所、注冊資本、經營范圍、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項。
公司營業執照記載的事項發生變更的,公司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由公司登記機關換發營業執照。
第十四條
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F. 子公司承擔法律責任嗎
1、分公司的法律地位及民事責任承擔。
《公司法》第14條第1款:「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這一規定,明確了分公司民事責任的歸屬,即分公司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其一切行為的後果及責任由隸屬公司承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第3款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財產不足以承擔保證責任的,由企業法人承擔民事責任。該條第4款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提供的保證無效後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由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企業法人有過錯的,按照擔保法第29條的規定處理。
2、分公司的訴訟地位。
分公司雖然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但依據《民事訴訟法》第49條和《民訴意見》第40條,依法設立的分公司是「法人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可以作為其他組織成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具有訴訟資格。但訴訟資格不等於民事責任的承擔資格,分公司的民事責任依據法律規定應由設立該分支機構的總公司來承擔。此外,分公司也具有獨立的締約能力。
3、分公司與總公司作為共同被告的情形及例外。
分公司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業務開展過程中出現不能履行債務的情形時,債權人可以要求總公司承擔清償義務。在訴訟中,可以直接把總公司列為共同被告要求承擔責任。在一般情況下,分公司不能作為獨立的被告來承擔責任,司法實踐多是分公司與總公司作為共同被告,判決共同承擔責任。但在執行的時候,一般是先執行分公司財產,不足再執行總公司財產。
作為上述分公司與總公司可作為共同被告的例外情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4條:「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為他人提供保證的,人民法院在審理保證糾紛案件中可以將該企業法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但是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除外。」所以,涉及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承擔民事責任時,只能以該分支機構為被告。但在執行過程中發現分公司的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仍然可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78條的規定,執行總公司的其他財產。
G. 請問:A公司是否應承擔法律責任為什麼
根據「法責自負」的原則,先要看B、C兩公司是否獨立法人子公司。
如果是,則應以B、C為訴訟對象,雖然這A是需要對這兩家公司的經營行為承擔連帶責任的。只有在這兩家公司不是獨立法人單位的情況下,才可以直接起訴A公司。
H. 分公司能否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法律分析:不可以。分公司是總公司下屬的直接從事業務經營活動的分支機構或附屬機構。雖然分公司有公司字樣,但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司。因為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不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不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四條 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