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告知函和通知函哪個有法律效力

告知函和通知函哪個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3-09 06:55:07

A. 告知函是如何使用的告知函是否有法律效力

一. 告知函則告知對方有關情況。告知函正文通常包括兩項內容.

一是告知原由,說明制發本函原因

二是告知事項簡明扼要地敘述告知對方有關事項具體內容及應注意問題.。

告知函寫法:

(一)標題
函的標題一般由發文機關、事由和文種構成,有時也可以只由事由和文種構成。
(二)正文
1.開頭,寫行文的緣由、背景和依據。

一般來說,去函的開頭或說明根據上級的有關指示精神,或簡要敘述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需要、疑惑和困難。

復函的開頭引用對方來文的標題及發文字型大小,有的復函還簡述來函的主題,這與批復的寫法基本相同。

繼而,有的復函以「現將有關問題復函如下」一類文種承啟語引出主體事項,即答復意見。

2.主體,寫需要商洽、詢問、答復、聯系、請求批准或答復審批及告知的事項。

函,或去函和復函的事項一般都較單一,可與行文緣由合為一段。如果事項比較復雜,則分條列項書寫。

結語,不同類型的函結語有別。如果行文只是告知對方事項而不必對方回復,則結語常用「特此函告」、「特此函達」。若是要求對方復函的,則用「盼復」、「望函復」、「請即復函」等語。請批函多以「請批准」、「請大力協助為盼」、「望能同意」、「望准予××是荷」等習慣用語收束。復函的結語常用「特此復函」、「特此回復」、「此復」等慣用語。也有的函不寫結語。

二.平常的告知函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只是起到警告作用,如果催告後不進行處理,下一步對方可能會採取其他行動,比如說到法院起訴。

告知函和答復函十分接近。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主要區別是答復對方所詢問問題,而告知函則是告知對方有關情況。告知函的正文通常包括兩項內容。一是告知原由。說明制發本函的原因。二是告知事項。簡明扼要地敘述告知對方有關事項的具體內容及應注意的問題。郵件、簡訊、信函、通知、告示都算,而且都有法律效力。

重要的是你要讓書面通知送達到相對方,也就是你通過以上方式寄出的通知能夠到達相對方手中,對此你能夠提供證明。

法律法規

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合同的生效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B. 告知函與通知函有什麼區別

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答復函是答復對方所詢問問題,而告知函則是告知對方有關情況。

告知函的正文通常包括兩項內容,一是告知原由說明制發本函的原因。二是告知事項.簡明扼要地敘述告知對方有關事項的具體內容及應注意的問題。

通知函,是轉發同級或不相隸屬機關公文,印發上級或本級機關有關公文,批轉下級機關公文,傳達上級機關指示,任免和聘用幹部,發布法規和規章,以及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執行或周知事項的公文。

拓展資料

注意問題

1.注意批請函與請示的區別,向有隸屬關系的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事項用請示,而向沒有隸屬關系的業務主管機關請求批准有關事項,則用請批函。主管機關答復請求審批事項,用審批函。

2.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無論去函還是復函,都不要轉彎抹角,切忌空話、套話和發空泛的議論。

3.一文一函,簡潔明了。

4.語言要規范得體,並體現函的用語特色。發函要使用平和、禮貌、誠懇的語言,對主管機關要尊重、謙敬。

參加資料網路詞條 告知函

C. 通知函有沒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告知函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只是起到警告作用,如果催告後不進行處理,下一步對方可能會採取其他行動,比如說到法院起訴。起訴後人民法院會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D. 通知函和告知函有法律效力嗎

通知函和告知函只有司法機關的通知函。告知函。才有權威。其他任何的行政機關通知函告知函。有行政法規的約束力。其他單位無效。

E. 通知函和告知函的區別

法律分析: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答復函是答復對方所詢問問題,而告知函則是告知對方有關情況。告知函的正文通常包括兩項內容,一是告知原由說明制發本函的原因。二是告知事項.簡明扼要地敘述告知對方有關事項的具體內容及應注意的問題。通知函,是轉發同級或不相隸屬機關公文,印發上級或本級機關有關公文,批轉下級機關公文,傳達上級機關指示,任免和聘用幹部,發布法規和規章,以及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執行或周知事項的公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F. 告知函具有法律效應么

有的,這個律師告知函,不是判決書,是起到警告作用,如果催告後不進行處理,下一步進行起訴!

G. 告知函有什麼法律效力丨

你記住,告知函無法律效力
因網上中獎,收到這半類簡訊,都是騙人的
網上貸款,逾期後,收到的,是嚇唬你啊,不理即可

H. 告知書有什麼法律效力

告知書就是通知並告訴你的意思,一經送達就證明對方已履行告知你的權利和義務,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

I. 告知函是否有法律效力

告知函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只是起到警告作用,如果催告後不進行處理,下一步對方可能會採取到法院起訴的行動。起訴後被告會收到起訴狀,這個時候就會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告知函和答復函十分接近。主要區別在於主要區別是答復對方所詢問問題,而告知函則是告知對方有關情況。告知函的正文通常包括兩項內容。一是告知原由。說明制發本函的原因。二是告知事項。簡明扼要地敘述告知對方有關事項的具體內容及應注意的問題。函的標題一般由發文機關、事由和文種構成,有時也可以只由事由和文種構成。告知函的注意事項:注意批請函與請示的區別,向有隸屬關系的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事項用請示。而向沒有隸屬關系的業務主管機關請求批准有關事項,則用請批函。主管機關答復請求審批事項,用審批函。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無論去函還是復函,都不要轉彎抹角,切忌空話、套話和發空泛的議論。一文一函,簡潔明了。語言要規范得體,並體現函的用語特色。發函要使用平和、禮貌、誠懇的語言,對主管機關要尊重、謙敬,對級別低的單位要平和,對平行單位和不相隸屬的單位要友善。切忌使用生硬、命令性的語言。復函,則態度要明朗,語言要准確,避免含糊籠統、猶豫不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J. 催告函和告知函自己寫有法律效力嗎

是有法律效力來的,這類文源書統稱為主張權利的文書。但是,你的主張可能不規范,無法精準表達你的要求,所以可以委託律師代寫。
此外,如果涉及訴訟、仲裁,你還需要證明其內容、送達行為與舉證一致、符合法律規定。你可以向公證處辦理郵寄的行為公證,從而保障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工傷保險條例工資 發布:2025-05-17 22:46:08 瀏覽:281
湖南三湘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17 22:42:22 瀏覽:242
劉琬琳律師 發布:2025-05-17 22:42:06 瀏覽:66
勞動法期末考試辨析題 發布:2025-05-17 22:35:41 瀏覽:32
法治的主題手抄報內容 發布:2025-05-17 22:34:06 瀏覽:816
加裝電梯法律咨詢 發布:2025-05-17 22:27:42 瀏覽:224
中國總法律顧問 發布:2025-05-17 22:24:35 瀏覽:753
佛法學催敲 發布:2025-05-17 22:17:30 瀏覽:546
工商局行政法 發布:2025-05-17 22:09:58 瀏覽:381
簽合同的乙方代表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17 22:09:58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