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委託合同的法律責任
Ⅰ 任意解除委託合同需要承擔哪些法律後果
《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條中規定:「因解除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該當事人的事由以外,應當賠償損失。當事人任意解除委託合同的後果。委託合同的任何一方當事人都有權隨時解除委託合同。但是,如果因解除委託合同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自己的事由外,解除合同的一方應當賠償損失。當然,如果當事人一方系因不可歸責於自己的事由而解除合同時,則可不負賠償責任。但在這種情況下,解除合同的當事人一方須負舉證責任,證明不可歸責於自己的事由的存在。
Ⅱ 委託合同的終止有哪些原因,終止後有哪些法律後果
委託合同終止的原因:
委託合同終止的原因包括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一般原因是指一般合同所通存的終止原因。如委託事務處理完畢、委託合同履行已經不可能、委託合同的存續期間屆滿等;特殊原因是指導致委託合同終止特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種原因:
1、 當事人一方解除委託合同。在委託合同中,合同的當事人雙方均享有任意終止權,可以任意終止合同。無論是有償委託合同還是無償委託合同,也無論是定有期限的委託合同還是未確定期限的委託合同,也無論委託事務的處理進行到何種程度,當事人均有權終止委託合同。這是因為,委託合同是以當事人的相互信任為基礎的。而信任關系屬於主觀信念的范疇,具有主觀任意性,並無一定的規格和限制。如果當事人在信念上對對方當事人的信任有所動搖,就應不問有無確鑿可信的理由,均允許其隨時終止委託合同。否則,即使勉強維持雙方之間的合同關系,也會影響委託合同訂立目的的實現。《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條中規定:「委託人或者受託人可以隨時解除委託合同。」
2、當事人一方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破產。在發生當事人一方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破產時,除當事人另有約定或根據委託事務的性質不宜終止的以外,委託合同終止。《合同法》第四百一十一條規定:「委託人或者受託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的,委託合同終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或者根據委託事務的性質不宜終止的除外。」這是法律所規定的委託合同法定終止的條件。
委託合同因當事人一方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破產而終止,這是一般原則。在特殊情況下,委託合同也可以不終止。這些特殊情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合同另有約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即使當事人一方有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破產的情形時,委託合同仍不終止。例如,委託律師進行訴訟,委託合同可以約定,不因委託人的死亡而終止代理訴訟。二是委託事務的性質不宜終止。《合同法》明確規定了因委託事務的性質不宜終止的委託合同不因當事人一方的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破產而終止。
委託合同終止的法律後果:
1、當事人任意解除委託合同的後果。委託合同的任何一方當事人都有權隨時解除委託合同。但是,如果因解除委託合同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自己的事由外,解除合同的一方應當賠償損失。例如,正當委託人昏迷不醒,無法另行安排委託事務的處理,而委託事務的處理又正處於關鍵階段時,受託人終止合同,勢必會給委託人帶來損害,對此損害,受託人就應負責賠償。當然,如果當事人一方系因不可歸責於自己的事由而解除合同時,則可不負賠償責任。但在這種情況下,解除合同的當事人一方須負舉證責任,證明不可歸責於自己的事由的存在。關於解除委託合同的賠償責任,《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條中規定:「因解除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該當事人的事由以外,應當賠償損失。
2、因當事人一方的原因而終止委託合同的後果。因委託人的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破產,致使委託合同終止將損害委託人利益時,在委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組織承受委託事務之前,受託人應繼續處理委託事務。《合同法》第四百一十二條規定:「因委託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託合同終止將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在委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承受委託事務之前,受託人應當繼續處理委託事務。
因受託人的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破產,致使委託合同終止的,受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組織應當及時通知委託人。因委託合同終止將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在委託人作出善後處理之前,受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組織應當採取必要的措施。《合同法》第四百一十三條規定:「因受託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託合同終止的,受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應當及時通知委託人。因委託合同終止將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在委託人作出善後處理之前,受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應當採取必要措施。」
Ⅲ 委託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解除委託合同的損失怎麼賠償
委託合同是可以隨時撤銷的,因為委託合同以當事人的相互信任為基礎的,而信任關系屬於主觀信念范疇,具有主觀任意性。另外,在無償的委託合同中,受託人在一般過失下並不承擔賠償責任,只有在故意和重大過失的情況下,才對損害承擔賠償責任。所謂重大過失是指一般人對該行為所產生的損害後果都能預見到,而行為人卻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致使損害後果發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九百二十九條規定,有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過錯造成委託人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請求賠償損失。無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委託人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請求賠償損失。受託人超越許可權造成委託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Ⅳ 委託合同解除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委託合同是以雙方信任為存在的條件,如果一方不守信用,失信於另一方,繼續履行合同已無必要,法律賦予了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即只要一方想終止合同,就可以隨時解除合同,而且不須有任何的理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三條 委託人或者受託人可以隨時解除委託合同。因解除合同造成對方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該當事人的事由外,無償委託合同的解除方應當賠償因解除時間不當造成的直接損失,有償委託合同的解除方應當賠償對方的直接損失和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
Ⅳ 簽訂被撤銷委託協議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撤銷委託之後簽訂協議無效。委託方與受託方協商一致或依照約定及法律規定解除委託合同後,雙方的委託法律關系結束,合同權利義務關系終止。並且被撤銷的合同自始不發生法律效力。受託方基於該合同所簽訂的任何協議都無效。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條委託合同是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第一百五十五條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Ⅵ 委託合同解除時,責任應怎樣承擔
法律分析:解除合同雙方應當承擔各自的責任。1、委託人撤銷委託時,對於此前受託人已完成的部分事務,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並支付相應的費用,按約定支付相應的報酬。2、委託人在不利於受託人的情形下解除合同的,應賠償受託人因此造成的損失。3、受託人辭去委託解除合同的,要及時通知對方,並承擔給委託人造成的損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三十三條 因解除合同造成對方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該當事人的事由外,無償委託合同的解除方應當賠償因解除時間不當造成的直接損失,有償委託合同的解除方應當賠償對方的直接損失和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
Ⅶ 代理合同單方解除的條件和法律責任
代理人不履行職責而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如果沒有法定原因單方面解除代理合同,所造成的損害由原代理人承擔。
如果代理合同中有相關規定關於提前解除合同的,以代理合同為准。
以下是法定代理解除的條件。
第六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託代理終止:
(一)代理期間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
(二)被代理人取消委託或者代理人辭去委託;
(三)代理人死亡;
(四)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五)作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終止。
第七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定代理或者指定代理終止:
(一)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復民事行為能力;
(二)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死亡;
(三)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四)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單位取消指定;
(五)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間的監護關系消滅。
Ⅷ 委託合同單方撤消的法律依據
你說的是不是授權委託書而不是委託合同啊?授權委託書可以單方撤銷的,因為委託是單方法律行為。如果是簽了委託合同對單方撤銷委託的違約責任做了約定的話,你還是可以請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的。如果對方撤銷是符合合同有關撤銷的條款的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