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審判人員承擔法律責任的情形

審判人員承擔法律責任的情形

發布時間: 2022-03-11 01:50:23

1. 審判人員應當自行迴避的情形有哪些

關於審判人員應當自行迴避的情形 ,河北冀港律師事務所李增專亮律師回復如下:
審判人屬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申請其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翻譯人員的;
(四)是本案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五)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持有本案非上市公司當事人的股份或者股權的;
(六)與本案當事人或者訴訟代理人有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理的。
綜上,出現以上六種情形審判人員應當自行迴避。

2. 一審枉法裁判,以枉法裁判罪是追究審判員的法律責任,還是追究一審法院的法律責任

追究個人的枉法裁判罪。不過根據你所問的問題可以看出,你對這個犯罪並不了解,對當事人是否構成犯罪更可能存在誤解。建議咨詢專業律師後再做判斷。

3. 民事案件審判人員有哪些情形的,必須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四)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前三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4. 當事人的代理人和審判員有親屬關系,法律允許嗎

不可以。審判員應當自行迴避;其他訴訟參加人也可能要求其迴避。

法條鏈接:〈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5. 申請人向審判長申請迴避審判長不與受理審判員長有哪些不符合法律規定的

第十條 審判基本制度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十條規定了迴避的基本制度(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在《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至第四十七條規定了迴避制度的程序規范。
1.迴避的法定情形及適用對象:
《民事訴訟法》第44條: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近親屬通常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關系。
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指案件處理的結果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法官或其他有關人員的利益。
其他關系,指除上述關系外的、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的足以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關系,如師生關系、同學關系、朋友關系等。
同時,《迴避規定》細化了應當迴避的情形。
迴避適用的對象首先是法官和陪審員,其次是書記員、執行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2.迴避的方式和程序:
迴避有兩種方式,其一是自行迴避,即確有法定的迴避原因時,由法官或其他有關人員主動要求迴避;其二是依據《民訴法》第45條,由當事人或其訴訟代理人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法官或其他有關人員迴避。
當事人申請迴避,可採用口頭或書面兩種方式,不論採用何種方式,均應當說明申請的理由。在必要時,還應當提供證明應當迴避情形存在的證據。提出迴避申請的時間,一般在開庭之時。法院按普通程序審理案件時,一般應當在合議庭組成後的3日內將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
在開庭審理時,審判長要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迴避。當事人如申請迴避,就應在此時提出。但有時當事人在審理開始後才得知有應當迴避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可在法庭辯論終結前申請迴避。
前三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迴避申請提出後,除案件需要採取緊急措施外,被申請人員在迴避與否的決定作出前,應當暫停參與案件的審理工作。對當事人等提出的迴避申請,法院應進行認真的審查,並在申請提出的3日內以口頭或書面方式作出決定。決定迴避的許可權依被申請迴避人員的不同而異: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如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在實行獨任審判時,則由法官決定。
3.救濟措施:
《民訴法》第47條: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迴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迴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通知復議申請人。
4.違反迴避規定的後果:
審判人員應當迴避而未迴避是嚴重違反訴訟程序規則的行為,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向法院紀檢、監察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法院對依法應當迴避而未自行迴避的審判人員,依照《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的規定予以處分。審判人員應當迴避而未迴避,也是再審的法定事由。

6. 根據《刑訴法》的規定審判人員、檢查人員、偵查人員在什麼條件下應當迴避

1、《刑事來訴訟法》第二十八自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2、《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7. 錯誤判刑應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比如一個人沒罪,但被判了12年。12年後新的證據找出,證明他是無辜

能獲得賠償,就算真是故意,十多年過去你也沒有能力推翻,能推翻他打的話也不至於能故意判你十二年,你覺得呢

8. 在人民法院工作人員違紀違法舉報中心舉報了一個審判員,要付法律責任嗎

你好,不用負法律責任。

9. 立案法官和審判法官可以是同一人嗎

法律分析:可以,審判法官是在審理具體案件的合議庭中擔任主要審判職責,對該案審理負責的法官,主要承擔著庭審工作,負責查明案件事實和提出案件處理意見,並且對部分案件具有決定權。立案法官是負責法院的立案審查、開庭派期、送達保全、申訴復查等工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十一條 法官享有下列權利:(一)履行法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調離、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三)履行法官職責應當享有的職業保障和福利待遇;(四)人身、財產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五)提出申訴或者控告;(六)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前三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10.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迴避的理由有哪些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二十八條規定,在開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向法庭申請出庭的檢察人員迴避的,在收到人民法院通知後,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迴避或者駁回申請的決定。不屬於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規定情形的迴避申請,出席法庭的檢察人員應當建議法庭當庭駁回。

綜上可知,對於不屬於法定迴避理由的申請,出庭的檢察人員只能建議法庭當庭駁回,而不能由出庭的檢察人員作出駁回申請的決定。

附「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條文如下:

第二十九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三十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熱點內容
電視刑法 發布:2025-05-16 20:44:19 瀏覽:18
行政法構成要素 發布:2025-05-16 20:39:49 瀏覽:880
自考本科經濟法資料 發布:2025-05-16 20:39:48 瀏覽:308
我國行政法的歷史和發展現狀 發布:2025-05-16 20:28:56 瀏覽:959
法院糾正違法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5-16 20:27:25 瀏覽:164
飯店公章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6 20:24:09 瀏覽:140
有政策與法規 發布:2025-05-16 20:21:51 瀏覽:475
應該招投標的沒有招投標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20:21:48 瀏覽:479
法律咨詢服務所和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16 20:12:51 瀏覽:492
專家組民法典 發布:2025-05-16 20:03:57 瀏覽: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