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同酒友喝酒車禍法律責任

同酒友喝酒車禍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11 04:38:05

A. 一起喝酒出車禍了,酒友是否有責任

無稽之談,對方妻子純屬不講道理。

B. 幾個人在一起喝酒後一個出車禍了要擔任法律責任

如果一方主動邀請另一方去喝酒,並且在酒桌上極力勸酒(還知道對方是開車過來的),勸酒的這一方在對方酒後沒有勸阻開車的,該方就會承擔較大的民事賠償責任,反之,承擔的責任較輕。但一方有證據是對方自己喝酒(沒有你方的勸酒)回家開車出車禍了則基本不負責任,這種案子大多是需要承擔責任的!

C. 一起喝酒出車禍責任

原則上責任自負。因為究竟有多少酒量只有自己才知道,根據心情、狀態、環境的不同,一個人的酒量也會發生變化,別人是無法判斷的。當自己無法把握或判斷失誤的時候,後果應當由自己承擔。

4種情形酒友應擔責:

1、強迫性勸酒

酒桌上可能會出現類似的話:「你今兒非喝不可,不喝就別想走!」作為酒友,如果在飲酒過程中有明顯的強迫性的勸酒行為,如故意灌酒、用話要挾、刺激對方、不喝就不依不饒等,只要主觀上存在過錯,此時對於損害後果的發生,「酒友」應當承擔一定的過錯責任。佟教授認為,這種勸酒還應包括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2、明知對方不能喝酒

在因喝酒引發對方如心臟病等疾病的發作,導致死亡等損害後果的情況下,佟教授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是否知道對方的身體狀況,成為「酒友」應否承擔過錯責任的前提。如果「酒友」不知道,在勸了少量酒的情況下,對方誘發疾病,此時酒友無需承擔過錯責任。但依據《民法通則》中的公平責任原則,如果法院判決「酒友」承擔一部分賠償責任的話,也是合理的。而對此王教授認為,只要喝酒是損害後果的誘因,無論「酒友」是否明知對方的身體狀況不能喝酒,一旦有強迫性的勸酒行為,都應承擔責任,只不過「明知」的情況下責任更大。

3、未將醉酒者安全送達

如果發生類似於王某「酒後凍死」的情況,酒友是否要承擔責任呢?對此,專家表示,需要有證據證明飲酒者當時的神志狀況,如果飲酒者已經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己的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或者不足以在合理的時間內讓其達到有人照顧的情況(比如家中無人),此時若出現意外,酒友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4、酒後駕車未勸阻

雖然法律上並沒有對酒後駕車酒友是否有義務進行勸阻進行明文規定,但佟教授認為,在明知對方酒後駕車而不加以勸阻的情況下,一旦出事酒友有可能會承擔一定的責任。但在已盡到勸阻義務,而對方不聽勸阻的情況下,酒友是可以免責的。同樣,在明知對方喝多了,語無倫次、神志不清的情況下,酒友應該勸阻其不要喝酒,而且能夠進行勸阻時卻沒有勸阻,以致出現意外,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但在其他情況下,酒友是沒有勸阻義務的。對於酒後駕車應否勸阻的問題,王教授則認為,不管酒友是否進行阻止,只要這種阻止沒有發生效果,導致損害後果的發生,酒友都應承擔責任。

D. 在同一桌喝酒,有位酒友在回家的路上發生車禍,重傷。請問同桌的人有責任嗎

同桌的人都有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也應承擔侵權責任。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按照侵權法理論,侵權行為的構成有四要件:過錯、侵權行為、損害結果、因果關系。而對於「過錯」,《侵權行為法》第六、七條有明確的規定,分別寫了過錯、過錯推定、無過錯歸責原則。前者適用一般侵權,後兩者適用特殊侵權,需要有法律明文規定行為人要承擔責任的情況下才有侵權責任。飲酒致人死亡,顯然是一般侵權,適用過錯原則。法律條文:侵權行為法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酒桌上的過錯與責任承擔:
1.民事責任能力。
這說的是已滿18周歲,系成年人,成年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喝多少酒是自己決定的事情。
2.正常風險。
有很多活動有風險,喝酒也是。喝酒的人就應該知道有可能喝醉。如
果說別人不知道某人身體有病或者有關狀況,大家正常喝酒,這就是在正常風險范圍內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喝酒,導致自己原有疾病病發,或者突發疾病,致死,那麼其他人役有過錯,也就沒有侵權責任。
3.超出正常風險范圍的風險。
但是如果一起喝酒的人知道某人原有疾病,不適於飲酒不能飲酒,仍然還和該人超量喝酒,還一個勁的勸酒甚至有一定強迫性的要求其過量喝酒,這個時候造成了身體損害甚至死亡,其他人顯然是有過錯的。
4.責任承擔
即使是認定了其別人有過錯,也不適合要求其承擔全部責任,因為其作為成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喝酒略有不同)相比別人更應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清楚的認識,也完全有權利拒絕喝酒。縱然認定了別人的過錯,喝酒致死的人對自己的死亡通常要承擔60%一一80%的責任。

在與親朋好友的共同飲酒中,非強制禮節性勸飲是傳統民風民俗,如果飲酒出事,飲酒人要自行承擔過度飲酒造成的損害後果。如果親朋好友在共同飲酒過程中存在以下情節,則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第—是強迫性勸酒,如故意灌酒,用話要挾刺激對方喝酒,或者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第二是明知對方不能喝酒,如明知對方的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第三是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自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己的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第四是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以上就是共同飲酒需要承擔責任的四種情形,希望大家在飲酒時注意分寸,不能讓人過度飲酒,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

E. 一起喝酒出車禍了,有連帶責任沒有

法律分析:有連帶責任。如果一起喝酒的人存在下列情況,則有責任,不存在則沒有責任:1、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

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2、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3、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

配自身行為,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4、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同飲者不僅要對共同飲酒的夥伴承擔責任,還要對因事故受害的相對方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F. 共同飲酒出車禍 責任該由誰承擔

市民白先生召集王先生、李先生等同事下班後一同去某飯店喝酒,王先生騎摩托車赴宴,席間幾個人喝了三瓶白酒和一箱啤酒。酒後離開飯店時,白先生提出送王先生回家,王先生拒絕後駕駛摩托車離開,白先生安排李先生駕車護送。令人沒想到的是,王先生在駕車回家途中摔倒發生單方交通事故,白先生等人將王先生送往醫院救治,但經搶救無效死亡。事後,王先生的家人將白先生等人訴至法院,要求他們承擔賠償責任。白先生想知道,在這件事情中責任究竟該由誰承擔呢? 為此,我們咨詢了律師。一位律師認為,無論酒宴的組織者或召集者是否直接參飲都屬於共同飲酒人,應當對所有參與人的人身安全提供適當照顧。酒友對因共同飲酒行為受到傷害的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應以共同飲酒過程中主觀上是否具有過錯為一般判斷根據或標准。有過錯則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無論是存在過錯還是過失,共同飲酒人都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的法律後果。因此,在沒有盡到合理注意義務和安全保障義務的情況下,王先生的家屬要求白先生等人承擔賠償責任符合法律規定。

熱點內容
電視刑法 發布:2025-05-16 20:44:19 瀏覽:18
行政法構成要素 發布:2025-05-16 20:39:49 瀏覽:880
自考本科經濟法資料 發布:2025-05-16 20:39:48 瀏覽:308
我國行政法的歷史和發展現狀 發布:2025-05-16 20:28:56 瀏覽:959
法院糾正違法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5-16 20:27:25 瀏覽:164
飯店公章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6 20:24:09 瀏覽:140
有政策與法規 發布:2025-05-16 20:21:51 瀏覽:475
應該招投標的沒有招投標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20:21:48 瀏覽:479
法律咨詢服務所和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16 20:12:51 瀏覽:492
專家組民法典 發布:2025-05-16 20:03:57 瀏覽: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