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機動車主要責任法律規定

機動車主要責任法律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3-11 10:42:22

⑴ 機動車主要責任,非機動車次要責任,怎麼賠償

非機動車的損失應先有「交強險」在保險責任限額內賠償,機動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責任的賠償限額如下:
1、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人民幣
2、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0元人民幣
3、財產損失賠償限額:2,000元人民幣
因機動車承擔次要責任,根據法律規定在交強險限額之內的賠償數額不需劃分責任,之外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劃分的責任進行賠償,一般情況下主要責任承擔70%,次要責任承擔30%。

⑵ 交通事故主要責任需要承擔什麼

交通事故主要責任需要承擔符合規定損失的60%至80%賠償。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機動車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主要責任的,承擔80%的賠償責任,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負主要責任的,承擔70%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主要責任的賠償按照以下兩種情況確定:
1、一方為非機動車,另一方為機動車。若機動車為主要責任時,應當按照80%賠償,若為次要責任應當按40%賠償;
2、雙方都為機動車時,負主要責任的一方按70%賠償,次要責任的一方按30%賠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先由承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保險人在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予以賠償;仍然不足或者沒有投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由侵權人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 【危險駕駛罪】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拘役,並處罰金:
(一)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
(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
(三)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的;
(四)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⑶ 新交通法責任怎麼劃分

新交通法責任劃分:(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1、負次要責任的,承擔百分之三十;2、負同等責任的,承擔百分之五十;3、負主要責任的,承擔百分之七十;(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的,對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採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機動車一方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賠償責任:1、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與處於靜止狀態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一方無交通事故責任的,不承擔賠償責任;2、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3、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在禁止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一方無責任的,承擔百分之五;4、機動車一方無責任的,承擔百分之十;5、機動車一方負次要責任的,承擔百分之四十;6、機動車一方負同等責任的,承擔百分之六十;7、機動車一方負主要責任的,承擔百分之八十;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機動車方在該車應當投保的最低保險責任限額內予以全部賠償,對超過保險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前面的規定賠償。我國對交通事故責任主要分為了五種,而實踐中需要結合具體的情況,才能確定當事人的事故責任是怎樣的。不過要是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的話,則可以在規定時間內申請行政復議,這也是可以對自身的權益進行救濟。

⑷ 交通事故中主·次責任訴訟至法院確定主次責任比例法律依據是什麼

對於超過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的賠償部分,由交通事故當事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江蘇省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第五十二條的對定,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

(一)對於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除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情形以外,一般可根據公安機關交通部門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來確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賠償責任,並參照下列比例承擔:

1、負全部責任的,承擔100%的賠償責任;

2、負主要責任的,承擔70%的賠償責任;

3、負同等責任的,承擔50%的賠償責任;

4、負次要責任的,承擔30%的賠償責任;

5、無責任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6、屬於交通以外事故、各方均無責任的,應根據《民法通則》和《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規定,視具體情形確定雙方的賠償責任;

7、屬於不能認定事故責任的,雙方各承擔50%的賠償責任。

(二)對於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方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採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應當按照下列比例減輕機動車方的賠償責任:

1、非機動車、行人負事故全部責任的,減輕80%至90%;

2、非機動車、行人負事故主要責任的,減輕60%至70%;

3、非機動車、行人負事故同等責任的,減輕30%至40%;

4、非機動車、行人負事故次要責任的,減輕20%至30%。屬於交通以外事故、各方均無責任的或不能認定事故責任的,由機動車方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⑸ 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怎麼賠償

一、交通事故保險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如何賠償
1、發生交通事故後,劃分為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的,保險公司依據具體責任比例在限額內賠償,超過限額的,超出部分由責任人自己承擔。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八條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的法律適用】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條 【交通事故責任承擔主體賠償順序】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先由承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保險人在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予以賠償;仍然不足或者沒有投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由侵權人賠償。
二、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流程是怎樣的
1、交通事故發生後,當事人應當立即撥打報警電話,請交警到達現場。
2、交警到達現場後進行現場處置、現場調查,如果肇事者逃逸的,未查獲者,自查獲之日起10日內,由公安機關出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查獲的,由當事人書面申請,10日內由公安機關出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
3、交警到達現場後進行現場處置、現場調查,如果肇事者未逃逸的,不需要檢驗、鑒定的,10日內由公安機關出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需要鑒定的,現場調查結束之日起3日內檢驗、鑒定,檢驗、鑒定應當在20日內完成,檢驗、鑒定超過時限的,應當報經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准,且最長不超過60日。由交通管理部門將結論交給當事人。
4、當事人對交通管理部門的結論服從的,由公安機關出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當事人不服從交通管理部門的結論的,3日內申請重新鑒定,由公安機關出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如果當事人還不服,則3日內申請復核,上一級公安交通管理機關要麼維持原決定,要麼責令重新調查、認定,由原辦案單位在10日內出具新認定書。

⑹ 交通事故主要責任承擔比例是如何規定的

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開始審議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修正案草案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第1款第2項的規定進行了修改,在維持過錯推定原則的同時,明確了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情形下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的比例。

⑺ 交通事故中次要責任和主要責任的承擔比例是怎麼劃分的,有什麼標准.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十九條就交通事故責任作了科學的劃分。這就是一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違章行為一方應當負全部責任,其他方不負交通事故責任;兩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負主要責任,另一方負次要責任;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相當的,兩方負同等責任。

三方以上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據各自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劃分責任。

另外,遇有特殊情況時,交通事故責任劃分,《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分別規定採用責任推定的辦法進行。即當事人一方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怠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賠償問題很復雜目前責任大小跟賠償比例也沒有統一標准,全部責任全部賠償沒有爭議,其他一般是先由交警調解協商解決。

分歧大的只有上法院起訴,由法庭判決。

(7)機動車主要責任法律規定擴展閱讀: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指公安機關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後,根據當事人的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對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加以認定的行為。

熱點內容
社區矯正司法行政 發布:2025-05-16 13:22:43 瀏覽:205
2016年新勞動法關於病假工資規定 發布:2025-05-16 13:12:08 瀏覽:355
民法典裡面的婚姻法 發布:2025-05-16 13:10:29 瀏覽:315
中國婚姻法2017第24條 發布:2025-05-16 13:09:34 瀏覽:727
重慶永川區的法律援助中心在哪裡 發布:2025-05-16 13:04:15 瀏覽:860
冒名開網銀櫃員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12:57:38 瀏覽:898
電子銀行安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6 12:56:47 瀏覽:469
寫五條刑法 發布:2025-05-16 12:55:16 瀏覽:342
勞動合同法宣傳欄 發布:2025-05-16 12:53:08 瀏覽:388
蚌埠法院長 發布:2025-05-16 12:47:57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