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觸犯法律責任
① 員工違反勞動合同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須提前一個月提交書面申請書」的約定違法:勞動者提前一個月遞交版辭職書的,不需要向權單位申請,也不需要單位批准,這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權力而不是用人單位給予的權力,勞動者只要盡到提前通知的義務就行,單位沒有是否批準的權力。這是屬於無效的。
「乙方須承擔合同期限內甲方為乙方繳納的所有社保費用」、「並承擔合同期限內甲方為乙方繳納的所有社保費用」的約定違法:繳納社保本來就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用人單位沒有權力將其義務轉嫁到勞動者身上。這是屬於無效的。
「如未徵得甲方書面同意擅自離職的,視為乙方嚴重違約,乙方必須向甲方支付一定的違約金」的約定違法:只要勞動者提前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辭職的,就不存在單位同意的說法,不需要單位同意。並且違約金的約定也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規定,這是屬於無效的。
「違約金標准按甲方擅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近三個月內甲方付給乙方的平均月薪收入乘以未履行的合同期限計算(以月為准,未履行的合同期限超過三個月的按三個月計算)」的約定違法:一方面違約金的約定本身就違法,另一方面其計算方法也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② 員工違規操作造成的法律責任由誰負
我公司認為:我們曾經多次教育員工在工作期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嚴禁高空拋物,且事發後,我公司已將該保潔員辭退,王某的醫療費用應當王某自己向該名保潔員索賠,與我公司無關。請問楊律師,按照法律規定,我公司是否應賠償王某的醫療費。
某物業管理公司
按照我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的規定「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法律條款的這一規定,即指法人行為的民事法律責任由法人承擔。確定貴公司是否需要承擔王某的醫療費用,首先要確定貴公司的保潔所實施的行為是否屬法人行為。我們日常所說的法人行為,其實都是通過法人的法定代表和其他具體工作人員來實施的,法人本身是不能實施任何行為的。法人的工作人員為了履行工作職責而實施的行為,我們認為都是法人行為。通常有人認為,員工只有在法人許可范圍之內的行為才能認定為法人行為,超出法人許可范圍之外,員工實施的行為只能是員工的個人行為。但是從嚴格的法律意義講,員工在工作時間之內,從事工作職責范圍內的一切活動,無論該活動是否已經超出了法人規定的行為規范之外,都是法人行為,法人均對此承擔民事法律責任。必須明確,法人對工作人員的超出許可范圍以外的行為只承擔民事法律責任,若工作人員的行為觸犯刑法,其刑事法律責任將由行為人自負。
③ 老闆叫員工做的事觸犯了法律,責任在誰
負次要責任,不能勉責,因為老闆叫你去做,殺人你都去嗎,這叫知法犯法,老闆是主謀,你也逃不了。
④ 企業對員工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第八十條 用人單位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十一條 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未載明本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八十三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第八十六條 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被確認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違章指揮或者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三)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勞動者的;
(四)勞動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給勞動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
第八十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九十二條 勞務派遣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並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九十三條 對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用人單位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勞動者已經付出勞動的,該單位或者其出資人應當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賠償金;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四條 個人承包經營違反本法規定招用勞動者,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發包的組織與個人承包經營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九十五條 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不履行法定職責,或者違法行使職權,給勞動者或者用人單位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⑤ 員工違反公司規定參與違法行為,法人代表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這可能已經構成犯罪,建議報警處理。A單位與法定代表人在沒有明確授權或者指使的情況下不需要承擔責任。
單位承擔民事責任。無刑事責任。
⑥ 關於公司人員違規行為有哪些法律責任
教育作為憲法確定的公民基本權利之一,與憲法所規定的教育基本制度密切關系專。同時,依憲法和屬有關教育法的規定,公民對義務教育以外的其他教育具有自由選擇參與平等競爭的自由,以及教育者具有學術自由,等這些權利的,獲得軍以憲法為根本,來源。因此,在一定情況下產生違憲責任也是可能的。
⑦ 員工因出差所觸犯法律公司是否承擔一定的責任
如果是履行職務行為觸犯的法律,由公司承擔全部責任,如果是跟職務行為無關的觸犯法律,由員工自己承擔全部責任
比如開車出差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把別人撞傷了,由公司負責賠償
比如出差過程中嫖娼了,由員工自己承擔全部責任
⑧ 員工有什麼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員工的法律責任:
1、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員工。
2、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⑨ 員工觸犯法律領導做事不管有沒有法律責任
員工犯法,領導不負法律責任。因為員工都是成年人,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