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費按工資薪金報稅法律責任
A. 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所得需要合並扣稅嗎
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合並到綜合所得一起扣稅。
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合並扣稅規定:
1、勞務報酬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
2、居民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將和工資、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合並為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1)勞務費按工資薪金報稅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勞務報酬扣稅規定:
1、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應當按相關方法(具體方法等政策)按月或按次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勞務報酬所得屬於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於同一項目連續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2、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如屬於需要辦理匯算清繳,應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
3、非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應納稅額。
4、勞務報酬屬於外部勞務服務,個人向單位提供勞務服務,屬於增值稅范疇,應開具普通發票。
B. 勞務派遣員工在用人單位取得的過節費按照勞務報酬還是工資薪金申報個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三十四條的規定,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准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勞務派遣員工與用工單位簽訂的勞務派遣用工協議,應當由用工單位向用人單位收取用工費用,按約定的部分支付給勞務派遣員工。則對用工單位來說,按全額確認收入,按支付給勞務派遣員工的為成本,增值稅按差額徵收,則勞務派遣員工的個稅應當由用工單位申報個稅。
勞動派遣員工是與用人單位之間建立勞動關系,而不是用工單位。其薪資發放是由用人單位支付的,個稅也是由用人單位代繳的。
C. 單位僱傭非全日制用工人員並簽訂勞動合同,是按工資薪金申報個稅還是按勞務報酬
首先,如果簽訂的是勞動合同,不管是不是全日制的,都是算作是工資薪金繳稅,如果是勞務合同,要按照勞務報酬繳稅。51個稅問答小程序提醒您,勞動合同需要給受雇者繳納社保的,勞務合同則不需要。
D. 勞務報酬和工資薪金需要合並報稅嗎
勞務報酬和工資薪金平時是需要分別按月做個人所得稅稅款申報的,年終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時候需要合並一起計算納稅。合並扣稅規定如下:
1、勞務報酬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
2、居民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將和工資、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合並為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一條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
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
E. 勞務費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1、不到4000元的,扣除費用800元:
應納稅所得=收入-800元
2、收入超過4000元的,扣除20%的費用:
應納稅所得=收入*(1-20%)
3、收入超過20000元的,還要加成徵收:20000元至50000元的加征五成,50000元以上的加征十成。
4、應納稅款可以用速算公式計算:
應納稅款=應納稅所得*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5)勞務費按工資薪金報稅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勞務費稅法規定包括以下三點:
1、個人取得的勞務報酬收入,應當交納個人所得稅。應交稅款=(勞務報酬收入-費用扣除額)*稅率。根據題中情況,相關的費用扣除額和適用稅率為800元和20%。
2、勞務報酬項目應交的個人所得稅,由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稅法規定,向其主管稅務機關交納。因此,你應當向當地稅務機關申報交納。
3、帳務處理問題。根據會計制度、稅法及相關法規的規定,企業支付的勞務費支出,不構成工資總額,應當計入「管理費用——勞務費」科目,並不計提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不交納各項社會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
在計算應交企業所得稅時,勞務費應當在當地稅務機關規定的勞務費扣除標准(注意,不是工資標准,如計稅工資標准等)內,據實扣除。
F. 勞務費要申報個人所得稅嗎
需要申報。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5]205號)的規定,不論其是否屬於本單位人員、支付的應稅所得是否達到納稅標准,扣繳義務人應當在代扣稅款的次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其支付應稅所得個人的基本信息、支付所得項目和數額、扣繳稅款數額以及其他相關涉稅信息。
實行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的應稅所得包括:(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六)財產租賃所得;(七)財產轉讓所得;(八)偶然所得;(九)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但這里有個問題,那就是對「兼職」的理解,按照一般理解,「兼職」就是至少從事兩份工作。這些工作可能既有受雇提供勞動的,也有獨立提供勞務的,前者表現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後者表現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根據國稅函〔2005〕382號文件規定,個人兼職取得的收入應按照「勞務報酬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這里所說的「兼職」是比較狹義的,因為國稅函〔2005〕382號文件是源於國稅發〔1994〕089號、國稅函〔1997〕385號這兩個文件,我的理解382號文件所說的「兼職」僅指個人獨立提供勞務的。如果是非獨立個人勞務活動,即:存在僱傭與被僱傭關系,則應該按工資薪金所得申報。
G. 在同一單位既有工資薪金又有勞務報酬怎麼納稅
有工資薪金說明這個人是單位的員工,那麼他在這個單位無論以何種形式取得的任何收入都應納入工資薪金合並納稅。也就是說出工資薪金外,他取得的業務提成、勞務報酬、獎金、分紅等等都應視同工資薪金納入他當月的工資薪金合並繳納個人所得稅。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遠遠低於保證精確度的最小流量,將導致無輸出(如渦街流量計)或輸出信號被當作小信號予以切除(如差壓式流量計),這對供方來說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對於一套具體的熱能計量設備,供需雙方往往根據流量測量范圍和能夠達到的范圍度,約定某一流量值為「約定下限流量」,而且約定若實際流量小於該約定值,按照下限收費流量收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可以根據需要設置計量檢定機構,或者授權其他單位的計量檢定機構,執行強制檢定和其他檢定、測試任務。執行前款規定的檢定、測試任務的人員,必須經考核合格。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顯示儀表中實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的需要,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經上級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可以建立本單位使用的計量標准器具,其各項最高計量標准器具經有關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計量檢定工作應當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就地就近進行。計量檢定必須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進行。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制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八條 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註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無憑證的實物或者憑證上所註明的價格明顯偏低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有價證券的,根據票面價格和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H. 老師您好,請問平時的工資薪金已經申報了個稅,有一筆勞務報酬也是交過稅的,匯算清繳的時候需要把勞務報
匯算清繳,吧勞務報酬和工資按綜合總額進行計算個稅—之前預交的,才是需要補交的或退的
I. 勞務費是否屬於工資薪金範疇
在勞務派遣中,單位向勞務派遣單位支付的是勞務費,不屬於企業所得稅法所規定的工資薪金支出。會計准則中職工薪酬的概念與企業所得稅法中工資薪金的含義不一致。單位在會計核算時,應按會計准則中職工薪酬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在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中關於工資薪金支出稅前扣除的規定執行。
J. 本身屬於勞務派遣公司 在申報個稅的時候 是工資薪金所得還是勞務報酬所得
你好,如果是雇員按工資薪金,如果不是,勞務報酬。
現在不管是工資還是勞務報酬,年度都是按綜合所得匯算的。